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杂志社
分享到:

山东医药杂志

《山东医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验交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个案报告、医院管理、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 国际刊号:1002-266X
  • 国内刊号:37-115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8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8
  • 综合影响因子:1.03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医药 2013年第2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下丘脑内FOS、NOS、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致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10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迷走神经切断组、脑出血组、脑出血+迷走神经切断组和脑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各20只.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胶原酶和肝素钠制作大鼠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给予迷走神经干预.各组于脑出血后24 h行血液学及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FOS蛋白、一氧化氮合酶(NOS)和P物质表达.结果 FOS、NOS和P物质阳性表达,脑出血+迷走神经切断组明显多于假手术组和迷走神经切断组,但明显少于脑出血组(P均<0.01);脑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明显多于脑出血组(P均<0.05).结论 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下丘脑内部分递质表达上调,干预迷走神经可影响神经递质表达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1-3

免疫球蛋白G在牙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G(IgG)在牙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IgG的表达水平与牙龈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30例牙龈鳞状细胞癌和牙龈正常上皮组织中IgG的表达水平.结果 IgG在牙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牙龈正常鳞状上皮(P<0.05);IgG的表达强度与牙龈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509,P<0.01).结论 IgG在牙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升高;IgG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4-6

C1QBP在单核细胞THP-1趋化运动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C1QBP在单核细胞THP-1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趋化运动的影响.方法 利用siRNA干扰技术筛选C1QBP降表达的有效序列,趋化运动实验及肌动蛋白聚合实验检测C1QBP降表达对集落刺激因子(CSF1)诱导的THP-1细胞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检测C1QBP与PKCξ的相互作用.结果 利用siRNA干扰后,C1QBP表达明显下降;C1QBP表达降低后,CSF-1诱导的单核细胞的趋化运动和聚合能力明显降低(P<0.01);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C1QBP与PKCξ可以相互作用.结论 C1QBP在CSF-1诱导的单核细胞的趋化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以与趋化运动相关的蛋白PKCξ相互作用.
7-9

2型糖尿病胃转流术后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后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3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手术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FGLP-1)、餐后2h胰高血糖素样肽-1(2 h GLP-1),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PG×FIns.结果 37例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29例达到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9%.与术前比较,术后FPG、2 h PG、及HbA1c呈显著下降,FGLP-1、2 h GLP-1及ISI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FGLP-1、2 h GLP-1与ISI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0.58,P<0.01或<0.05).结论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术后患者肠源性GLP-1的分泌增加进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10-12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疑诊冠心病患者45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分为冠心病组268例(又分为单支病变组102例和多支病变组166例)和非冠心病组187例.在未行冠状动脉造影前,所有病例分别进行血清尿酸(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测定.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血清UA、Cr、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单支病变、多支病变血清UA、Cr、TG、LDL-C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冠脉病变程度增加,血清尿酸水平增高.
13-15

白血病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学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白血病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可行方法及扩增白血病干细胞的特点.方法 体外用两种方法共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一种方法是将MNCs中的贴壁基质细胞单独培养,第2代或第3代基质细胞用丝裂霉素处理后做饲养层,再同悬浮造血细胞共培养;另一种方法是将MNCs持续培养即原代共培养.观察MNCs形态学特征、长期存活情况及增殖特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结果 两种方法共培养的细胞部分可以长期存活,在共培养中有卵石样区域细胞及悬浮细胞团的形成.原代共培养的细胞所形成的卵石样区域数目多,排列规律.结论 两种方法都可以起到扩增白血病干细胞的作用.同经过丝裂霉素处理之后的饲养层相比,没有经过处理的骨髓基质细胞在共培养时能够更有效地扩增白血病干细胞.
16-18

急性胆道梗阻大鼠肝脏iNOS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阻塞性黄疸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脏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30只和阻塞性黄疸组(OJ组)30只.各组分别于术后1、3、7、10、14 d时点处死大鼠6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观察肝组织普通病理改变以及iNOS蛋白、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S组肝细胞无肿胀、坏死,肝细胞索排列整齐.OJ组大鼠肝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细小胆管和无管腔的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细胞增生,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OJ组术后ALT、AST、TB迅速增高,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J组术后iNOS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升高,于第14天达到峰值,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O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中具有双重作用.OJ早期NO可扩张血管,改善肝脏功能;随着iNOS增加,过量的NO产生细胞毒性可损伤肝脏.
19-21

斑蝥酸钠维生素B6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人肝星状细胞LX-2,将其分为3个观察组(斑蝥酸钠维生素B6的浓度分别为1、5、10 μg/mL)和1个空白对照组;培养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被显著抑制(P均<0.05),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下降(P均<0.05).结论 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可以抑制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有关.
22-24

