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杂志社
分享到:

山东医药杂志

《山东医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验交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个案报告、医院管理、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 国际刊号:1002-266X
  • 国内刊号:37-115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8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8
  • 综合影响因子:1.03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医药 2012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效果及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预防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姜黄素预处理组(CUR组),每组12只。IR组和CUR组先切除右。肾,游离左肾蒂,钳夹左肾蒂45min后放开。CUR组在钳夹左肾蒂前2h给予姜黄素100mg/kg溶于0.1%二甲基亚砜1mL中,注入腹腔。再灌注24h后沿原切口进入,分别取下腔静脉血和切除左肾。下腔静脉血用于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取左肾组织匀浆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行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CUR组血清Cr、BUN均升高(P均〈0.05)。与IR组比较,CUR组的血清Cr、BUN值在再灌注24h后均下降(P均〈0.05)。与Sham组比较,IR组肾脏组织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与IR组比较,CUR组。肾脏组织匀浆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均〈0.05)。。肾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可见与Sham组比较,IR组肾小管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CUR组肾小管损伤减轻明显。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IRI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减轻IRI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1-3

二次TURBt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喃阿霉素(THP)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的疗效。方法60例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连续行两次TURBt,中间间隔4~6周,术后予THP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手术均成功。第2次TURBt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20min;术中出血10—45mL,平均25mL。第2次TURBt时发现残存肿瘤19例,总阳性率31.5%。THP膀胱灌注时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尿路刺激症状,均未发生全身严重不良反应。1a内复发9例,其中4例再次行电切后治愈,另外5例根据病理情况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治愈。结论二次TURBt联合THP膀胱灌注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的方法。
4-5

肾细胞癌组织中TOP2α mRNA、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肾细胞癌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2α(TOP2α)mRNA、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36例。肾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TOP2αmRNA,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肾细胞癌、19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OP2α蛋白。结果TOP2α在肾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肾细胞癌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OP2α的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成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等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肾细胞癌组织中TOP2αmRNA、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原发肿瘤浸润程度呈正相关。TOP2αmRNA、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促进肾细胞癌的进展。
6-8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注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静注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C-MSCs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UC—MSCs组结扎单侧输尿管造成梗阻性肾病模型,UC—MSCs组术后当天即尾静脉注射1×10^6/mL的UC—MSCs悬液。术后14d处死各组大鼠,取梗阻侧肾做组织学检查,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阻侧肾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1(HLA-1)阳性细胞数目和胶原-Ⅳ(COL-Ⅳ)水平。结果假手术组‘肾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肾小管间质增宽,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弥漫性扩张,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脱落,小管基底膜不同程度断裂、增厚。UC-MSCs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管灶状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偶见蛋白管型,间质水肿程度减轻。肾间质损伤程度评分假手术组(0.2±0.1)分、模型组(2.1±0.2)分、UC.MSCs组(0.8±0.2)分,两两比较P均〈0.05。COL—IV表达量假手术组0.29±0.06、模型组13.16±8.01、UC.MSCs组7.36±1.07,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UC—MSCs尾静脉注射可减少肾间质COL—Ⅳ沉积,减轻了肾间质纤维化。
9-11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

摘要:1首字是ZUO的动宾词组,全用“做”做准备/做广告/做生意/做贡献/做事情/做手术/做检查/做父母/做文章/做实验/做朋友/做斗争/做游戏/做动作/做试验//做报告/做研究/做调查/做处理/做运动/做努力/作调整/做后盾/做表率/做模范/做分析/做实事/做决定/做活动/做解释/做比较/做买卖/做设计/做衣服/做保证/做交易/做演员/做服务/做表演/做好事/做报道/做医生/做顾问/做介绍/做项目/做保障/做抵押/做美容/做企业/做担保/做示范/做事业/做临时工/做市场
11-11

活化增视冲剂对PVR防治作用的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活化增视冲剂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组20只(40眼)、B组20只(40眼)、C组20只(40眼),A、B组采用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同种异体巨噬细胞的方法建立PVR模型,c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后第2天开始,A组予活化增视冲剂5mL/kg灌胃(含活化增视剂生药0.25g/mL)、2次/d,B、C组予温生理盐水5mL/kg灌胃、2次/d。每周用间接眼底镜检查玻璃体、眼底,观察PVR的形成与发展情况。造模后第3、7、14、21、28天,A、B、C组各处死4只兔子,取双眼玻璃体液,ELISA检测玻璃体液中的IL-1β和TNF-α。结果在造模后第14、21、28天时A组2级以上PVR的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造模后第7天,A组玻璃体中IL-1β、TNF-α的含量低于B组(P〈0.05);在第14、21、28天,A组玻璃体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B组(P均〈0.01)。结论活化增视冲剂可在PVR早期降低玻璃体内的IL-1β、TNF-α的含量,从而抑制玻璃体内细胞增生的启动、细胞的移行和增殖,预防PVR的发生发展。
12-14

