山东医药杂志社
分享到:

山东医药杂志

《山东医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验交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个案报告、医院管理、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 国际刊号:1002-266X
  • 国内刊号:37-115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8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8
  • 综合影响因子:1.03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医药 2014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结直肠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6、E-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 v6和E-钙黏附蛋白( 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8例结直肠癌组织、61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及41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 CD44 v6、E-cadherin 蛋白。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 CD44 v6阳性表达率(63.6%)高于结直肠腺瘤(42.6%),Dukes C+D期者(73.8%)高于Dukes A+B期者(50.9%),有淋巴结转移者(78.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5.8%),P均<0.05;结直肠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57.6%)低于结直肠腺瘤(73.8%),Dukes C+D期者(47.7%)低于Dukes A+B期者(69.8%),有淋巴结转移者(41.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6.2%),P均<0.05。在41例发生转移的病例中,结直肠癌原发灶的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41.5%)高于淋巴结转移灶(19.5%),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 v6呈高表达,E-cadherin蛋白呈低表达,二者可能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及转移有关。
1-3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癌组织IL-21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癌组织IL-2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鼻咽癌放疗前患者( A组)、34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 B组)、7例血浆EBV-VCA-IgA阳性鼻咽癌高危者( C组,非鼻咽癌患者)和28例血浆EBV-VCA-IgA阴性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CD2^+5 T细胞亚群;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鼻咽癌、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IL-21蛋白,分析IL-2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A组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值低于另三组,CD8+细胞百分比高于另三组(P均<0.05);A、B组CD2+5细胞百分比均高于C组及对照组(P均<0.05);鼻咽癌组织中IL-21阳性表达率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P<0.05);Ⅰ+Ⅱ期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L-21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者,高分化腺癌中IL-21表达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者( P均<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IL-21蛋白表达上调,外周血CD8+细胞百分比提高,二者均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
4-7
山东医药杂志作者·读者·编者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摘要:区别:①资料要求不同:直线相关分析要求两个变量都是正态分布;回归分析要求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而自变量x是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②统计意义不同:直线相关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伴随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回归则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一般将“因”或较易测定、变异较小者定为自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③分析目不同:直线相关分析的目的是把两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及方向用一统计指标表示出来;回归分析的目的则是把自变量与应变量间的关系用函数公式定量表达出来,回归分析不仅可以揭示X对Y的影响大小,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行数量上的预测和控制。④变量的意义不同: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处在被解释的特殊地位;在直线相关分析中,X与Y处于平等的地位。在直线相关分析中,X与Y都是随机变量;在回归分析中,Y是随机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的,通常在回归模型中,总是假定X是非随机的。
7-7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胎膜组织中 TLR2表达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胎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2( TLR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98例,产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胎膜早破非炎症组(非炎症组,48例)、轻度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轻度炎症组,17例)、中度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中度炎症组,21例)以及重度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重组炎症组,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胎膜中的TLR2。结果 中、重度炎症组胎膜组织中TLR2表达高于非炎症组,且重度炎症组>中度炎症组>轻度炎症组(P均<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产妇胎膜组织中TLR2表达上调,与其发病有关。
8-9

缺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血管新生能力的变化。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CMECs在1%O2、94%N2、5%CO2低氧气体环境中培养24 h制备缺氧损伤模型(缺氧组),以无血清常氧培养CMECs作为对照组。采用划痕愈合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计数细胞成管情况;噻唑蓝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细胞增殖率;动态观察寻找细胞迁移、成管、增殖的窗口期。 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ERK)和细胞凋亡相关分子(p53)mRNA的表达。结果 缺氧组细胞增殖率、迁移率和成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血管新生的顺序发生了改变,增殖的窗口期提前至第2天,与成管窗口期重叠。缺氧组、对照组ERK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81±0.403、1.000,p5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8±0.100、1.000,缺氧组ERK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53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缺氧24 h后大鼠CMECs血管新生能力明显降低,可能与p53基因表达下调、ERK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10-13
山东医药杂志作者·读者·编者

文献标志码的标识

摘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根据其内容性质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共设置以下五种:A:基础性理论与应用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B:应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扎记(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政策性评论、标准技术规范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13-13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肝癌组织与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Bx 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肝癌组织与肝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 HIF)-2α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HBx)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培养肝癌细胞系Bel-7404,将细胞分为6组:A、B、C组分别转染1.2、0.6、0.3μg pEGFP-HBx,空载体组转染1.2μg pEGFP,对照组仅加脂质体,未转染组不加脂质体及质粒。 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HIF-1α、HIF-2α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肝癌组织中的HIF-2α、HBx,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el-7404细胞中HIF-1α、HIF-2αmRNA、蛋白表达A组>B组>C组>空载体组、对照组、未转染组(P均<0.05),A、B、C组HIF-1α、HIF-2αmRNA及蛋白表达呈HBx剂量依赖性(P均<0.05)。肝癌组织中HBx、HIF-2α表达增高,但二者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肝癌细胞中,HBx可上调HIF-2α、HIF-1α的表达,但在肝癌组织中HBx与HIF-2α表达无相关性。
17-19

