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业科技杂志社
分享到: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综述、试验研究等。
  • 主管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学会;四川省林科院
  • 国际刊号:1003-5508
  • 国内刊号:51-1217/S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33512-33
  • 创刊时间:197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45
  • 综合影响因子:0.33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研究报告

四川麻疯树花序结构和雌雄花动态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四川麻疯树雌雄花序结构和雌雄花动态,初步描述了麻疯树的花序结构和生殖物候,分析了雌雄花数目和比例的影响因素。麻疯树为单性花同株,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雌花一般着生于有限花序的顶端,雄花由无限花序的顶端产生。由于资源限制,麻疯树花蕾期雌花和雄花并不能全部发育至开放阶段,中途出现萎蔫、脱落。生殖物候存在很大的样地间差异,也存在样地内麻疯树着生微环境异质性的差异。麻疯树雌花比例和数目存在较大的样地间差异,可能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开花时间也会影响到雌花比例和数目,头茬花高于二茬花,早花高于晚花。结果枝的大小会影响到雌花数目和比例,结果枝越大,雌花数目和比例越大。综合分析,麻疯树单枝雌花.数目、雌雄花比例可能受单枝头年的将来投资和样地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1-8

川西雅砻江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摘要:雅砻江上游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西北地带,在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中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中的横断山脉植物地区。该流域种子植物有81科,共有8个分布型6个变型,世界分布有35科,占雅砻江上游地区总科数的43.2%;热带分布有23科,占该流域总科数的28.4%,其中以泛热带分布科为主,有14科(含有3科分属两变型),占该流域热带总科数的60.9%;温带分布共有23科,占该流域总科数的28.4%,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有20科(含有13科分属两变型),占该流域温带总科数的87.0%。种子植物属可划分出15个类型,18个变型,分别占中国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分布区变型的100%和58.1%,体现出了该流域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温带分布有298属,占该流域总属数71,1%,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有141属;排第二位的是东亚分布,共有52属,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占了33属;排第三位的是旧世界温带分布,有50属;中国特有属有15个,占该流域总属数的3.6%。统计结果显示:热带成分的科和温带成分的科相当;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绝对优势,并与热带区系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其东亚成分以中国-喜马拉雅区系为主,具有显著的特有性。
9-17

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区典型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碳储量特征

摘要: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了该区青冈人工林(QF)、人工混交林(BF)、粗枝云杉人工林(SF)、沙棘灌木林(HP)和刺槐人工林(RP)五种典型森林群落细根的生物量及其碳储量特征。不同森林群落细根生物量和碳储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并与土壤发育程度和树种有关;细根主要分布土壤表层0~20cm范围内,平均占细根总量的87%,大于20cm细根也有分布,仅占细根总量的13%;QF、BF、SF、HP和RP细根的生物量分别为3820ks·hm^-2、2036kg·hm^-2、1855kg·hm^-2、1816kg·hm^-2和1144ks·hm^-2,碳储量分别为1.91MgC·hm^-2、1.02MgC·hm^-2、0.93MgC·hm^-2、0.91MgC·hm^-2和0.57MgC·hm^-2。
18-22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综述

川滇高山栎研究综述

摘要: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自被定名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很多研究。本文通过收集和参阅相关文献,从分类、生物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自开展研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由于不同的分类学家所采用的依据不同,导致栎属乃至壳斗科的分类系统目前在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议,分布在我国的高山栎组植物同分布在地中海冬雨区的冬青栎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也是目前分类学界讨论的热点。目前对川滇高山栎生长特点与生物量研究较多,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刚刚开始,种群群落生态学研究较为零碎,并且多停留于定性描述。重点针对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对其开展进一步的系统的定量化研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23-29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团聚丽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摘要:研究了团聚丽瓢虫Adalia conglomerate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铁杉球蚜的捕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团聚丽瓢虫1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团聚丽瓢虫卵期、1、2、3、4龄、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平均分别是10d~15d,5d~11d,7d~11d,7d~11d,8d~16d,20d~30d,15d~18d。团聚丽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可捕食所有龄期的铁杉球蚜,尤其喜欢捕食卵。捕食能力随着自身龄期增大而增大,成虫日最大捕食量最大,为344.8头。团聚丽瓢虫成虫和幼虫对铁杉球蚜卵的捕食效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成虫对铁杉球蚜的寻找效应用Hassel&Varley模型进行模拟,模型为E=0.4517P^0.5568,r^2=0.9859,表明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个体间的干扰越强,表现出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减小。
30-34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幼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摘要: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不同树种生产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Ⅰ、岷江柏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榆树(Ulmus pumila)和辐射松(Pinus radiata)的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40、3707g、82.2402g、37.7339g、34.2295g、26.6739g,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769.186ks·hm^-2、272.215ks·hm^-2、72.297ks·hm^-2、68.87ks·hm^-2和56.016ks·hm^-2。(2)岷江柏Ⅰ、岷江柏Ⅱ、榆树、刺槐和辐射松的根桩、粗根、中根和小根(φ〉2mm)的根系生物量总和占单株根系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2.87%、58.99%、76.8%、83.0%和35.79%,不同树种细根生物量(曲〈2mm)占根系生物量的百分比大小顺序为辐射松(64.2%)〉岷江柏Ⅱ(41.0%)〉榆树(23.2%)〉岷江柏Ⅰ(17.1%)〉刺槐(17.0%)。(3)林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关系密切,回归分析表明林分根系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符合线性关系。(4)不同林分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力大小顺序为岷江柏Ⅰ〉岷江柏Ⅱ〉刺槐〉榆树〉辐射松,岷江柏Ⅰ生产力最高,林分年平均净生产力达128.20kg/hm~·a~,辐射松生产力水平最低,林分年平均净生产力只有14.ookg·hm~-a~,仅为岷江柏I的10.9%。
35-39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调查研究

