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山东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 37-1156/R 国内刊号
  • 1002-266X 国际刊号
  • 1.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山东医药是山东省立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山东医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临床研究、论著、综述、基础研究、医院管理

山东医药 200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医药杂志述评
髋关节假体摩擦界面的改进1-2

摘要:Charnley发明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内衬低摩擦关节大大改进了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效果,但长期使用所产生的磨损颗粒及骨溶解成为远期手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为了克服超高分子聚乙烯对金属摩擦面这一缺点,近年来临床上对金属对高交联聚乙烯、金属对金属及陶瓷对陶瓷的摩擦界面组合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探讨,得出了阶段性的结论,这些进展值得我们注意。

山东医药杂志告读者
《山东医药》、《家庭健康》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2-2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行关节置换的中长期报告3-5

摘要:目的对应用可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行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中长期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1997年11月-2007年12月应用可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住院患者746膝(653例)进行临床及X线随访,根据HS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HSS评分从术前平均51.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1分,优良率达92.3%。活动范围从术前平均伸-7.5°、屈64.3°到术后平均伸-1.1°、屈103.5°。术后12例感染,5例假体周围骨折,其他未发现有骨溶解、假体松动或活动衬垫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活动衬垫膝关节增加了股骨与聚乙烯衬垫之间的匹配,减少了接触应力和聚乙烯的磨损,其术后短期及中长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山东医药杂志经验交流
成人左室致密化不全4例临床分析5-5

摘要: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先天性特异性心肌病,为胚胎时期心肌致密化过程失败所致,临床症状重、预后差,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以来的4例成人NVM患者,总结其临床和心脏超声检查特点如下。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疗效分析6-7

摘要:目的评估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26例桡骨远端骨折脱位患者,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功能进行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术后3、12个月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桡骨高度和桡偏角较对侧正常腕关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掌倾角分别恢复51%和49%,显著小于对侧正常腕关节(P〈0.05)。术后3、12个月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达80.8%、84.6%。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脱位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外固定支架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10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闭合复位,Orthofix转子间外固定支架(OPF)固定。并将用该法治疗的患者与同期在我院采用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或Gamma钉内固定的42例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指标上进行比较。结果33例中31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3周。根据Sanders髋功能评定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7.1%。结论OPF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老年人股骨转手间骨折值得推荐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山东医药杂志经验交流
66例难以处理阑尾炎的治疗体会10-10

摘要:1985年5月-2007年5月,我们在术中遇到66例难以处理的阑尾炎,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25例,年龄1-82岁、平均38岁。继发化脓腹膜炎63例(95.5%)。其中腹膜外阑尾炎6例,左侧阑尾炎4例,盲肠壁内阑尾炎6例,根部粗大阑尾炎21例,自截型阑尾炎23例。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新型可调套式栓钉对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11-13

摘要:目的比较新型可调套式栓钉与拉力螺钉治疗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用成人胫骨标本6对,建立Se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模型并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新型可调套式栓钉进行固定,对照组使用普通拉力螺钉固定。分别检测两组模型在不同程度的垂直压力下(400、600、800N)平台塑性沉降。结果两组模型在各不同程度压力作用下所测得的塑性沉降平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实验组在各不同程度压力作用下的下陷距离与该组各标本骨密度值无相关关系,而B组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新型可调套式栓钉是治疗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能提供更好的帮助。

山东医药杂志告读者
网上投稿信箱13-13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异体植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髋臼骨质缺损治疗上的应用14-16

摘要:目的探讨异体骨植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髋臼骨质缺损治疗上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对15例(16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髋臼侧骨质缺损的患者在二期翻修时采用异体植骨,其中有7例使用生物固定髋臼假体结合使用异体颗粒骨植骨,另外9例患者髋臼侧使用骨水泥固定髋臼假体结合打压植骨。术后定期随访,应用X线片及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都获得随访,随访13~60个月,X线片上无明显异体骨溶解征象;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5.2分,提高到89.7分;患者满意率为93.8%;无感染复发患者。结论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髋臼侧骨质缺损时使用异体植骨是有效可行的。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再手术治疗17-19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32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合并明显腰椎不稳的患者再次翻修手术采用扩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Oswestry腰背、下肢功能障碍评分标准问卷调查及影像学随访观察。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在手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患者总体满意率为83.3%。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经扩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后效果较为满意。