雷公藤红素对 CD14^+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分化及成熟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制作免疫树突细胞( DC)分化和激活模型,观察雷公藤红素对人DC体外分化和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集浓缩人白细胞,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4^+细胞,流式细胞分选仪确认分选纯度。将分选的CD1+4细胞在含IL-4和GM-CSF的完全1640培养基中分别培养5 d(分化)和7 d(5 d后加入脂多糖刺激成熟)。对照组不添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红素组分别加入10、20 nM的雷公藤红素。收集未成熟DC( iDC)和成熟DC( m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80、CD83、CD86、HLA-DR平均荧光强度( MFI)及细胞对FITC-dextran的摄取能力。结果 雷公藤红素组iDC、mDC表面标记CD80、CD83、CD86及HLA-DR的MFI低于对照组,且雷公藤红素20 nM组低于10 nM组,P均<0.05。阴性对照组、雷公藤红素10、20 nM组、对照组细胞摄取FITC-dextran的MFI分别为10.1±2.1、186.3±22.6、72.4±10.2、243.7±31.3,其中阴性对照组最低,对照组最高,雷公藤红素20 nM组低于10 nM组(P均<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抑制CD1+4单核细胞分化为DC,并抑制脂多糖诱导的DC表型成熟,还可抑制iDC的抗原提呈功能。
20-22
山东医药杂志基础研究

SU5416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中ARC 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Z-3[(2,4-二甲基吡咯-5-烃基)亚甲基]-2-吲哚满酮(SU5416)对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组织中带有Caspase富集功能域的凋亡抑制蛋白( ARC)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 A组常压低氧处理3周,B组于实验开始时腹壁皮下注射SU5416,常压低氧处理3周,C组正常饲养3周。实验结束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 mPAP)、右心室收缩压( RVSP)、右心室肥大指数( RVHI)、中膜厚度百分比( WT%)及无肌性血管肌化程度。采用Westem blot 法检测肺小动脉平滑肌组织中的ARC蛋白。结果 A、B组mPAP、RVSP、RVHI、WT%、无肌性血管肌化程度均高于C组;B组mPAP、RVSP、无肌性血管肌化程度高于A组(P均<0.05)。 C组肺小动脉平滑肌少量表达ARC,A组ARC表达高于C组(P<0.01),B组高于A组(P均<0.05)。结论 SU5416联合常压低氧诱导的PH大鼠模型肺小动脉平滑肌中ARC表达增加,可能与肺小动脉内膜增生有关。
23-25

黄芪注射联合运动疗法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心肌细胞 GLUT-4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黄芪联合运动疗法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及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运动组、联合组、对照组各10只,前四组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建模6周后测定各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采用Western blot 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LUT-4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药物组、运动组、联合组造模成功时FBG、F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造模6周后,药物组、运动组、联合组HOMA-IR较造模时降低,其中联合组最低(P均<0.05);药物组、运动组、联合组FBG低于模型组(P均<0.05),但仍未到达正常水平;联合组FNS水平低于药物组、运动组及模型组(P均<0.05)。心肌组织中GLUT-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对照组>联合组>运动组、药物组>模型组(P均<0.05)。结论 腹腔注射黄芪联合运动疗法均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但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心肌组织中GLUT-4基因及蛋白表达。
26-28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取对数期细胞,分为药物组与对照组。药物组分别添加2、4、8、16、32、64、128μmol/L的易善复,对照组只添加培养液。分别于培养24、48、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照相,并用MTT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计算细胞增殖率。结果 低浓度(2~16μmol/L)易善复作用后细胞增殖率升高,而高浓度(32~128μmol/L)易善复作用后细胞增殖率降低,易善复促进增殖或抑制增殖作用与药物浓度有相关性( F=373.769, P<0.001),但与作用时间无相关性(F=0.077, P=0.782)。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与MTT结果基本符合。结论 低浓度易善复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高浓度则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未见明显时间相关性。
28-30
山东医药杂志临床研究