四川粉葛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为豆科葛藤属、多年生藤蔓植物,属四川乡土植物,在盆周山地有较大规模自然分布,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脊薄的特点,适应林下种植。其块根产量高,富含淀粉,既是一种新的非粮食燃料乙醇加工材料,又作为保健食品食用,是粮食的有益补充。鉴于粉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专门科研团队,从2007年开始围绕粉葛国内外发展动态,粉葛保健食品和燃料乙醇的开发、人工栽培和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系列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收集的情况报告如下。
40-45

四川七叶树资源调查研究

摘要:对四川省七叶树资源分布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境内有天师栗和云南七叶树两个种的天然分布;天师栗主要分布于盆缘山地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云南七叶树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南边缘山地。着重论述了两个种的生物学特征及特性、在四川的分布、适生生境、生长状况、群落特征及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了加强七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加大七叶树开发利用力度的建议。
46-49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专题研究

四川省碳汇试验示范项目初步成效浅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气候变暖带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生活造成诸多困难,一些物种面临灭绝,人类的生存区域缩小,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动荡不安。这些问题和后果正受到广泛的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再次证明了世界的眼光正集聚到生存环境的改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为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搭建了平台,为此,如何通过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使森林真正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50-52

宜宾市石漠化土地治理模式初探——以宜宾市内筠连、兴文、珙县等石漠化县为例

摘要:通过对宜宾市境内石漠化土地基本情况的调查及其治理模式试验研究,提出以下几种治理措施:人工植苗促进成林增加植被覆盖型;天然下种自然恢复型;人工点撒播恢复植被型;天然禁牧封山育林型;林下种植低矮地被植物型;坡改梯拦土恢复农耕地或林地型;小流域治理修建水利工程型和生态移民型,希望对各地石漠化治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53-57

德昌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德昌松毛虫在云南松林区的繁殖量、取食量、林木危害高生长的损失量,提出防治指标。
58-60

川中丘陵区香椿与其它造林树种生长和冠幅等指标比较

摘要:对川中丘陵区安岳县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香椿、桤木、桉树、千丈、榆树、水杉的生长量及冠幅、枝下高、树冠投影等指标进行了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香椿具有生长快、枝下高较高、树冠小的特点,是农田林网建设的理想树种。
61-62

犍为县桫椤资源调查初报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实地踏勘对四川犍为县的桫椤资源地理分布和数量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对策与措施,目的是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犍为县桫椤资源提供依据。
63-65

甘孜州药用木本植物调查

摘要:历时4a调查研究,得出甘孜州现有药用木本植物85科371种(种、亚种、变种和变型)(包括野生种和部分栽培种),分别占全州木本植物的84.2%和26,7%,并对药用木本植物的分布和药用部位进行了介绍。
66-67

川西南会理县直干蓝桉枝枯病防治研究

摘要:直干蓝桉是云贵高原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造林树种,由于病害严重,经济损失较大。本文旨在研究会理县直干蓝桉枯枝病的病原茵、分级标准、感染状况和防治方法,以解决林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68-70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专题讨论

论西南林业建设的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以川藏两省(区)林业建设为研究实例,在对其发展的成绩、经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林业建设中林业与社会经济,林业与农业、牧业、水利、交通各行业,林业保护、发展与提高等方面相和谐的原则,进而提出了西南林业建设和谐发展的任务和对策。
71-75

四川省汉源县林权流转综述

摘要:林权流转为森林资源进入市场转化为经济优势,找到了突破口和切入点,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光明的前景,为林业生产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对汉源县林权流转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对如何加快林权流转提出建议和对策。
76-77

城市防灾公园抗震减灾功能浅析

摘要: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是城市防震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防灾公园的概念,提出了防灾公园应具备的功能。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