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山东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 37-1156/R 国内刊号
  • 1002-266X 国际刊号
  • 1.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山东医药是山东省立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山东医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临床研究、论著、综述、基础研究、医院管理

山东医药 2008年第20期杂志 文档列表

阿司匹林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类分子表达的影响-

放射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其病死率在城市已升至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虽有一定疗效,但仍有许多患者因为一线治疗失败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1]。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进步,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进行放射免疫治疗(R IT)得以迅速发展,在各种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现将R IT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 R IT发展过程和原理R IT始于19世纪50年代,最初采用多克隆抗体进行。原理是利用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作为核素载体,用能释放β或α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对其进行标记;其注入体内后与肿瘤细胞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使肿瘤组织内浓聚大量的放射性核素并滞留较长时间,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出β或α射线,通过射线的辐射作用破坏或干扰肿瘤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起到抑制、杀伤或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作用。1975年Khler和M ilste in首次报告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可较容易获得高纯度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使R IT的研究发生了飞跃性进步。2007年1月全球首个肺癌R IT新药唯美生(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注射液)在我国上市,标志着肺癌R IT...

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及其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摘要:热休克蛋白(HSPs)是机体受各种应激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组应激蛋白,又称热应激蛋白。生理状态时HSPs可协助多肽或蛋白质的正确转位、折叠和装配,起“分子伴侣”的作用。近年来,HSP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现将HSPs与在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HSPs的定义与分类及主要特点HSPs是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可被诱导表达的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高度保守的多肽类蛋白质分子家族。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为6个家族:HSP100、HSP90、HSP70、HSP60、HSP40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依据聚丙稀酰胺凝胶上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命名,五种HSPs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均有发现,即HSP90、HSP70、HSP60、20~30 kD、8 kD的泛素。其主要特点是高度保守性、非特异性、交叉耐受性、双重抗原性。2 HSPs的主要生物学功能HSPs的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泛,参与维持细胞必需的蛋白质空间构像,保护细胞生命活动,对未折叠新生多肽链、多蛋白复合物的组装、跨膜运输、转位、蛋白质降解,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过程,细胞骨架和核骨架的稳定等基本功能方面以及肿瘤免疫作用过程中均有十...

直肠系膜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31例临床分析-

摘要:2002年4月~2006年8月,我们应用直肠系膜全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患者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例直肠癌患者,男17例,女14例;年龄28~76岁,平均57.6岁。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为5~11cm,平均7.3 cm。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Dukes分期:A期3例,B期17例,C期11例。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7例,黏液腺癌1例。手术方法:31例患者均按TME术式行根治术:全麻后置头低足高截石位,取下腹部正中切口,探查同前切除术。按TME原则行肿瘤切除,距腹主动脉1 cm处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行淋巴结清扫;直视下用电刀沿盆筋膜的脏层与壁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游离直肠,至肛提肌平面,于近端结肠预切断处荷包缝合,置入吻合器抵钉座后结扎。距肿瘤远端2 cm处用直角钳夹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肠至冲洗液清亮后放置闭合器闭合,紧靠直角钳远侧用闭合器关闭直肠远端,切断肠管,移除标本。自肛门置入吻合器,进行结直肠端端吻合,于吻合口周围缝合浆肌层加固吻合口,经肛旁于骶前放置乳胶管1~2根,关闭盆底腹膜。结果本组术中均未输血,术后病理检查直肠上下切缘均...

RNA干扰技术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突变型K-ras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Sart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摘要: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出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3(Sart3)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质粒pEGFP-N1,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Sart3/pTYB1,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结果目的基因经酶切、PCR鉴定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与GeneBank登陆的序列完全一致;工程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约100 kD的目的蛋白。为蛋白纯化和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寻找肿瘤抗原肽及制备肿瘤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乳腺癌组织中VEGF、VEGF-D、VEGFR-3表达与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探讨-

摘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IDC中VEGF、VEGFD、VEGFR-3阳性率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与MVD、LVD呈正相关。认为VEGF、VEGF-D、VEGFR-3与乳腺IDC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机制可能为促进乳腺组织中血管及淋巴管生成。