北京地区过敏性鼻炎及非过敏性鼻炎发病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过敏性鼻炎(AR)、非过敏性鼻炎(NAR)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北京地区城区人口稳定社区整群抽样,专业人员入户问卷调查,统计鼻炎患病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共发送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8份,其中初筛鼻炎患者194例(9.7%)。20.5%的患者合并眼部症状,19.1%的患者合并存在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12.9%存在皮肤过敏。对其中102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行过敏原筛查,58例(56.9%)过敏原检查阳性且与过敏原接触史相符,诊断为AR;44例(43.1%)过敏原筛查阴性,诊断为NAR。AR与NAR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5.9%NAR主诉症状发作存在明确季节性,84.1%NAR表现为常年发病,81.0%AR表现为常年发病,其中包括34.5%常年发作伴季节性加重,19.0%AR表现为明确的花粉过敏,并与花粉过敏原检查结果吻合。结论AR与NAR临床表现相似,两者均80%以上表现为常年发病。AR的主要过敏原为尘螨。
15-17

肝癌组织中HMGA2蛋白、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肝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HMGA2蛋白,用RT—PCR法检测HMGA2mRNA。结果30例肝癌组织中平均HMGA2阳性率35.1%,而癌旁肝组织HMGA2阳性率〈1%,两者HMGA2阳性率相比P〈0.01。肝癌组织中HMGA2蛋白表达与肝癌Edmondson分级、肝内转移灶和肝门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肿瘤直径无关(P〉0.05)。癌旁组织和Ⅰ、Ⅱ、Ⅲ、Ⅳ级肝癌组织中HMGA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3±0.02、0.04±0.06、0.10±0.16、0.52±0.87、0.68±0.95。肝癌组织中HMGA2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肝癌组织中HMGA2mRNA相对表达量与肝癌Edmondson分级有关(P均〈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MGA2蛋白、mRNA表达升高,其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18-21
山东医药杂志基础研究

牙周膜细胞膜片构建过程中L-抗坏血酸-2-磷酸酯的应用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牙周膜细胞(PDLCs)膜片的构建方法,并观察膜片聚合体的组织学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得PDLCs,经体外鉴定扩增后,用添加50μg/mL的L-抗坏血酸.2.磷酸酯的DMEM培养基连续培养2周,构建PDLCs膜片,将构建的PDLCs膜片在该培养条件下自行聚合获得膜片聚合体,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PDLCs被成功分离、培养、鉴定。在加入L-抗坏血酸-2-磷酸酯的DMEM培养基中连续培养2周后获得白色膜状PDLCs膜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细胞呈复层生长,且呈典型的纺锤状。PDLCs膜片在该培养条件孵育7d,皱缩形成约米粒大小的球样。经HE染色显示,细胞密度较大,且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大量细胞外基质。结论L一抗坏血酸.2-磷酸酯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外基质而促进PDLCs膜片的形成,为利用PDLCs膜片修复牙周组织及牙周缺损提供了技术保证。
22-24

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对抗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及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TNF-α拮抗剂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对抗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体质量250—350g的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C组)仅开胸,不行肺缺血及再灌注处理;Ⅰ组与Ⅱ组开胸行左肺缺血和再灌注处理,Ⅱ组在肺门阻断前及肺门开放前5min经颈静脉留置针推注溶于生理盐水中的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3μg/kg)。分别于再灌注后或开胸后1、3、6、12h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左肺上1/3制成匀浆用于检测TNF-α、IL-8、MDA、SOD,中1/3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下1/3用于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C组各时间点肺组织匀浆内TNF-α、IL-8、MDA含量、SOD活力无明显变化,肺组织在光镜下无明显变化,Ⅰ组TNF-α、IL-8、MDA含量在1、3、6、12h时间点较C组明显升高,而SOD活力明显降低,肺内有严重的毛细血管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Ⅱ组各时间点肺组织匀浆内TNF-α、IL-8、MDA含量、W/D较Ⅰ组明显降低,SOD活力升高,且TNF-α达峰时间明显错后,病理形态学检查示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结论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可对抗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果与其有效中和TNF-α.并阻断其生物学活性有关。
24-26

厄贝沙坦灌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肾组织AGEs表达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肾组织终末糖基化产物(AGEs)和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DN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厄贝沙坦组各16只,厄贝沙坦组预厄贝沙坦50mg/(kg·d)灌服,连续8周。另设正常对照组(9只大鼠)。8周后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液,测定24h尿量、尿蛋白。大鼠麻醉后股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血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血清及肾组织AGEs。结果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GHb、BUN、C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厄贝沙坦组24h尿蛋白定量、GHb、BUN、Ccr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AGE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厄贝沙坦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AGEs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和厄贝沙坦组大鼠肾组织AGEs与24h尿蛋白定量、GHb、BNU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1、0.753、0.820,P均〈0.01),与Ccr呈负相关(r为-0.665,P〈0.01)。结论厄贝沙坦可以减少AGEs的生成,抑制AGEs在肾脏的聚集,改善肾功能,延缓DN的发展。
27-28

