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 51-1142/TU 国内刊号
  • 1008-1933 国际刊号
  • 0.4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是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建筑结构,建筑物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地基与基础,建筑抗震,建筑材料,建筑与节能,施工与管理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配玻纤格栅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1-4

摘要:为研究在水平灰缝中配玻纤格栅砌体的通缝抗剪性能并与未配置玻纤格栅砌体进行对比,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双剪试件,对配置不同规格玻纤格栅砌体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进行了通缝截面抗剪试验,对比分析了其破坏形态及抗剪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破坏现象相似,配玻纤格栅砌体抗剪强度低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小网格尺寸玻纤格栅砌体抗剪强度高于大网格尺寸玻纤格栅砌体。建议采用小网格尺寸玻纤格栅铺设在水平薄灰缝中用以替代钢筋,有利于砌体结构抗震、薄灰缝砌体的推广应用及建筑节能的发展。

加入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藏式毛石墙体抗压性能试验研究5-8

摘要:结合藏式毛石墙体分层破坏特点,提出应用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进行抗压性能改良。通过对加入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毛石墙体进行抗压试验,从破坏过程、石材破坏程度、裂缝宽度、极限承载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加入土工格栅后毛石墙体的抗压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加入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可显著提高毛石墙体极限承载力,且有效限制裂缝宽度;达到极限承载状态时,加入土工格栅毛石墙体未发生明显破坏,随着其中玄武岩纤维拉断,最终发生裂缝剧增的突然破坏;加入土工格栅对藏式毛石墙体分层破坏具有限制作用。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可为藏式民居的改造及抗震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fib 2010的徐变系数模型分析9-13

摘要:对徐变系数,分析和对比了fib混凝土结构模式规范的1990模型和2010模型。2010模型的数学形式有较大的改变,表示为基本徐变系数和干燥徐变系数的和形式,两个系数分别表示为若干因子的连乘形式,并分别对两个系数给出了相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时间影响因子。2010模型显著加强了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子的反比关系,修正了1990模型低估低强度混凝土徐变系数以及高估高强度混凝土徐变系数的情况。

腐蚀方式对Q345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14-18

摘要:为研究大气环境中干湿交替腐蚀现象对Q345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提出了3种"间浸"式腐蚀方式,并改变模拟酸溶液的pH值;然后对经不同腐蚀方式腐蚀损伤后的试件开展拉伸材性试验,研究了各种材料力学性能参数损失百分率随腐蚀方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酸性溶液中,腐蚀方式的"浸泡—晾置"交替次数越多,试件材性参数值退化越多;溶液酸性越弱,试件材性参数值随腐蚀方式变化的退化值差异越小,表明弱酸性溶液中腐蚀方式对钢材腐蚀损伤的影响较小。

界面变形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挠度影响的分析19-22

摘要:为深入研究界面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力学行为的影响,在以往Goodman弹性夹层假设基础上,引入界面柔度系数,考虑了界面变形引起的整体变形效应。在界面相对滑移本构方程基础上,通过组合梁力平衡方程得到了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形理论计算公式。算例结果表明,该计算公式能准确反映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为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计算方法。结果还表明,界面刚度对整体变形影响较大,忽略界面变形的效应,组合梁挠度可能被低估。

某对称超大跨度火车站屋盖风洞试验研究23-28

摘要:通过贵安火车站的风洞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依据风压系数、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等对该类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作用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任意风向角下屋盖顶面各区域基本承受负压,底面有较大正压区;来流方向靠近分离点的屋面前缘及屋盖顶面拐点处压力系数绝对值较大;各区域风振系数变化均匀,竖向位移风振系数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砖砌体受水长期浸泡及风干后轴压性能试验研究29-32

摘要:为了掌握砖砌体受洪水长期浸泡后及洪水退却(风干)后的受力性能,对混合砂浆、石灰砂浆、砖砌体受水浸泡及风干后的抗压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浸泡时间在1~50 d范围内,混合砂浆的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混合砂浆浸泡完风干4 d后,其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石灰砂浆在浸泡状态下抗压强度值基本为零,随着风干时间的增加,石灰砂浆的强度逐渐提高;砖砌体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浸泡完风干4 d后的抗压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基于探索性数据分析的桥梁模态识别数据处理方法33-37

摘要: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以传感器测得的结构响应识别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从而对损伤进行预警。然而,由于测试环境的限制,传感器老旧、损坏等情况时常发生,使得测试结果受到影响。结合探索性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EDA)方法,采用箱形图和QQ图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跟踪,对分析结果异常的数据对应的传感器进行了修复,并对比了修复前后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结果表明,经过本文所提方法处理后的测试结果能提供更为准确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提高桥梁健康监测的准确度和效率。

带砂浆包覆层CFRP筋高温后力学性能研究38-41

摘要:分别采用普通砂浆和纤维聚合物砂浆两种包覆层材料,对36根带砂浆包覆层CFRP筋试件进行了高温后力学性能的试验。待试件筋材表面温度达到400℃后持时1 h或2 h,取出筋材测试其高温后的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砂浆包覆层保持完好未爆裂的情况下,包覆层为CFRP筋提供了较好的隔氧环境,CFRP筋在长时间高温持时作用后具有较高的残余强度。