C itrin 缺乏导致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14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对Citrin缺乏导致的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14例疑诊Citrin缺乏导致的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均因黄疸、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就诊。对所有患儿进行SLC25 A13基因突变、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血氨基酸谱分析,随访观察患儿预后情况。结果 14例患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平均为出生后1周,伴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高胆红素血症。串联质谱分析发现患儿瓜氨酸、蛋氨酸至少一项升高。3例SLC25A13基因9外显子发现条带,其中851del4/851del4纯合突变2例,851del4杂合突变1例。对症治疗后黄染不同程度减轻、肝功能好转。8例门诊规律复诊,4例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例发现SLC25A13基因Ⅰ851del4突变),1例预后欠佳,3例死亡。5例经早期住院治疗不同程度好转,出院后失访(包括1例851 del4突变者)。结论 Citrin缺乏致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多表现为黄疸、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串联质谱筛查对诊断有较高价值,确诊依靠基因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31-3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最佳时机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ABP发作后不同时间行LC治疗的1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A组(发作后3 d)、B组(发作后14 d)和C组(发作后30d)各50例。三组均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胆管损伤、胆瘘等并发症。有8例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4.6%。术后随访6~18月,无胆系感染、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出现。 A组手术时间长于B、C组,中转开腹率高于B、C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C组(P均<0.01);C组住院费用高于A、B组(P均<0.01)。三组患者随访至术后18个月均无复发,C组11例在术前再次发作。结论 ABP经内科保守治疗后2周左右行LC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中转开腹率及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
33-35

ABCG8期多态性与胆囊结石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ATP结合盒B亚族成员8转运蛋白基因(ABCG8) D19H位点2号染色体5’端编码区第55对核苷酸( G55 C)多态性与胆囊结石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制定检索策略,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收集有关ABCG8 D19 H位点G55 C多态性与胆囊结石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对胆囊结石患者(胆结石组)和健康者(对照组) G55 C等位基因型(C/G)、共显性模型(CC/GG和CG/GG)、显性模型(CC+CG/GG)和隐性模型(CC/CG+GG)等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同时按地域人种(黄种人与白种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7篇文献纳入研究,胆结石组1116例,对照组2239例,入选文献无发表偏倚。统计分析显示,ABCG8 D19H位点G55C多态性与胆囊结石形成有关(C/G:OR=2.22,95%CI=1.66~2.96;CG/GG:OR=2.37,95%CI =1.72~3.26;CC +CG/GG:OR=2.39,95%CI =1.76~3.26)。结论 ABCG8 D19H位点G55C多态性可能与胆囊结石易感性有关。
36-38

ERCP 下单、双侧引流术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疗效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 比较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单、双侧引流术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8例Bismuth-Corlett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患者行ERCP胆管引流治疗,其中行单侧引流33例(单侧引流组),双侧引流35例(双侧引流组)。比较两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率及支架再置入率。结果 两组术后3d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远期生存率及支架再置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引流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术后在院死亡1例;单侧引流组分别为9.09%、0例。单侧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侧引流组( P<0.05)。结论 ERCP下单侧引流术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不影响患者中位生存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侧引流术。
39-41

ERCP 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38例,均行ERCP经乳头引流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感染、术后引流管堵塞等发生情况。抽取囊液送检,检测囊液淀粉酶水平,记录囊肿感染情况。结果 37例一次性经十二指肠穿刺成功,1例不成功者改为外科手术引流。术中仅1例出现出血,术后无囊肿感染发生。1例于3周后出现引流管堵塞,内镜下冲洗后更换引流管。随访4~24个月,CT检查示30例假性囊肿完全消失,4例囊肿较前明显缩小。36例患者腹痛症状、腹部包块消失,1例在随访期间腹部包块未消失。结论 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效果较好。
42-43

亚甲蓝、纳米炭注射识别宫颈癌盆腔前哨淋巴结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亚甲蓝、纳米炭注射识别宫颈癌盆腔前哨淋巴结( SLN)的效果。方法 初次接受手术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亚甲蓝组与纳米炭组各23例。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全麻后两组分别于宫颈3、6、9、12四个点(避开癌灶)将亚甲蓝、纳米炭混悬液注射于瘤周浆膜下,最先染色的淋巴结为SLN。随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46例中共检出SLN 39例,识别率为84.8%。其中亚甲蓝组20例(87.0%),纳米炭组19例(82.6%),两组识别率无统计学差异。46例患者共有1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皆发现SLN且检出转移,灵敏性100%,准确度为100%,假阴性率为0。未发现与亚甲蓝、纳米炭有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 以亚甲蓝、纳米炭作为示踪剂识别宫颈癌SLN均有较好效果。
44-46

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58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 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子宫切除、输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均<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中确诊胎盘植入分别为13例、11例,两组成功保留子宫,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普通型前置胎盘相比,凶险型前置胎盘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输血量及DIC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明显升高,应明确胎盘位置及是否有植入,做好术中及产后出血抢救措施。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