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业科技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51-1217/S 国内刊号
  • 1003-5508 国际刊号
  • 0.4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四川林业科技是四川省林学会;四川省林科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林业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四川林业科技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综述、试验研究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研究报告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繁育技术研究1-6

摘要: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优良无性系3_3的基部萌奈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截干的最佳时间是在3月中旬,截干高度为30cm,平均萌芽数达到47.2条;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案是70%酒精浸泡15s,后无菌水洗涤2次,再用0.1%升汞浸泡消毒6min,无菌水洗涤6次;初代诱导最适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增殖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4-BA(0.5mg·L^-1~0.7mg·L^-1)+IBA(0mg·L^-1-0.2mg·L^-1);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1/4MS+0.5mg·L^-1-1.Omg·L^-1IBA+0.1mg·L^-1NAA;杉木组培苗移栽的最适基质是泥炭土:黄心土:蛭石=4:2:1的混合土。

四川盆周西缘山地3种典型人工林土壤渗透性研究7-11

摘要:为了解四川盆周西缘山地3种典型人工林(楠木、水杉、柳杉)下土壤渗透性特征,利用环刀入渗法对其土壤渗透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种典型人工林各土层均是初渗率〉平均渗透率〉稳渗率,除0~20 cm层外,其余土层初渗率、稳渗速率、平均速率和总渗透量均是柳杉林最小;3种人工林不同土层的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且水分入渗速率的变幅均是0~20 cm土层大于20 cm~40 cm和40 cm~60 cm;采用Kostiakov模型对不同林分土壤入渗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入渗率与入渗时间存在较好的幂函数关系,F检验显示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表明该模型适合描述各林分土壤入渗过程;通过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渗透系数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与土壤渗透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土壤物理性质指标与土壤渗透系数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各因子间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综述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方法概述12-20

摘要: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是新世纪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本文借鉴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相关规划的经验,概述了城市森林布局规划方法、建设规模的确定方法,并分析了城市森林的发展趋势。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香果树播种育苗技术研究21-25

摘要: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赤霉素(GA)、吲哚丁酸(IAA)、双吉尔(GGR)和温水浸种等4种处理方式开展香果树场圃播种育苗试验。研究表明,经赤霉素(GA)浸种处理后,香果树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可达33.80%和27.53%,出苗时间可提早25 d,成苗率和苗木生长效果最好;双吉尔(GGR)浸种处理的场圃发芽率和发芽势亦十分良好,分别达到31.00%和23.27%,但整体略次于赤霉素(GA)浸种效果;吲哚丁酸(IAA)浸种处理对提高香果树种子发芽率、出苗时间和幼苗生长具有较好促进作用;温水浸种也能一定程度促进香果树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

陈山红心杉优树自由授粉子代苗木生长特性研究26-29

摘要:在四川省洪雅林场对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的32个自由授粉优树子代进行苗期生长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陈山红心杉的平均苗高为14.08 cm,平均变异系数为17.58%;平均地径为3.10 mm,平均变异系数为16.65%,家系间苗高和地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866和0.889,表明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评价,选出了3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苗高为16.31 cm,平均遗传增益为13.72%;平均地径为3.49 mm,平均遗传增益为11.18%,经选择的优良家系可进一步测定和评价。

安徽滁州地区15个杨树无性系造林试验30-32

摘要:将15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的滁州市沙河镇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9a的跟踪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89最具生长优势,9 a生胸径为31.98 cm,树高为22.33 m,单株材积为0.58578 m3,分别比对照A2(中涡1号)高出28.5%,11.7%和77.7%。本试验为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杨树人工林造林提供了无性系选择依据。

香果树种子贮藏试验33-35

摘要:本文通过香果树种子沙藏、5℃低温贮藏、-5°冷冻贮藏、对照(CK)贮藏试验,结果显示在5℃低温环境中贮藏,种子发芽率最高,达66.8%;不同贮藏方式对香果树种子发芽势和种子发芽时间有明显影响。种子贮藏时间试验表明贮藏时间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影响较大,在5℃低温贮藏下种子可长期贮藏并且能够保持较高发芽能力。

四川地区危害园林绿化的5种白蚁种内和种间争斗性关系研究36-40

摘要:为了解四川地区危害园林绿化的5种白蚁种内和种间争斗性关系。本试验收集了5种38个巢群的白蚁,并将每个巢群的部分白蚁染色饲养,再将染色白蚁与异巢来染色白蚁放入同一个培养皿中观察白蚁间的争斗性。结果表明: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h)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这3种白蚁的种内和种间均不具有争斗性;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种内不具有争斗性,但种间具有争斗性;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种内和种间均具有争斗性。可见,白蚁种内和种间的争斗性会因白蚁种类和巢群不同而不同。