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NF—κBp65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每组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两组均应用TNBS灌肠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模型建成2d后,空白对照组和结肠炎模型组均用蒸馏水、美莎拉嗪治疗组用美莎拉嗪蒸馏水混悬液3 mL灌胃;连续灌胃15 d后取脾脏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NF-κB p65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蛋白.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肠炎模型组NF-κB p65 mRNA、蛋白表达均升高(P均<0.05);与结肠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治疗组NF-κB p65 mRNA、蛋白均下降(P均<0.05).结论 美沙拉嗪能通过下调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NF-κB p65的表达,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25-28
山东医药杂志告读者

《山东医药》关于摘要与关键词的说明

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400~500个实词。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需标引关键词2~5个,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英文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
28-28
山东医药杂志基础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70只,随机分为3组:A组30只、B组30只、C组10只。A、B组建立兔后腔静脉血栓模型后,A组给予尿激酶+肝素钠,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组不做处理。分别于用药后第1、4、7天随机从A、B组取出10只切取血栓形成的后腔静脉,去除血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变段管腔VEGF表达;C组于第7天取材,方法同上。结果VEGF主要在管腔内皮细胞表达;A、B组较C组VEGF表达增强,且A组的表达较B组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EGF在促进管腔的再通及溶栓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尿激酶+肝素可以促进VEGF在血管内皮中的表达。
29-30

熊果酸纳米脂质体的镇痛作用和抗炎活性

摘要:目的探讨熊果酸(UA)纳米脂质体的镇痛作用和抗炎活性。方法取昆明种小鼠若干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UA纳米脂质体低剂量组(9mg/kg)、UA纳米脂质体中剂量组(13.5mg/kg)、UA纳米脂质体高剂量组(18mg/kg)、安痛定组。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评价UA的镇痛活性,采用甲醛致炎法评价UA的抗炎活性。结果UA纳米脂质体各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痛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UA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甲醛致炎实验第2时相小鼠抬腿抖足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UA纳米脂质体具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活性。
31-32

丙泊酚对大鼠缺氧后海马细胞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缺氧后丙泊酚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细胞谷氨酸转运蛋白(EAAT2)表达及谷氨酸摄取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0个月龄sD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进行培养,制备缺氧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采用用Western blot及Northern blot分别测定缺氧后EAAT2蛋白和基因表达;NF-κB正义寡核苷酸和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各组培养细胞后,行NF-KB和EAAT2蛋白测定;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谷氨酸摄取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处理后海马细胞EAAT2蛋白及mRNA均增加。NF-κB正义寡核苷酸转染培养细胞后,丙泊酚处理可明显抑制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并上调EAAT2的表达,提高谷氨酸摄取率。结论缺氧后丙泊酚处理可通过NF-κB通路上调海马细胞EAAT2的表达,提高谷氨酸摄取率,降低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
33-35

葛根素对慢性乙醇中毒小鼠胃窦黏膜胃泌素、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醇中毒小鼠胃窦黏膜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表达的变化及葛根素预处理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SC组)、慢性乙醇中毒组(CAI组)和葛根素预处理组(PUE组)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Gas、SS在各组小鼠胃窦黏膜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UE组小鼠胃窦内Gas阳性细胞数量较CAI组减少(P〈0.05),三组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无统计学差异。与CAI组比较,PUE组和SC组胃窦内SS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免疫染色增强,平均灰度值下降(P均〈0.05)。结论乙醇影响小鼠胃窦内Gas、SS的表达,葛根素可调控Gas、SS的表达,对乙醇性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36-38
山东医药杂志临床研究

培美曲塞对EGFR—TKI治疗失败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经过EGFR-TKI治疗后肿瘤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500mg/m^2。于化疗周期第1天静滴,每21 d为1个周期,并口服地塞米松、叶酸和肌肉注射维生素B12以减轻不良反应;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0例中,部分缓解6例(20%),疾病稳定11例(36.6%),疾病进展13例(43.4%),中位生存期为11.1个月,1年生存率为37.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在EGFR-TKI治疗失败后给予培美曲塞解救治疗有显著临床疗效。
39-41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的46例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于全麻下行显微手术肿瘤切除术。术中根据受累静脉窦的位置、闭塞程度、周围重要引流静脉的相互关系、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受累的静脉窦硬膜行电灼保留、切除、修复或重建。结果Simp—son Ⅰ级切除32例,Ⅱ级切除14例,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42例随访时间1.5—12年,复发率为28.6%。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非典型性脑膜瘤的主要方法,肿瘤手术切除完整程度是影响术后复发与生存的主要因素。
41-4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免疫学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免疫学变化。方法ITP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52例和健康查体者35例,对二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抗血小板抗体(PAIgG),wL-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IgA、IgG、IgM,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ELASA法测定血清IL-2、sIL-2R和IL-6;比较两种人群以上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健康查体者比较,ITP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CD4细胞明显减少、CDs+细胞明显增多(P均〈0.01),IgA、IgM、IL-2、sIL-2R及IL-6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在ITP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致病机制中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异常共同参与。
44-45
山东医药杂志告读者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摘要: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划》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论文题目后加文献
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