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业科技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51-1217/S 国内刊号
  • 1003-5508 国际刊号
  • 0.4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四川林业科技是四川省林学会;四川省林科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林业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四川林业科技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综述、试验研究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研究报告
攀枝花山地高山栲种群种子雨动态研究1-8

摘要:本文研究了攀枝花山地两个高山栲低密度种群的种子雨模式和种子雨动态,并讨论了种子产量、种子存留和种子对幼苗建成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但种子下落的高峰期存在样地间差异;(2)该地区高山栲的种子产量很低,种子雨散落的密度不大(样地1和样地2的密度为2.3个·m-2和2.8个·m-2).(3)在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各组成的动态不同,霉烂种子和萌发种子为零,完好种子和虫蛀种子有轻微的波动,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为0.13个·m-2;和它们相反,地表的壳斗和败育种子存在积累效应.(4)动物捕食是地表种子损失的主要原因,样地1和样地2分别占91.3%和97.83%,地表种子的存留率仅为8.7%和2.17%.(5)研究样地的高山栲种群低的种子生产量、地表种子存留率和幼苗建成困难等三个环节都限制了高山栲种子途径的种群更新.

川滇高山栎种群统计特征的海拔梯度变化9-15

摘要:川滇高山栎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地区,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类型.种群统计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主要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本文采用标准地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林区五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种群的大小结构、高度结构和生物量结构等方面探讨川滇高山栎种群的海拔梯度变异性规律.结果表明(1)川滇高山栎种群径级分布表现为两类,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下地带的双峰型,径级峰值出现在2 cm~4 cm,约占70.33%;另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上地带的单峰型,径级峰值出现在1 cm~3 cm,约占76.35%.(2)川滇高山栎种群高度级分布表现为两类,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下地带,高度级峰值出现在2 m~3 m左右,约占65.38%;另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上地带,随高度级增大,高度级百分率呈递减趋势.(3)川滇高山栎种群总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呈递减趋势,其平均总生物量为26 408.7 kg·hm-2,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干>枝>叶>皮,其生物量占种群总生物量的百分率分别为29.85%、18.54%、18.54%和6.91%.海拔2 720 m~2 920 m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干:枝:叶:1皮的比例约为4:3:2:1;海拔3 020 m~3 120 m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干:枝:叶:皮的比例约为4:2:2:1.

四川盆地西缘湿性常绿阔叶林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16-23

摘要: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资料,对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四川盆地西缘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的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木本植物丰富,有111科440属1 559种,317亚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02科421属1 845种.该区具有占主导地位的大科,拥有大量属种,但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以热带性质的科占优势;该区440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9个分布区变型,区系成分复杂;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树木和特有木本植物繁多;热带成分稍多于温带成分,这与该区为常绿阔叶林地带以及该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吻合,也表明该区木本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过渡性.

干旱地带侧柏幼林地绿肥种植研究24-28

摘要:经过连续4a在干旱地带抗逆性树种侧柏幼林地上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cm含水量旱季增加3.6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7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4.1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种植沙打旺土壤0~40 cm含水量增加2.46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18 g·cm-3.(2)种植绿肥压青,土壤有机质增加0.37 g·kg-1~0.55 g·kg-1,土壤CaCO3含量下降0.66 g·kg-1~1.36 g·kg-1,有效氮增加4.5mg·kg-1~18.5 mg·kg-1,有效磷含量增加1.0 mg·kg-1~3.46 mg·kg-1,CEC比对照增加0.54 mg·kg-1~0.58mg·100g-1.(3)种植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绿肥压青对抗逆性树种侧柏树高、地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种植红豆草的侧柏幼树生长最好,高、径生长为对照的1.7倍和1.6倍.

绵阳官溪河流域防护林林木分化及异常木分布格局29-35

摘要:对绵阳官溪河流域常见的几种防护林类型林木分化及异常木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林木分化的结果以小径木占优势,尤以直径1 cm~6 cm的个体最多,占林分总个体数的60%以上.桤柏混交林、柏木纯林、松栎混交林、松柏混交林和松柏栎混交林的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表现出左偏态分布,直径大小的变异性较低;与之相比,栎黄荆次生灌丛和马尾松林不呈偏正态分布,直径大小的变异性较高.异常木直径主要分布在1cm~10 cm范围内,其中倾斜木和倒伏木超过了异常木总数的50%,枯立木和濒死木中,马尾松林和松柏栎混交林较其它防护林类型少.异常木的分布格局除松柏栎混交林呈随机分布外,其余的皆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不大.异常木聚集强度的大小与取样面积大小的关系表现为:Kuno.E.聚集度指标值(CA)随取样面积的增大,由小变大,而Lloyd.M.平均拥挤度值(m*)则由大变小.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专家论坛
全球高山林线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36-42

