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 51-1142/TU 国内刊号
  • 1008-1933 国际刊号
  • 0.4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是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建筑结构,建筑物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地基与基础,建筑抗震,建筑材料,建筑与节能,施工与管理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工程结构
方钢管约束再生塑料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退化研究1-3

摘要:为了研究方钢管约束再生塑料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性能退化规律,以再生塑料取代率和混凝土强度为变化参数,完成了7个试件的轴压试验,并分析其能量耗散、刚度退化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塑料的掺入的确可以改善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延性,但其极限承载力会有所降低;随着再生塑料取代率的增加,方钢管约束再生塑料混凝土短柱的耗能能力先减小后增大,但其刚度却不断下降,相关结论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具有焊接残余应力的K型插板节点受力性能研究4-10

摘要:基于K型插板节点试验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此类节点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考虑了焊接应力场和不同焊接路径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简化了节点复杂的受力状态。在此基础上,与现有此类节点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考察了不同几何参数和负偏心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焊接残余应力的K型插板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方法考虑了主管轴力、主管管壁剪力和弯矩以及焊接残余应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为我国输电塔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压实系数对内填砂卵石薄壁方钢管柱轴压性能影响研究11-15

摘要:利用压力试验机完成了不同压实系数下内填砂卵石薄壁方钢管柱轴压静力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压实系数下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极限承载力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内填不同压实系数的砂卵石薄壁方钢管柱破坏模式均为局部屈曲失稳破坏,且屈曲位置基本都靠近端部;内填砂卵石的压实系数在86%~92%时,试件承载力增长速率要明显大于压实系数在81%~86%的试件承载力增长速率,即薄壁钢管与砂卵石的相互作用效果较明显。

五种木材顺纹抗弯性能试验研究16-20

摘要:木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建筑材料,试验选用5种木材进行了顺纹径向、弦向以及斜向抗弯测试,使用自制的力传感器,实现数据自动记录。根据木材受弯破坏现象,总结得出木材破坏的3个阶段;分析了木材受弯力-位移曲线,得出木材弹性变形所占比例较大,塑性性能与木材的树种和受力方向有关;木材顺纹抗弯强度与气干密度存在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并拟合得到木材顺纹抗弯强度与气干密度关系表达式。

基于能量法的钢框架结构倒塌工况下抗力分析21-25

摘要:钢框架结构在竖向承重构件突然发生破坏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连续倒塌,结构主要通过两个抗倒机制防止连续倒塌的发生,分别为小变形状态下的梁机制工作阶段以及大变形状态下的悬链线机制工作阶段。本文对已有研究得到的钢框架抗力-位移曲线进行了适当简化,并运用能量法原理分析了抗倒各个阶段的受力特征以得到曲线各个阶段的表达式,随后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理论公式的可靠性进行了算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较为合理,并为之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基于STM模型钢筋混凝土开洞深梁的设计26-30

摘要:基于strut-and-tie模型理论,采用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I 318-11)对一开洞深梁进行了设计,并与采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分析。在应用美国规范时采用MIDAS软件分析得到深梁的应力云图,并以此作为设计strut-and-tie模型的依据。最后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内置钢板剪力墙承载特性数值分析31-35

摘要:相比传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而言,内置钢板可以使钢筋混凝土墙体轴压承载力得到大幅提高,而外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又解决了钢板的屈曲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内置钢板剪力墙的承载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从轴压比、高宽比和钢板厚度这3个主要参数出发,研究了不同参数下内置钢板剪力墙的承载特性,并采用麦夸特法和通用全局优化算法,对剪力墙的峰值承载力进行了经验公式拟合,得到综合反映轴压比、高宽比和钢板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以为该类组合剪力墙构件形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工程鉴定、加固与耐久性
基于导向波的无砟轨道砂浆层脱空损伤监测的研究探讨36-40

摘要:我国高速铁路进入大发展时期,需大量铺设无砟轨道。其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证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基本条件。无砟轨道结构中CA砂浆层的脱空损伤较为常见,威胁较大。运用PZT型智能钢筋构成的主动监测系统,利用导向应力波的折射、反射和散射的变化,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预埋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厚度进行了监测,得出主动监测系统的输出信号波形幅值随混凝土厚度的增加呈指数形式衰减,并由此提出监测系统对CA砂浆层脱空损伤的判断方法,通过对CA砂浆层脱空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监测方法的可行性。

氯盐盐雾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方法研究41-45

摘要:采用5种不同粉煤灰和矿粉掺量配比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盐雾环境下干湿循环试验,得到了氯离子扩散系数,并拟合出了氯离子扩散系数以腐蚀时间为自变量的计算方程。考虑混凝土开裂前后的钢筋锈蚀速率不同,得到结构的抗力变化,并基于可靠度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寿命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粉煤灰和矿粉掺配比例为1∶2到1∶1之间时,结构的使用年限相对较长。当单掺粉煤灰比例过大时,与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相比,其寿命提高效果已经不明显。

