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业科技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51-1217/S 国内刊号
  • 1003-5508 国际刊号
  • 0.4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四川林业科技是四川省林学会;四川省林科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林业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四川林业科技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综述、试验研究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研究报告
岷江上游干旱半干旱河谷区生境分类研究——以杂谷脑河为例1-7

摘要: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因子对该区域河谷地带、阴坡和阳坡的生境分别进行了分类,为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也为人工造林中树种选择及造林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类似困难立地条件地区的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中山地段几种林分的乔木特征及碳储存8-13

摘要:为了解川西北中山地段不同森林的林分结构和碳储存与分配特征,本研究以位于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中山地段的日本落叶松林、黄柏林、华山松林、野核桃林和混交林为对象,对其林分结构、乔木碳储存及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森林的物种组成和林分结构存在极大差异。林分的碳储量介于96.88±2.20MgC hm^-2和282.61±7.94MgC hm^-2之间,林木中的碳主要储存在地上部分;林分及各部分的碳储量具有极大的差异。仅就碳储量现状而言,野核桃林最优,混交林次之。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专题研究
四川洪雅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14-18

摘要:四川洪雅林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洪雅县境内,植被丰富多样,气候特征垂直分布明显,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是研究地带性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理想区域。因此,本研究利用洪雅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在实测植物含碳率和建立生物量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洪雅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近10a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达州市通川区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探讨19-23

摘要:本文对达州市通川区的林业产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通川区的现代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通川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并结合国家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治理对镇乡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作出了建议评述。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加强科技项目的试验示范,促进镇乡林业保护修复和利用和谐发展,建立国家治理新战略,实践新部署,重新整理思路,重新务实创新是很重要的。

四川香椿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24-27

摘要: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香椿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变化规律。对四川省香椿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3a-24a生香椿乔木层生物量的变异范围为1.38t·hm^-2-130.89t·hm^-2,碳储量的变异范围为0.68t.hm^-2-64.62t·hm^-2,1a-20a生香椿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变化波动较大,20a之后呈快速增长趋势,香椿生物量和碳储量均在香椿成熟期达到最大;模拟构建了香椿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生物量模型(X表示年齿争):H=-0.26X^2+1.4338X+0.80936,D=0.01057X^2+1.5977X-0.06318,W=0.00315X^2-0.03525X+0.09871,其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3、0.9788、0.9971。香椿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变化过程划分了3个阶段,1a-10a为香椿幼龄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缓慢上升期,11a-20a为香椿中龄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中速上升期,21a-30a为为香椿成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快速上升期;本文还为香椿人工林碳汇功能提出了合理的林分密度,香椿幼龄期按照初植密度1666株·hm^-2种植,香椿速生期抚育间伐密度保存在405株·hm^-2,香椿成熟期抚育间伐密度保存在240株·hm^-2为宜。该研究为香椿人工林群落碳汇功能与林分经营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城市森林与森林城市的概念与建设实践28-33

摘要: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森林保障和推动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建设森林城市,是新世纪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述了城市森林和森林城市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简要概述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城市森林与森林城市建设的相关实践。总结了城市森林的主要功能。

四川光雾山彩叶景观格局研究34-38

摘要:基于实际调查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将川东北秦巴山地光雾山彩叶景观划分为13类,利用ArcGIS技术和Fragstats3.3(栅格版)分析软件,对其彩叶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彩叶景观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丰富度和聚集度。面积最大的桦木彩叶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低,而面积较少的厚朴等显示出较高的破碎度;其余类型各指数差异均不明显,破碎化程度处于中间水平。该结果为光雾山彩叶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川西南山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39-42

摘要:生态足迹法是用于评价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川西南山地区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除外)、雅安市(石棉县和汉源县)为例,计算了2000年-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00年的0.907hm^2-人^-1增长到2012年的1.9247hm^2·人^-1;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由2000年的2.1236hm^2·人^-1下降到2012年的1.6593hm^2/人^-1;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呈显著上升,生态足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转变优化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和调整产业结构。

浅析四川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43-46

摘要:人均GDP的上升,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生态环境恶化、雾霾污染日益严重、亚健康状况持续,则是大众走进森林,进行康养的直接动因。本文从四川资源优势、社会需求、宏观政策、先发优势等方面,就四川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有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光雾山彩叶林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47-51