三氧化二砷用于结肠癌肝转移大鼠效果观察-

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D_4~+CD_(25)~+T细胞、Foxp3基因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CD4+CD2+5T细胞及Foxp3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胸腔积液及30例无胸腔积液肺癌患者外周血、胸腔冲洗液中CD4+CD2+5T细胞水平,RT-PCR法检测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在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结果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无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冲洗液及外周血;Foxp3基因在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呈高表达。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增高的CD4+CD2+5T细胞主要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促进肺癌的进一步恶化,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免疫。

CT在肝脏囊性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肝脏囊性转移瘤在肝脏转移瘤中较少见,有关其CT表现的文献报道亦较少。现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院收治的23例肝脏囊性转移瘤患者的CT表现,探讨CT对肝脏囊性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23例肝脏囊性转移瘤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龄38~71岁,平均47.2岁。其中经手术证实7例,临床综合诊断确诊16例。原发灶来自结肠癌6例,胃肠道平滑肌肉瘤4例,卵巢囊腺癌3例,胃癌3例,胰腺癌2例,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2例,鼻咽癌2例,胆囊癌1例。均行16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5~6 mm,120 kV。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肾下极水平,包括全肝。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对比剂为优维显或欧乃派克(300 mgI/L)80~100 m l,肘静脉高压注射器团注,注射速率为3.0~3.5 m l/s,均行三期动态扫描。结果:CT平扫时病灶呈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单发3例,多发19例,其中2例可见囊内分隔,囊内为水样密度。根据增强扫描后囊壁厚度分为三型:①薄壁型7例,壁厚≤3 mm,壁薄而均匀,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本组中2例增强后囊壁无强化而误诊为肝囊肿(后经手术证实为囊性转移瘤)。②壁结节型4例,可见一个至数个大小...

糖预处理法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非诺贝特对高脂大鼠肝脏PPAR-α基因表达及血清LPL活性的影响-

SLE症状缓解阶段狼疮性脑病1例-

摘要:患者女,32岁,因多关节肿痛3个月、皮肤冻疮样红斑1个月入院。患者多关节肿痛累及双手近指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及双膝、左肩,手晨僵持续可达1d,冻疮样红斑见于双手、左耳廓皮肤,疼痛;伴全身乏力,脱发增多;有时头痛,无神志精神障碍。查体:精神不振;双手、左耳廓皮肤冻疮样红斑,高出皮肤,部分溃破、结痂;左口角溃疡,部分牙龈红肿;双手近指关节、掌指关节、双膝肿,伸屈障碍,压痛Ⅰ级;双腕、左肩压痛Ⅰ级;余无异常发现。辅助检查:血常规Hb114 g/L,WBC 2.9×109/L,PLT116×109/L;ESR 21 mm/h;血抗dsDNA 63.2%,RF 15.8 IU/ml,CRP 0.05 mg/L,ASO266.4 IU/ml,IgG33.40 g/L,C3c 0.40 g/L;尿常规Pro++;肝功ALT307 IU/L,GOT676 IU/L,GGT266 IU/L,AKP 166IU/L,TP62.4 g/L,A31.9 g/L,G30.5 g/L;入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予强的松40mg/d、白芍总苷0.6 g3次/d口服,并补钙、中药益气活血治疗,关节肿痛减轻,皮肤红斑逐渐消退,精神...

奥扎格雷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运动型腔隙性脑梗死84例疗效观察-

摘要: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运动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现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同期收治258例急性运动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61例,女97例;年龄56~85岁,平均74.5岁。纳入标准:发病6~24 h,经CT和MR I检查确诊,并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有关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选前3个月内未服任何调脂药物及抑制血小板药物,排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出血倾向、近期手术史、严重高血压(>180/120 mmHg)。将258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辛伐他汀组(联合组)、奥扎格雷钠组(A组)、辛伐他汀组(B组)各84例,三组年龄、性别、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三组常规治疗方案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联合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奥扎格雷钠80 mg静滴,2次/d。A、B组分别应用奥扎格雷钠、辛伐他汀,用法及剂量同联合组。各组均治疗14 d。采用速率...

