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杂志社
分享到:

山东医药杂志

《山东医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验交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个案报告、医院管理、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 国际刊号:1002-266X
  • 国内刊号:37-115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8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8
  • 综合影响因子:1.03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医药 2012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TRAIL联合依托泊甙对骨肉瘤OS73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依托泊甙对骨肉瘤OS73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OS732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待细胞完全贴壁后给药。将细胞分为三组,TRAIL组分别加10、50、100、1 000 ng/mL的TRAIL;依托泊甙组分别加1、5、10、20μg/mL的依托泊甙,协同组同时加50 ng/mL的TRAIL与5μg/mL的依托泊甙。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OS732细胞形态学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TRAIL组在10、50、100、1 000 ng/mL TRAIL作用下OS73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47%±0.76%、9.85%±0.97%、15.24%±2.48%、51.32%±4.71%(P均〈0.05),依托泊甙组在1、5、10、20μg/mL依托泊甙作用下OS73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67%±0.74%、10.15%±2.62%、29.37%±3.36%、43.59%±5.92%(P均〈0.05)。协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8.36%±6.42%,高于单用TRAIL(50ng/mL)时的9.85%±0.97%及单用依托泊甙(5μg/mL)时的10.15%±2.62%(P均〈0.05)。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协同组大部分细胞脱落,悬浮于培养液中,少部分细胞破裂呈坏死状,荧光显微镜下见协同组细胞内发亮的荧光显色及荧光浓聚,提示有大量OS73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TRAIL、依托泊甙联用可抑制骨肉瘤OS73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效果优于其单药应用。
1-4
山东医药杂志个案报告

结肠重复畸形合并肾积水1例报告

摘要:患者女,45岁。因左腰背部间断胀痛伴左下腹坠胀感、大便不规律1 a,于2011年7月26日入院。查体:左下腹部可触及条索状包块,大小约4.0 cm×7.0 cm,界限欠清,质硬,活动度可,无压痛。左腰背部肾区偏外侧可见一凹陷性瘢痕(自诉30余年前,左腰背部皮下肿块伴皮肤破溃流脓,于当地卫生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余查体无异常。
4-4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NT-3转染的SC对坐骨神经缺损大鼠腓肠肌细胞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修饰的施旺细胞(SC)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腓肠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取3 d龄Wistar大鼠2只,分离、培养SC。将重组人真核细胞质粒(pcDNA3)-NT-3通过阳离子脂质体转染SC,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转染前后SC的生长速度,测定SC含量。Wistar成年大鼠80只制成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向坐骨神经断端分别注入ECM凝胶(A组)、SC-PLGA ECM凝胶(B组)、NT-3基因-PLGA ECM凝胶(C组)、NT-3基因修饰SC-PLGA ECM凝胶(D组)各20μL,每组20只。分别于术后1、4、8、12周每组各取5只大鼠,制作腓肠肌标本,常规HE染色,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采用Tunel法对肌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 NT-3经阳离子脂质体转染SC后3、5、7、9、14、21 d SC细胞数、纯度与转染前相比,P均〈0.05。术后12周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B、C、D组与A组相比,B、C组与D组相比,P均〈0.05。转染后12周A、B、C、D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09%±1.02%、15.84%±0.63%、11.67%±0.48%、6.83%±0.25%,A组〉B组〉C组〉D组,P均〈0.05。结论 NT-3基因经阳离子脂质体转染SC能促进SC的分泌,修复损伤神经,防止失神经肌细胞凋亡。
5-7

自体骨—髌腱—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的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测量下自体骨—髌腱—骨(BPTB)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直径的变化。方法对52例(52膝)ACL损伤患者行自体BPTB ACL重建术。分别于术后1、10周、12个月用64层螺旋CT对患膝进行扫描,同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胫骨骨隧道关节面下方1 cm、隧道外口上方1 cm及隧道中点的直径,计算骨隧道扩大百分比。结果 52例患者术后1周胫骨隧道扩大11.18%±3.39%,术后10周胫骨隧道扩大25.98%±4.36%,术后12个月为26.24%±4.44%。术后1、10周胫骨隧道扩大百分比相比,P〈0.05,术后10周、12个月相比,P〉0.05。结论 BPTB ACL重建术后胫骨隧道发生扩大,明显扩大发生在术后10周内,术后10周~12个月骨隧道直径比较稳定。
8-10

鼻咽癌C666-1细胞中EBV miRNA的表达情况及其功能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鼻咽癌C666-1细胞中EB病毒(EBV)所编码的44个miRNA的表达情况(即BART、BHRT家族的表达情况)及BART-15对EBV的即刻早期基因(BZLF-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C666-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提取RNA,采用polyA加尾PCR法对EBV miRNA进行扩增,观察BHRF和BART家族的表达情况。将BART-15抑制剂转染C666-1细胞,转染成功后,用real-time PCR法检测BZLF-1的表达。结果在EBV编码的44个miRNA中,BHRF家族的表达普遍低于BART家族。BART-15抑制剂转染C666-1细胞后,转染率为77.0%,BART-15的表达降低了87%。抑制C666-1细胞中BART-15的表达后,BZLF-1的表达增高了2.54倍。结论鼻咽癌C666-1细胞中EBV的miRNA表达谱存在家族性差异,其中的BART-15可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EBV的BZLF-1,影响EBV的感染状态。
11-13