DCE—MRI在兔肝VX2肿瘤RFA后残癌与炎症反应带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后残癌与炎症反应带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功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28只,并对其进行RAF治疗。RFA治疗后第1、3、7、14天行DCE—MRI检查,划定63个兴趣区,绘制所有兴趣区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ST-T曲线)。然后处死兔,取兴趣区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63个兴趣区中残癌27个,炎症反应带36个。分别取8个残癌区域(观察组)和8个炎症反应带(对照组),比较ST—T曲线类型及峰值时间(Tmax)、信号强化程度(SIm%)和强化率(R)。结果观察组ST—T曲线为I、Ⅱ、Ⅲ型者分别为1、2、5例,对照组分别为4、3、1例,观察组ST—T曲线以Ⅲ型为主,对照组Ⅲ型少见。观察组Tmax为32.8±8.81、SIm%为1.15%±0.12%、R为5.31±1.93,对照组分别为135.0±30.99、1.29%±0.14%、1.43±0.69,两组Tmax、R相比P〈0.05,SIm%相比P〉0.05。结论DCE—MRI有助于兔肝VX2肿瘤RFA后残癌及炎症反应带的早期鉴别诊断。
29-31
山东医药杂志经验交流

血液透析超滤联合腹水回输治疗糖尿病肾病四肢水肿12例报告

摘要:目前,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大量蛋白尿是DN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四肢严重水肿、大量腹水。DN患者一旦出现严重四肢水肿,常规内科疗法消肿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2009年11月~2011年3月,我们在采用血液透析超滤联合腹水回输治疗DN重度水肿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31-31
山东医药杂志临床研究

前列腺癌组织中CXCR4、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中的CXCR4和VEGF。结果CX—CR4与VEGF在前列腺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者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均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有无骨转移有关(P均〈0.05);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CXCR4与VEGF高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估。
32-33

标准通道、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10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55例采用标准通道PCNL治疗(A组),46例采用mPCNL治疗(B组)。A组肾结石4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结石直径平均4.1cm;B组肾结石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结石直径平均3.4cm。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95±14)min,结石清除率为91%,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为89%,术中术后较多出血需要输血治疗10例,出现感染发热4例,平均住院时间(8.4±0.8)d;B组分别为(120±17)min、72%、91%、1例、6例、(6.2±0.6)d。PCNL组和mPCNL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和91%。结论PCNL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适合处理较大结石;mPCN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合较小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上段结石。
34-35

马兜铃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UⅡ、GPR14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马兜铃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中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GPRl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常规培养的NRK-52E细胞中分别加入5、10、20ng/mL马兜铃酸和单纯培养液(对照组)。培养48h后用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检测uⅡ、GPRl4mRNA。结果用5、10、20ng/mL马兜铃酸处理48h后,NRK-52E细胞中uIImRNA表达量(相对值)分别为0.53±0.07、0.55±0.05、0.62±0.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1±0.08,P均〈0.05;GPR14mRNA表达量(相对值)分别为0.23±0.06、0.38±0.07、0.51±0.07,20ng/mL马兜铃酸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03,P〈0.05。结论马兜铃酸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UⅡ及GPR14mRNA表达。
36-38

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和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分别治疗。肾结石478(A组)、329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净率、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82min,低于B组的136min,两组相比P〈0.05。A组一期手术结石清净率为88.5%,二期手术后总清净率为97.4%;残留结石中有12例需体外震波碎石治疗;B组一期手术结石清净率为65.5%,二期手术后总清净率为95.8%;残留结石中有14例需体外震波碎石治疗。两组一期手术结石清净率相比P〈0.05。A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1d,B组为7.8d,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相比P〉0.05。A组31例(6.5%)、B组20例(6.1%)术后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与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相比,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手术时间短、一期手术结石清净率高。
39-40

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预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预后的数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ESWL治疗的5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结石完全排出为成功,结石未排或有残石为失败。比较成功、失败组病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血尿、肾绞痛、结石数目、结石长度、结石宽度、结石位置、结石侧别、肾积水程度,找出与结石成功清除有关的因素,并对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预测ESWL预后的数学模型。结果433例成功,81例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ESWL预后与结石长度、结石宽度、肾绞痛、结石数量、肾积水程度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结石长度、肾绞痛和肾积水程度是ESWL预后的独立先相关因素。得到数学模型。LogitP=5.152+1.074×肾绞痛-0.286×结石长度-1.245×合并肾积水程度。当取0.5为分界概率时,模型预测灵敏度(准确预测治疗成功)为96.3%,特异度(准确预测治疗失败)为58.0%,阳性预测值为96.3%,阴性预测值为58.0%,总预测准确性为90.3%。结论成功建立预测ESWL预后的数学模型。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