摘要: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高山林线,归根结底是一条低温界限.逾百年高山林线的观测与研究,旨在阐明高山林线成因以恢复气候高山林线.迄今出现的各种(可归为5类)高山林线成因假说,虽然每一种都可以解释一定地域的高山林线现象,但在全球尺度上,仍然缺乏一种可以普遍解释全球高山林线现象的假说和理论.另外,由于高山区域较少的人类干扰及短(海拔)距离内显著的环境因子梯度、结合高山林线特殊的结构、功能及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林线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本文综述了全球高山林线知识现状,并对将来高山林线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综述
高山植物繁育系统研究进展初探43-49

摘要:本文综述了高山生命带植物繁育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高山生命带是自然树线以上的高海拔植被区,物候影响繁育系统并导致早花和晚花的植物群体繁殖对策发生分化.由于传粉昆虫的缺乏,非生物传粉模式如自交得以进化;对于虫媒植物而言,熊蜂的高效传粉使其成为高山生命带主要的传粉昆虫;花寿命的延长弥补了昆虫访花频率低的不足.还讨论了高山生命带环境因子,如低温和雨水对植物特征的影响和植物本身的适应性.最后探讨高山植物繁育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工林地力衰退与维护研究50-55

摘要:本文从育林措施、气候、土壤、人工林群落结构、树种等方面概述了引起地力衰退的主要因素和应对策略.

社区林业与天然林保护社区的可持续发展56-60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天保社区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社区林业的特点,分析了天保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社区林业方法实施天保工程的几点建议,指出了社区林业是天保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山苍子油的深加工及产品利用61-65

摘要:山苍子是中国特色芳香油植物资源之一.山苍子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其主要成份柠檬醛的深加工产品.本文介绍了山苍子油主要成份柠檬醛的深加工产品的合成方法及产品的用途,主要是在香料行业和药物中间体方面的应用.

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恢复理论及应用研究66-70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高速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形式,及其生态恢复理论的发展历程、原则和主要技术应用.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专题论述
21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水土保持科技信息71-74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大量水土保持科技信息,综合分析了新世纪水土保持科技信息所反映的规律和水土保持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水土保持仍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为水土保持研究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基于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应用初探75-77

摘要:本文把移动通信中的GPRS网络应用于传统的工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数据传输率等优点.最后通过汽车衡计量GPRS工业控制系统的实现表明,该系统具有传统工控系统所不具有的特点.

遥感数据分类基础上的成都市城市景观多样性研究78-82

摘要:在卫星遥感影像分类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得到成都市城市景观现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各景观要素,特别是城市森林的面积、景观元素的特征值以及景观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四川洪雅县3种植被模式的土壤入渗性能研究83-86

摘要:土壤入渗性能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指标.以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实施的3种植被模式(模式Ⅱ苦竹+牛鞭草,模式Ⅲ撑绿杂交竹+牛鞭草,农耕地作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渗透筒法对其土壤入渗性能进行定位研究.据实测数据初步得出模式Ⅱ、模式Ⅲ及对照土壤入渗率与入渗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三种植被模式土壤入渗率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苦竹+牛鞭草(模式Ⅱ)对土壤入渗性能的改良作用较大,农耕地居中,撑绿杂交竹+牛鞭草(模式Ⅲ)的改良作用直到目前还不明显.

伞草等7种水生植物污水净化能力试验研究87-89

摘要:本文对伞草等7种水生植物对低浓度污水的净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利用水生植物净化能力强的特点,结合人工湿地实行再生水回用于园林景观水体的节水园林观点.

长宁苦竹种群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研究90-93

摘要:本文研究了长宁苦竹的种群结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1)人工经营和未经营的苦竹种群都为增长型种群,但人工经营苦竹种群落结构简单;(2)人工经营苦竹种群径级结构偏大;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大;(3)在种群水平,长宁苦竹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7.58 t/hm2,随径级增大而增大;(4)在构件水平,1 a生苦竹的地上生物量为1 074.20 g/株,2 a生的为2 041.86 g/株;(5)1 a生苦竹竿、枝和叶的含水率普遍高于2 a生.

四川林业科技杂志实用技术
天鹅绒竹的观赏价值及其应用前景94-95

摘要:本文对新近在中国福建南部发现的竹亚科单竹属一种新的观赏竹--天鹅绒竹的观赏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