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胆盐输出泵基因突变的检测

摘要:目的对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胆盐输出泵(BSEP)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方法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查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BSEP基因的第7、8、11、12、14、15、18、21、26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针对发现的突变位点,在71例健康婴儿中进行筛查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在2例患儿BSEP基因的第7外显子上检测到相同的杂合突变c.499G〉T,导致基因编码的BSEP蛋白的第167位丙氨酸(Ala)被丝氨酸(Ser)所替代(p.A167S)。该位点的突变未在71例健康婴儿中发现,排除了BSEP基因的多态性。结论在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中,发现一种新的BSEP基因突变,位点为c.499G〉T。
14-16

TROP-2基因小干扰RNA转染对前列腺癌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蛋白-2(TROP-2)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对前列腺癌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以TROP-2基因siRNA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ROP-2 mRNA和蛋白,用MTT法检测PC-3细胞吸光度值(以此判断细胞黏附力),以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侵袭情况。结果与空载对照组相比,TROP-2 siRNA组TROP-2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均〈0.01)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均〈0.01);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对照组相比,TROP-2 siRNA组TROP-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均〈0.01)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均〈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ROP-2 siR-NA组细胞黏附力下降(P〈0.01)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对照组相比,TROP-2siRNA组细胞迁移、侵袭数明显减少(P均〈0.01)并呈浓度依赖性(P均〈0.01)。结论 TROP-2基因siRNA转染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
17-19

大黄素对糖尿病KKAy小鼠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素对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血糖均≥13.9 mmol/L的SPF级KKAy小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8只,另选8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20 mL/(d.kg)无菌水,治疗组予50 mg/kg大黄素灌胃。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三组小鼠骨骼肌、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水平及Akt丝氨酸(Ser)473磷酸化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较正常组FPG、FINS明显升高,ISI明显降低,而治疗组小鼠的FPG、FINS较模型组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P均〈0.05)。模型组IRS-1、PI3-K表达水平及胰岛素刺激后Akt Ser473磷酸化升高倍数低于正常组,治疗组IRS-1、PI3-K表达水平及Akt Ser473磷酸化升高倍数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大黄素灌胃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并增强胰岛素敏感度,提高小鼠骨骼肌及脂肪组织中的IRS-1、PI3-K水平及Akt Ser473磷酸化水平。
20-22
山东医药杂志基础研究

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联合VEGF对兔桡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联合VEGF局部应用对兔桡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白兔松质骨为同种异体骨,取4月龄新西兰白兔红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制备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另取新西兰白兔36只,制作桡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2只。A组植入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局部应用VEGF;B组只植入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C组植入同种异体松质骨(兔松质骨)。分别于术后2、4、8、12周通过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三组动物骨缺损愈合情况,术后12周采用万能实验机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测定骨缺损愈合处的桡骨弯矩和最大应力。结果术后2、4、8、12周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示A组骨形成及塑形情况均优于B组,B组优于C组。A、B、C组术后12周兔桡骨弯矩分别为(82.55±6.29)、(70.22±5.11)、(66.13±5.07)N.cm,桡骨最大应力分别为(45.39±8.16)、(35.28±8.67)、(27.53±9.40)Mpa,三组相比,P均〈0.05。结论同种异体松质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联合VEGF局部应用可明显促进兔桡骨缺损愈合,效果优于单用同种异体松质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及同种异体骨。
23-25

320排CT下犬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运动影像的建立

摘要:目的采用320排CT建立稳定的犬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运动影像。方法选择4只本地健康犬,制作非金属、阶梯状开口器,每个台阶高度1 cm,共7个台阶。使用320排CT,采用Jiont-Move&Shot序列进行动态扫描。动物先采取咬合位,然后使用开口器,张口或闭口时每前进或后退1个台阶曝光1次。采用Dynamic重建方式建立若干容积数据,在Aquilion one副台或Vitrea2.1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结果建立了犬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运动影像,并得到多个角度和各个断层的不同运动位置的影像(四维影像)。每次扫描有效吸收剂量为0.154mSV,仅为16层螺旋CT的1/6。结论采用320排CT动态扫描,建立了犬开闭口运动中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四维影像,为建立人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运动影像提供了依据。
25-27

UC-MSCs对UUO大鼠肾间质ET-1、VEGF、肾小管周Ⅷ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中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肾小管周Ⅷ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8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均行右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手术入路方式同模型组,进腹腔后分离右输尿管但不结扎,术后注射生理盐水0.5 mL;模型组术后注射生理盐水0.5 mL;治疗组术后注射UC-MSCs 1×106个(0.5 mL)。术后14 d处死各组动物。术后14 d取梗阻侧肾组织,观察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ET-1、VEGF及肾小管周Ⅷ因子的水平。结果假手术组肾间质中ET-1、VEGF及肾小管周Ⅷ因子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78 8±0.884 2、0.456 3±0.079 3、13.16±8.01,模型组分别为9.623 8±3.323 4、1.346 3±0.612 9、7.36±1.07,治疗组分别为5.243 7±2.657 4、4.290 0±0.594 6、10.29±0.06,三组相比,P均〈0.05。肾小管周Ⅷ因子与ET-1表达呈负相关(r=-0.881,P〈0.01),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61,P〈0.01)。结论 UC-MSCs可以抑制ET-1的表达,上调VEGF水平,保护肾间质微血管,延缓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28-29
山东医药杂志临床研究

