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杂志社
分享到:

山东医药杂志

《山东医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验交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个案报告、医院管理、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 国际刊号:1002-266X
  • 国内刊号:37-115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8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8
  • 综合影响因子:1.03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医药 2014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高表达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基因的前列腺癌单克隆细胞株的构建

摘要: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基因( KLK7)的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为前列腺癌发生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PCR法扩增KLK7 cDNA,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验证正确后,以脂质体法转染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通过G418筛选,每个单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建立稳定转染KLK7的DU145单克隆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DU145细胞株KLK7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DNA 测序分析显示 pcDNA3.1-KLK7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转染后,成功获得稳定高表达KLK7的DU145单克隆细胞株。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pcDNA3.1-KLK7转染的DU145细胞KLK7表达量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细胞(P<0.01)。结论 pcDNA3.1-KLK7真核表达载体的建立及稳定高表达KLK7的前列腺癌单克隆细胞株的建立,为研究KLK7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1-3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nestin mRNA表达的研究

摘要:目的:从基因角度求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神经巢蛋白nestin mRNA表达。方法取新鲜脐带组织行MSCs分离、培养及鉴定。采用胰酶消化法计数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提取原代、一代、二代细胞的m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estin mRNA表达。结果脐带中分离出的细胞贴壁生长状况较好,其中大部分细胞呈梭形生长,传代后细胞与原代细胞生长形态相似,生长加快;个别细胞呈神经样生长。 MSCs呈nestin mRNA阳性表达,其表达量在传代后有明显减少;与nestin蛋白在神经前体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时的变化一致。结论脐带MSCs存在nestin mRNA表达;传代后nestin mRNA表达量虽减小,但仍可作为备选种子细胞进行移植。
4-6

蜂胶黄酮对人结肠癌细胞PDE4D及Gadd45G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蜂胶黄酮(PB3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PB3A组及对照组。 PB3A组予100μg/mL PB3A干预,对照组不干预。干预后两组均培养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磷酸二酯酶4D(PDE4D)、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G( Gadd45G)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PB3A组细胞缩小、皱缩、折光性减弱,细胞内出现颗粒状物质;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B3A组PDE4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Gadd45G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PB3A能抑制SW480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PDE4D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Gadd45G mRNA和蛋白表达。
7-9

大黄牡丹汤含药血清对 LPS 刺激的小鼠肺巨噬细胞 TLR4和 MyD88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含药血清(以下简称含药血清)对脓毒症的治疗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巨噬细胞株RAW264.7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含药血清高、中、低浓度组,每组3个复孔。除空白组外,其余四组均予细菌脂多糖( LPS)5μg/mL刺激24 h,含药血清高、中、低浓度组分别同时给予高、中、低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干预后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Toll样受体4(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TLR4和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含药血清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LR4和MyD88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含药血清治疗脓毒症的机制可能为抑制TLR4和下游MyD88表达。
10-13

Notch1 siRNA 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靶向Notch1基因小干扰RNA( Notch1 siRNA,以下简称siNotch)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siNotch 转染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B16F1,诱导RNA干扰,采用RT-PCR、Western blot、MTT法及细胞克隆试验体外检测细胞Notch1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变化。随后分别将转染及对照细胞皮下接种于同基因C57BL/6小鼠(分别为转染组及对照组),在成瘤过程中瘤内注射相应si-Notch1,记录肿瘤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处死动物后取肿瘤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并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和Notc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iNotch1转染B16F1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率及小鼠体内成瘤等均受到抑制(P<0.01),免疫组化显示转染组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siNotch1可降低细胞Notch1的表达,从而抑制小鼠MM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可作为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新方法。
14-16

IQ-G-OBzl 对人食管癌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N-异喹啉-3-羧酸-L-甘氨酸苄酯( IQ-G-OBzl)对人食管癌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人食管癌细胞分为5-FU组、L-甘氨酸苄酯组、3-羧酸异喹啉组及IQ-G-OBzl组,分别采用相应药物干预;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IC50值;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ROS)水平。②体内实验:制作115只小鼠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IQ-G-OBzl组、L-甘氨酸苄酯组、3-羧酸异喹组及5-FU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后计算抑瘤率。结果在体外实验中IQ-G-OBzl 组的IC50高于5-FU组,但低于L-甘氨酸苄酯组、3-羧酸异喹啉组(P<0.05);IQ-G-OBzl组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高于L-甘氨酸苄酯组、3-羧酸异喹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体内实验中IQ-G-OBzl组抑瘤率高于L-甘氨酸苄酯组及3-羧酸异喹组(P<0.05)。结论 IQ-G-OBzl体内、外均有抗食管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升高细胞内ROS水平。
17-20