对气管切开处敷料更换方法的改进-

摘要: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诊手术,术初3~5 d患者病情重、咳嗽反射强烈、痰多,加上雾化吸入,切口处的敷料需频繁更换。传统方法每日更换可达4~5次。既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又为患者增添了身体不适和经济负担。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对气管切开患者更换敷料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84例气管切开患者,男51例,女33例;年龄18~80岁。其中重症颅脑损伤46例,脑血管意外29例,脑干损伤4例,延髓肿瘤2例,脑疝形成2例,呼吸衰竭1例。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改进组各42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更换方法:传统组用碘酒、乙醇常规消毒。将纱布块从中间剪开至2/3处,使纱布成“E”字形2块敷料覆盖于切口上(以气管套管为中心上下交错),胶布固定后用布条系气管套管两翼固定于颈部。改进组消毒方法同前。管套管口上方套入;再剪一个稍大于纱布同心圆的塑料薄膜(即由输液管的外包装剪制而成,经供应室灭菌后备用),亦可从套管口上方套上与圆孔纱布贴紧,保护纱布不被污染。塑料膜内圆直径与纱布圆孔相等。大圆直径9~10 cm,以大于纱布块长边0.3~0.5 cm为宜。最后亦用布条系气管套管两翼固定于患者...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特应性皮炎28例临床分析-

摘要:对28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行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全身照射治疗,每周3次,共8周;治疗前后用特应性皮炎评分系统(SCORAD)标准行病情评分,计算病情改善率。结果27例完成8周治疗;其中基本治愈5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SCORAD评分显著下降,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认为NB-UVB治疗AD安全有效。

带状疱疹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

摘要:患者男,66岁。因右眼视力突然减退,视物模糊伴头晕就诊,无意识障碍。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约2 h后视力自行恢复,但仍有头晕。无高血压及眼部疾病史。查体:体温36.5℃,血压160/94 mmHg,心率70次/m in,心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眼科会诊,查视力及眼底无异常。初步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复方丹参3片口服,3次/d;尼莫地平30 mg口服,2次/d。共治疗3 d,效果不佳,仍有头晕。5 d后诉左额顶部皮部见片状簇集性丘疱疹。确诊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200 mg口服,每4 h 1次,消炎、止痛等治疗10 d后疱疹消失,头晕缓解。讨论: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并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发病前可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差,发疹部位有神经痛或皮肤感觉过敏等前驱症状。一般1~4 d后在发疹部位皮肤出现不规则红斑,继而群集粟粒至绿豆大小红丘疹,迅速变成水泡成批出现。该例误诊原因:①前驱症状表现为突然视力明显下降伴头晕;...

神经皮肤黑变病脑膜恶性变2例报告-

摘要:神经皮肤黑变病是一种罕见母斑病,为皮肤及脑膜广泛的黑色素细胞增生的先天性疾病,表现为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病变并伴有先天的巨大皮肤黑色素痣,其脑膜病变尤其易发生恶性变。患者往往幼年即死于脑膜的黑色素细胞恶性变,故成年患者少见。近年来,我们共收治2例成人神经皮肤黑变病脑膜恶性变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例神经皮肤黑变病脑膜恶性变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9岁(例1)和22岁(例2);均为平产,生长发育及智力正常;均出生后即见全身点片状黑色素痣,随年龄增大皮肤黑色素痣逐渐增大并融合成片。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均因突发全身抽搐就诊(例1因持续抽搐伴有意识障碍),入院查体:颜面、四肢、躯干多处可见大片黑色素痣,稍隆起,其上毛发分布均匀,无溃疡,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CT和MR I发现左颞叶囊实性占位,脑皮层、皮层下散在点片状病灶;胸片、腹部B超、血生化、血常规、凝血、眼底均未见异常。入院诊断:神经皮肤黑变病脑膜恶性变。两组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蛛网膜下散在米粒样黑点,脑组织水肿明显;肿瘤呈黑色,质柔韧,似泥浆样,血供丰富,内有多个囊腔,囊液黑色,病理报告均为“黑色素瘤”。术后例1无神经系统症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