CT引导下PVP联合^125(125)I粒子椎弓根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附25例报告)

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椎弓根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25例(共30个椎体),采用PVP治疗,在CT引导下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经病变椎体两侧椎弓根精确植入^125I粒子。CT扫描观察骨水泥有无明显渗漏,观察粒子在病椎内的总体分布情况及粒子有无遗漏。结果 25例中,共注射椎体30个,每个椎体植入125I粒子2-4枚。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粒子分布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无丢失、遗漏。1例术后出现发热(39℃),对症治疗后恢复。所有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及放射相关不良反应。术后随访6-20个月,其中12例因肿瘤转移、脏器衰竭于术后6-14个月死亡,余13例目前仍存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CT引导下PVP联合125I粒子椎弓根植入治疗脊椎转移瘤安全、可靠,疗效较好。
30-31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分型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CSCIWFD)的分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3例CSCIW-F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CSCIWFD患者MRI检查示共有39个部位信号异常,其中椎间盘突出14例、钳夹样压迫9例、椎管狭窄6例、狭窄并突出4例。行手术治疗24例(手术组),保守治疗9例(保守组)。两组治疗4周时的运动、感觉评分均优于治疗后1周(P均〈0.05)。推荐CSCIWFD的分型如下:椎间盘突出型(包括脱出);增生钳夹型;椎管狭窄型;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型。结论椎间盘突出、钳夹样压迫、椎管狭窄、椎管狭窄并椎间盘突出是CSCIWFD的主要致病因素。CSCIWFD可分为椎间盘突出型(包括脱出)、增生钳夹型、椎管狭窄型、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型。
32-33

采用PEEK Cage植入行A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聚醚醚酮(PEEK)Cage植入行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ALIF,PEEK Cage前路植入。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和JOA评分,判定植骨融合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2~28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JOA评分从术前(12.7±2.9)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时的(24.9±3.4)分(P〈0.05);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6.1±1.2)mm增加至术后的(8.1±1.7)mm,椎间孔高度由术前的(13.5±1.6)mm增加至术后的(15.4±1.8)mm(P均〈0.05);所有手术间隙均获骨性融合。结论采用PEEK Cage置入行A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有效恢复椎间高度,植骨融合好,临床疗效良好。
34-36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61髋)严重髋关节疾病患者行Delta陶瓷对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通过双髋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和估算前倾角,观察有无陶瓷碎裂、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透亮线和骨溶解、假体松动、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情况发生。结果手术时间为55-90 min,术中出血量120-200 mL,术后引流量150-400 mL。术后平均随访1年7个月。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9.3±7.9)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0.3±10.5)分(P〈0.01)。髋关节功能优37例,良18例,可1例。X线检查示髋臼外展角42.7°±2.6°,前倾角为19.6°±3.5°。随访期间无关节异响发生,未见陶瓷碎裂、假体脱位、骨溶解形成及假体松动、移位和下沉,无感染和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
36-38

改良麦氏截骨内固定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麦氏截骨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21例采用改良麦氏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组),37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置换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相比,P均〉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内固定组与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4.3、62.6 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0、387 mL(P〈0.05),手术费用分别为6 200、10 360元(P〈0.05)。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内固定组优6例、良11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5.0%,置换组分别为25、9、3例和91.8%,置换组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麦氏截骨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均较好,但前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费用低,更适用于经济条件受限或其他原因不愿意接受关节置换的患者。
39-40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联合髌骨外侧成形术治疗顽固性LPSC

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联合髌骨外侧成形术治疗顽固性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LP-SC)的疗效。方法对37例(45膝)LPSC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关节清理术、髌骨外侧成形术。于外侧支持带表面创建工作间隙,直视下保留关节囊及滑膜,射频彻底止血。测量患者手术前后髌骨内侧推移度、Kujala髌股关节评分(Kujal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患者手术前后髌骨内侧推移距离分别为(0.66±0.13)、(1.35±0.26)cm,Kujala评分分别为(59.45±7.59)、(86.43±9.21)分,VAS分别为(7.12±0.87)、(1.94±0.99)分,手术前后相比,P均〈0.01。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联合髌骨外侧成形术治疗顽固性LPSC效果较好。
41-42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骨科损伤控制(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根据DCO原则行一期抗休克治疗,骨盆骨折均采用骨盆带固定止血,在ICU复苏治疗后,再做确定性内固定手术。先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再做骨盆骨折内固定术。结果 5例均成功救治,骨折复位固定满意。随访6~18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呈骨性愈合。未发现骨折畸形愈合者,5例均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合理采用DCO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安全、有效。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