APF-1型诱捕剂防治“松褐天牛”试验研究41-44

摘要:APF-1型诱捕剂是目前国内用于诱杀松褐天牛成虫的主要诱剂之一。通过连续3年分别在石棉县松褐天牛发生林区、松枯木清理林区和发生过森林火灾林区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虫口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初期为4月中旬、未期为11月上旬,当年成虫第1次羽化高峰期是5月中旬。

油樟叶渣制备活性炭工艺研究45-47

摘要:以油樟叶渣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升温速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1∶3、活化温度420℃、升温速度60℃·min^-1、活化时间60 min条件下,制得的油樟叶渣基活性炭得率为36.5%,比表面积为1 107 m^2·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60 mg·g^-1,碘吸附值935 mg·g^-1。

生物灭鼠剂世双鼠靶防治高原鼠兔实验初报48-50

摘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近些年来发生在若尔盖县境内的较为严重的一种鼠害,主要以啃食优良牧草,破坏草地生态系统,造成水土流失,致使草原载畜量下降,草原沙化严重后果,同时也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为此若尔盖县运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鼠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世双鼠靶对防治高原鼠兔效果明显,有效洞口减退率93%,未发现非靶动物和天敌动物中毒死亡现象,药剂适口性试验1d达到90%。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调查研究
二郞山濒危植物光叶蕨群落学调查及生态位分析51-54

摘要:基于对二郎山特有濒危植物光叶蕨自然居群3个自然样地的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了光叶蕨所处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光叶蕨生态位宽度在群落共有种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在群落中,光叶蕨为斑块状间断分布,处于伴生从属地位;由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析可知,共有种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物种间关系复杂,对资源的利用趋于共享。对其濒危原因的分析表明,生境条件恶劣和自身竞争力低是导致光叶蕨濒危的重要因素。

基于PAE编码的岷山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行为谱55-60

摘要:2015年3月至11月,在位于岷山山系的唐家河部级自然保护区毛香坝区域,以“姿势—动作—环境”(Posture-act-environment,PAE)为轴心,以行为生态功能为依据的PEA编码系统,对藏酋猴的行为进行分类和系统编码构建PEA行为谱。分辨并记录了藏酋猴的15种姿势,91种动作以及116种行为,描绘了各种行为的相对发生频次与成年雄性、成年雌性、未成年个体、婴幼猴等不同性别/年龄的关系。

洪雅林场赤腹松鼠危害与防治61-64

摘要:本文通过洪雅县林场目禅寺工区2011年-2013年度对赤腹松鼠危害的样地样线进行了一次季度调查,测算出经济损失量化指标,得出全场经济损失巨大,达到每年3300余万元。对赤腹松鼠繁殖力强、旱晚活跃、食性杂等生理生活特性的了解,得知春、冬季节危害严重。根据洪雅县林场现行工作经验,提出了以森林经营和经济手段捕杀等综合防治措施。

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资源调查研究65-68

摘要: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杜鹃花资源。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采集标本、拍照,对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杜鹃花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有杜鹃花40种,每个种群资源量较为丰富,杜鹃花群落景观较为壮观。

霜冻对广元市黄葛树危害的调查分析69-71

摘要:通过对广元城市园林绿化中黄葛树的受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为科学合理地预防和降低霜冻损失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分析了1998年~2014年间广元城市及近郊园林绿化的黄葛树受冻害的情况,并对受害程度与栽培区分布和极端低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1998年黄葛树作为广元市园林绿化植物栽培后,其总体趋势为适应性逐年增强,受冻害的比例逐年降低。不同栽培片区的黄葛树受冻害的严重程度依次为:万源和下西片区〉东坝片区〉南河和上西片区〉老城片区。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专题研究
川西北高寒沙地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72-76

摘要:高寒草地沙化严重影响了植被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植被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川西北高寒沙区典型沙化县若尔盖、红原、阿坝、色达、稻城、理塘等6个县的典型沙化区域为研究地,对不同沙化程度的植被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化进程中,物种种类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植物群落优势种不断发生演替,禾本科、莎草科种类数量逐渐减少,被菊科、蔷薇科植物等替代;物种多样性呈显著先上升后降低趋势,露沙地和流动沙地物种多样性较低,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较高;βT与CN呈基本相反的变化趋势,物种组成随沙化程度的加剧差异更加明显。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受沙化程度影响最大,但最终分布是环境及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摄影、GIS、GPS等技术对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法——以杜鹃花属植物为例77-80

摘要:对植物种类的调查是林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基础工作,而调查的目的是识别植物种类,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方法通过摄影结合GIS、GPS定位等技术完成调查,具有调查、资料保存、数据交换查询等较为方便的特点。调查包含两个方面的野外工作:一是完成照片组的拍摄,照片组内容包括植株各主要部分的特征信息;二是完成包括相关的调查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等的记录。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按规程完成相应的资料整理和建档,用于植物种类的鉴定识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