肝细胞癌组织中信号素3F 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信号素3F(SEMA3F)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2例HCC患者手术切除的HCC组织( HCC组)和相应癌旁肝组织(对照组)标本中的SEMA3F蛋白表达,分析SEMA3F蛋白表达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CC组及对照组SEMA3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97%,HCC组SEMA3F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有包膜者SEMA3F蛋白表达量高于无包膜者,肿瘤为单个结节者表达量高于多个结节者(P均<0.05)。 HCC组有、无肝硬化者的SEMA3F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例SEMA3F蛋白低表达者复发率显著高于17例高表达者,生存时间短于高表达者(P均<0.05)。结论 SEMA3F可能在抑制HCC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癌组织中SE-MA3F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HCC患者的预后。
21-24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动态变化判断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0例行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血清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 CYFRA21-1)、癌胚抗原( CEA )及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行动态观察,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CEA阳性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CEA阴性者,P<0.05;CA19-9阳性者中位生存期短于CA19-9阴性者(但因阳性例数过少,无法行统计学处理);CYFRA21-1阳性与阴性者中位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标志物呈下降趋势者中位生存期长于、有效率高于呈上升趋势者,P均<0.05。结论对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血清CYFRA21-1、CEA及CA19-9联合动态及变化趋势检测,可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25-27
山东医药杂志基础研究

抗VEGF抗体对人胆管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抗VEGF抗体Bevacizumab对人胆管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建立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55只。将55只荷瘤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药物1组及药物2组各20只。药物1组及药物2组分别予Bevacizumab 5、10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每周2次,连续给药4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体积,免疫组化SP法检测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CD34标记微血管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药物1组及药物2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药物1组及药物2组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药物1组及药物2组MV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evacizumab 可抑制胆管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为抑制VEGF表达。
28-30

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及丹参酮组;后三组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制模前依那普利组予依那普利灌胃,丹参酮组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腹腔注射。术后10 d取各组肾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PCR法检测PDGF-D、HO-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重于依那普利组及丹参酮组,PDGF-D表达量明显高于、HO-1表达量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及丹参酮组,P均<0.05;依那普利组与丹参酮组PDGF-D、HO-1蛋白及PDGF-D、HO-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DGF-D、上调HO-1的表达,抑制间质细胞增生、表型转化密切相关。
30-32

TK 基因治疗库欣病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胸苷激酶( TK)基因在库欣病的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腺病毒载体AdPOMCTK转入小鼠垂体瘤AtT20细胞及人乳腺癌T47D细胞后TK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非放射性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AdPOMCTK在不同感染复数( MOI)下转染AtT20细胞和人T47D细胞后对更昔洛韦( GCV)的敏感性。将转染了AdPOMCTK的AtT20细胞和未经转染的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观察旁观者效应。结果 TK基因转染入AtT20细胞并成功表达,但在T47D细胞中表达不明显,说明POMC启动子具有靶向性;即使在低MOI下,转染组细胞仍明显表现出对GCV的敏感性;混合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杀伤作用明显,说明旁观者效应存在。结论将TK基因导入AtT20细胞并经GCV处理后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本研究为临床TK基因治疗库欣病奠定了实验基础。
33-35

文献标志码的标识

摘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根据其内容性质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共设置以下五种:
35-35

甘露糖敏感型绿脓杆菌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甘露糖敏感型绿脓杆菌制剂(PA-MSH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MHCC97 L并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对照组为空白组,观察1组予1.0×10^8/mL PA-MSHA处理,观察2组予2.0×10^8/mL PA-MSHA处理,观察3组予2.0×10^8/mL PA-MSHA+100 mmol/L甘露糖处理;观察各组干预后1、2、3、4、5、6 h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测定干预前后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pG2和MHCC97L观察1组、观察2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观察3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各观察组Cyclin D1、PCNA和CDK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21与p27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A-MSHA对肝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抑制Cyclin D1、PCNA和CDK2表达,促进p21与p27表达通过对相关蛋白进行诱导,促使肝癌细胞周期发生变化,且整个过程中是通过肝癌细胞表面的甘露糖而实现的。
36-38

《山东医药》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摘要:每篇论文须标引参考文献10~20条。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文后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
38-38

乌司他丁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 SOD 活性及 MDA 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模型组36只,治疗组36只。模型组及治疗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 SMA)60 min制作肠I/R模型,于手术前经尾静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2 mL、乌司他丁5×10^4 U/kg;对照组仅分离SMA,不夹闭血管。于再灌注0 min及2、6 h取腹主动脉血测定各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各12只)血清SOD活性及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治疗组各时点MDA活性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0 min、2 h血清SOD活性高于、MDA水平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小肠I/R后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为提高SOD活性,抑制MDA水平。
39-40
山东医药杂志临床研究

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指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指数(S/D)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组,80例正常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B超检测两组S/D,分析子痫组S/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HCT)、D-二聚体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A)]的相关性;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子痫组S/D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子痫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血流指数异常(≥3)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S/D正常者。结论S/D异常者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41-43

胰腺癌患者血清 Dickkopf-1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Dickkopf-1( DKK-1)在胰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DKK-1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查检测CA19-9水平;比较两组DKK-1表达情况及DKK-1、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胰腺癌组血清DKK-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DKK-1与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52%、78%,P<0.05;特异度分别为92%、84%,P>0.05;准确性分别为72%、81%,P>0.05;若两者联合检测则敏感度和准确性分别提高至90%和84%。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清DKK-1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临床中胰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血清DKK-1与CA 19-9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水平。
43-45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摘要: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划》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论文题目后加文献类型及标识,如专著[ M]、期刊文章[ J]等。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作者必须认真核对参考文献原文,无误后将其按引用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列于文末。
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