山东医药杂志经验交流
内镜下假幽门的识别及临床意义19-19

摘要:2000~2006年,我院通过常规胃镜检查时发现假幽门64例,并采集其详细的图像资料,避免胃镜检查时造成误诊。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00~2006年在24983例内镜检查中有准确记载的假幽门64例(0.26%),男52例、女12例,年龄15—72岁、平均48岁,以30-59岁居多。识别标准:患者常规内镜检查,在胃窦发现类假幽门样征象者即为假幽门。此征象必须持续存在,不因注气和胃蠕动而消失;还必须证实有幽门存在而且在胃内不能直接观察到。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他克莫司影响肾移植受者血尿酸浓度与GNB3基因型的关系20-21

摘要: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移植受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G蛋白B3亚单位(GNB3)基因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比较FK506对肝移植与肾移植后血尿酸水平影响是否一致,评价FK506治疗浓度差异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分析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FK506治疗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肝移植受者高尿酸血症比例明显低于肾移植受者(P〈0.05)。高浓度与低浓度FK506组间高尿酸血症比例与平均血尿酸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肾移植GNB3基因T多态性组尿酸超标例数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FK5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会导致较高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GNB3 T基因型与服用FK506的肾移植受者发生高尿酸血症有关。

多层螺旋CT对活体肾移植供肾术前的综合评价22-24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综合评价活体肾移植术前供肾状态的价值。方法活体肾移植供者23例,均施行开放式供肾摘取手术,术前全部供者均进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应用MPR、MIP、VR和C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供肾血管、肾实质及收集系统情况,并将术前MSCT影像与术中所见对照,评价MSCT的准确性。结果23例供者均获得了满意的MSCT影像,清晰显示了肾实质、肾血管及收集系统情况。MSCT所示与手术所见完全吻合。结论MSCT可以准确而全面地评价活体供肾的形态与功能,可作为活体肾移植前评价供肾的常规检查方法。

山东医药杂志护理园地
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24-24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外科手术和创伤是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诱因,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怒张是DVT的三大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可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2006年6—12月,我们对43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肾移植术后“爬行肌酐”患者使用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疗效观察25-27

摘要: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替换环孢素A(CsA)逆转肾移植术后“爬行肌酐”的可行性。方法2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均采用以CsA为主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出现“爬行肌酐”后用FK506替换CsA。观察替换前后的移植肾功能变化,同时监测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分值(AHS值)、血糖和血脂的变化,随访12个月。结果“爬行肌酐”患者采用FK506替换CsA后,移植肾功能较替换前明显好转,血肌酐下降明显(P〈0.05);同时降低了血脂水平,并减少降脂药物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结论肾移植术后“爬行肌酐”患者采用FK506替换CsA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或者稳定移植肾的功能。

山东医药杂志护理园地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27-27

摘要:本研究采取综合康复干预和运动再学习,旨在强调早期介入,通过早期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干预,以影响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进程,减低残障,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而重返社会。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因学分析与防治28-29

摘要: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病因学与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35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DGF患者的临床资料。DGF的主要原因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20例,急性排斥反应(AR)8例,免疫抑制剂毒性肾损害4例,输尿管梗阻2例,尿漏1例。血液透析治疗24例,外科手术3例。结果34例DGF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AR所致DGF最终切除移植肾,恢复规律血液透析。结论ATN和AR是引起肾移植术后DGF的主要因素;术前严格配型、合理筛选受者及保证供肾质量等是防治肾移植术后DGF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