震损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外包钢加固试验研究42-47

摘要:选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震预损加载、外包钢加固后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震损程度下外包钢加固法对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效果。地震预损按照1/100位移角和1/50位移角分别模拟了中度地震损伤和重度地震损伤。试验结果表明:往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均为压弯破坏;通过外包钢加固修复,震损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加固效果随着预损程度的加大而降低,在预损位移较大的情况下,加固效果受到限制。

预应力FRP加固钢管的临界屈曲理论研究48-52

摘要:预应力FRP加固技术应用于内压管线的修复、加固项目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预应力FRP加固钢管的临界屈曲进行了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屈曲理论下钢管能承受的预应力极值。研究了钢管在预应力作用下其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的分布规律,获得了强度理论条件下的预应力极值P_(max1);基于壳体理论推导了预应力作用下钢管在径向方向的应变方程,得到了屈曲理论条件下的预应力极值P_(max2)。对比文献中的试验结果,通过本文分析得到的钢管径向应变的分布规律和文献给出的试验结果相一致。通过P_(max1)、P_(max2)获得了钢管在预应力作用下发生屈曲问题的临界条件,且P_(max1)、P_(max2)均随着径厚比的增加而递减,随材料屈服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基于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判断简支T梁桥支座损伤的方法研究53-58

摘要:桥梁支座损伤对于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有很大影响。提出利用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来判断简支T梁桥的支座损伤情况。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发现,损伤支座处的高斯曲率模态相关性系数与其他支座位置处的差异明显,可实现损伤定位;且支座损伤越严重,相关系数下降越多。

预应力钢绞线和CFRP布加固桥梁结构后对疲劳性能的影响59-64

摘要:以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梁作为原型,设计了6根试验梁作为相似模型,研究了预应力钢绞线和CFRP布加固试验梁后对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可减小梁体弯曲变形,CFRP布加固可限制梁体裂缝扩展。

基于MATLAB语言的TRC加固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力分析方法65-69

摘要:为计算TRC加固受火后混凝土板的承载力,根据平截面假定并考虑高温对钢筋和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影响,按照全截面条带划分法,给出了数值计算的步骤与方法,并利用MATLAB编程对加固受火板进行了全过程模拟。计算得到的钢筋、受压混凝土和TRC纤维的应变变化过程以及板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数值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计算TRC加固受火后混凝土板的承载力,为后续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指导。

锚固用结构胶粘剂的简化高温试验方法70-74

摘要:介绍了利用钢套筒内灌注锚固胶并植入螺纹螺杆,然后再通过在电热炉内对其进行高温下恒载升温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锚固用结构胶粘剂在高温下的抗拉承载力性能,得到了不同温度下锚固用结构胶粘剂的粘结抗剪强度。通过与相同条件下混凝土试件上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锚固用结构胶粘剂简化高温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根据试验得到的温度与胶粘剂的粘结抗剪强度关系,并结合已有火灾试验得到的胶粘型锚栓在混凝土内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进而分析了胶粘型锚栓在不同受火时间条件下的承载力。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花岗岩区二衬支护时机分析75-80

摘要:如何确定二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机一直是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研究二郎山隧道花岗岩区二衬支护时机,首先,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隧道变形的特征规律,总结归纳出两类变形时程曲线并分析了曲线形态差异的原因和产生条件;然后,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和数值拟合得到了Ⅲ级和Ⅳ级围岩净空变形的预测公式;最后,基于现场监控量测反分析法、收敛限制半解析法,以变形量、时间、空间参数的形式给出了Ⅲ级和Ⅳ级围岩下的二衬支护时机。结果表明:(1)实测变形时程曲线有两类;(2)Ⅲ级围岩二衬支护时机:周边收敛量为8.2~9.2 mm、拱顶下沉量为6.9~7.8 mm,开挖后的第11天,距离掌子面24~35 m;(3)Ⅳ级围岩二衬支护时机:周边收敛量为16.8~18.9 mm、拱顶下沉量为10.0~11.2 mm,开挖后的第16天,距离掌子面46~65 m。研究成果可对二郎山隧道后续花岗岩区施工和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水泥土收缩性能室内试验研究81-84

摘要:从水泥土收缩性方面研究了水泥土搅拌桩的止水抗渗性能,通过对水泥土室内收缩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水泥土收缩性能与养护龄期、水泥掺入比以及含水率的定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实际施工过程中,避免搅拌桩长时间露天暴露,控制水泥掺入比为20%~25%,能够使水泥土收缩性满足水泥搅拌桩抗渗性能要求。试验结果为水泥土搅拌桩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架桥跨既有下穿隧道桥墩基础分析85-87

摘要:以沿既有双向6车道下穿隧道中心线重合布置高架桥设计为例,通过交通流量分析和方案比较后,将高架桥墩基础置于既有下穿隧道中心底部以下土体上,并对其内应力及地基土附加应力进行了联合计算,计算结果满足现行规范要求,该解决方案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行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