摘要:以光雾山彩叶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彩叶林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12×10^8元,彩叶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0.97×10^8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大小关系为:固碳释氧〉森林游憩〉涵养水源〉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林副产品〉净化大气。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游憩价值低于同类型或同区域森林生态系统。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调查研究
四川神仙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52-56

摘要:2008年6月、10月,2009年4月、5月和2014年5月、6月,对四川神仙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6目20科56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5种,古北界种类有28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分布有部级保护动物2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林麝、高山麝、白唇鹿、雪豹、豹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9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25种,有5个兽类物种值得关注,它们是林麝、高山麝、大绒鼠、青海松田鼠和山东小麝鼬。

四川火龙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57-60

摘要:通过对火龙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沟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2科,302属,649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16种,被子植物79科,296属,633种;地理成分复杂;优势科属明显;起源古老,特有现象丰富。

雅安市雨城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研究61-64

摘要:本文利用四川省雨城区1995年和2015年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分析了雨城区近20年森林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面积从1995年的5.46万hm^2增加到2015年的7.69万hm^2,增加了2.23万hm^2;森林覆盖率从43.50%增加到62.46%,增加了19.46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从1995年的218.7万m^3增加到2015年的525.06万m^3,增加了306.3万m^3;林地生产力从36.97m^3·hm^-2。增加到67.99m^3·hm^-2,增加了31.02m^3·hm^-2。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增加。

川西北壤塘县沙化土地植被调查报告65-68

摘要:2015年8月调查了川西北壤塘县典型草地沙化土地上的植物种类及生物量。调查结果发现,对照草地物种有10科24种,沙化耕地有12科23种,露沙地有草本12科15种、灌木4科5种,固定沙地有14科19种;随沙化程度的加重,物种数量减少、科数量增多,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先变大,再减少;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对照地〉沙化耕地〉固定沙地〉露沙地(草本)〉露沙地(灌木),Pielou均匀度指数为露沙地(草本)〉对照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灌木)〉沙化耕地。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及案例分析69-73

摘要:本文在介绍了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拟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并以四川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生态环境状态监测和影响湿地状态因子监测,保护该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以期为该公园的湿地生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湿地公园的生态监测提供参考。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柳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74-78

摘要:以柳桉(Eucalyptus saligna)成年优株萌条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截干的方式,可获得最佳的促萌效果,萌芽率100%,平均萌芽数38。3月下旬为柳按组培的最佳外植体获取时间。半木质化枝条为最佳外植体选择。MS+6-BA0.5mg·L^-1+NAA0.05mg·L^-1为柳桉初代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萌芽率66.67%。改良Ms+6-BA1.0mg·L^-1+IBA0.02mg·L^-1+NAA0.05mg·L^-1为柳桉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增殖系数5.44。改良Ms+6-BA0.01mg·L^-1+IBA0.5mg·L^-1+NAA0.2mg·L^-1为柳桉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95%以上,平均根数9条以上。

两种处理方式对测量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的影响79-83

摘要:摘要:为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量结果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湿法消解和高压密封消解两种处理方法消解四川盆地标准土壤(GSS-14),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标准土壤消解液中镉(Cd)、铅(Pb)、铜(Cu)和铬(Cr)含量。结果表明:(1)采用两种消解方法均能将土壤样品中的Cd、Pb、Cu和Cr重金属元素消解出来,样品检出线均低于0.05μg·1^-1;(2)高压密封消解法消解效果优于湿法消解,从试验结果看出,高压密封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对湿法消解较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3)高压密封消解法可有效控制样品的损失及污染,且前处理操作过程较湿法消解简单、省时、省力,称样量和酸用量较少,环境污染小,能够满足土壤检测分析的要求,因此该法可以作为一种可行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秃杉育苗微量元素优化试验研究84-87

摘要: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本文探讨了圃地育苗中喷施锌(Zn)、锰(Mn)和硼(B)等3种微量元素对秃杉苗木生长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追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3种微量元素对2a生秃杉苗高、地径、分枝和侧根生长影响的最佳处理是A1B2C2,即不施硫酸锌,喷施0.03%的硫酸锰和0.03%的硼酸的苗木生长最好,2a生苗高达32.5cm,地径达3.91mm,分枝数为12.9枝,侧根数为7.3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