负载下钢结构端板连接节点焊接加固受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46-51

摘要:为研究负载下端板连接节点焊接加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其受力特性,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4个不同初始负载下端板连接节点焊接加固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目前常用的方法仅采用生死单元,并未考虑焊接过程的热影响。本文采用间接热结构耦合的分析方法,考虑了随温度变化钢材材性的变化和焊接热过程,并提出能够考虑负载下焊接加固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作对比,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及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端板连接节点的焊接加固受力特性受初始负载的影响较大。

单个锚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52-57

摘要:化学锚栓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改造加固中,锚栓的抗剪性能直接影响加固方案的安全可靠性。为了对单个锚栓的抗剪性能进行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本文制作了36根化学锚栓,考虑了基材强度、锚固深度、锚栓直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锚栓剪切荷载-位移曲线呈现2个转折点,可分为3个线性阶段;基材强度对锚栓性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2阶段;建议锚固深度取为8~10D;直径越大,其抗剪性能增强越显著;将试验结果、数值分析结果及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砌体老旧住宅外套混凝土预制剪力墙方法及其工程设计分析58-62

摘要:砌体结构住宅抗震性能较低,并且现存的大量老旧砌体住宅也基本不满足当前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外套剪力墙加固方法能在改善部分居住条件的情况下为砌体结构住宅提供有效的抗震加固,在北京市老旧住宅抗震节能综合改造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这种方法不仅力图做到减少扰民问题,还可以起到较好的抗震加固作用。本文通过对抗震加固实例的分析计算,说明了外套剪力墙加固的实际效果。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地基与基础
隧道开挖对上覆煤层采空区地层的扰动分析63-68

摘要:隧道近接上覆采空区地层施工易扩大上覆围岩松动范围,增大松动荷载,为探明隧道开挖对上覆采空区地层的扰动规律,采用离散元颗粒流软件从细观角度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上覆采空区地层应力变化特性,分析了采空区与隧道间距、采空区厚度及倾角对围岩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覆采空区地层隧道开挖后围岩颗粒接触力链断开区域分布在隧道上方,开挖后洞周位移越大,颗粒接触力链断开区域也越大;间距越小,开采煤层越厚,颗粒接触力链断开区域越大;煤层倾角影响了松动区域位置。

基于相对位移的偏压小净距隧道动力稳定性69-74

摘要:动力灾害作用下,地下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在建石家庄市曹家庄小净距隧道为依托,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动力模型,采用相对位移的方法研究了最大地震抗震设计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变形特性、力学响应以及围岩能量集聚。研究表明: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发生挤让、椭圆化的变形趋势;由于地形偏压作用,相邻两隧道表现出不同步变形现象;能量密度大于2 300 J/m^3区域主要集聚在中夹岩柱和深埋侧隧道的边墙。深埋侧隧道弯矩明显大于浅埋侧隧道,最大弯矩出现在深埋侧右墙脚,该部位安全系数稍小于规范要求,为关键控制部位。

高架高速铁路运行引起周围土体振动响应研究75-81

摘要:基于动力学理论,将高架高速铁路运行动力学系统分解为两个子系统——列车-桥梁子系统和基础-层状地基土子系统,应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首先计算列车-桥梁子系统动力学响应,获得桥墩反力;然后将其作用于基础-层状地基土子系统,对高架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周围土体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获得不同桥梁跨度和列车运行速度下周围土体的振动响应及其传播与衰减规律;分析了高架高速铁路引起的地面振动,指出高架高速铁路建设中需关注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建筑距离,必要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振动与抗震
超高层结构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相关性研究82-87

摘要:作为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地震动强度指标将地面运动的各项特性与结构地震响应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总结分析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本文探究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多种地震响应与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给出了不同周期段超高层建筑在抗震分析中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建议。

TMD抑制拉索振动的试验研究88-92

摘要:设计了一种简单可靠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模拟装置,并首次开展了TMD抑制拉索振动的参数试验研究。建立了拉索与单个TMD耦合振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并运用复模态方法讨论了拉索-TMD系统的耦合振动特性。理论研究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所设计TMD模拟装置的有效性,利用TMD抑制超长拉索振动是可行的。

应用SMA控制空间结构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93-97

摘要: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具有多种特性的新兴功能材料,本文针对地震作用下空间结构的主要受力和变形特点,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独特的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等,研发了形状记忆合金被动控制、主/被动混合控制系统,将其集成于空间结构模型中,并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空间结构模型施加不同幅值的地震波,混合方案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优化方案和随机方案,加速度和层间位移明显减小,提高了空间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