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神卫生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 统计源期刊

Sichuan Mental Health

  • 51-1457/R 国内刊号
  • 1007-3256 国际刊号
  • 0.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四川精神卫生是四川省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卫生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四川精神卫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学术交流、短篇 病例报告、学术讨论、综述、护理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科研方法专题
计数资料回归分析基础知识385-393

摘要:本文目的是介绍与"计数资料回归分析"有关的基础知识。首先,介绍资料类型,因为它是合理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基础;第二,介绍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因为这三个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是对计数资料建立回归模型的重要依据;第三,介绍计数资料五个明显的分布特点:(1)方差小于均值的低离散型计数资料;(2)方差近似等于均值的一般计数资料;(3)方差明显大于均值的过离散型计数资料;(4)离散型随机变量在"0"处取值的概率非常大(简称为零膨胀)且取"非0正整数"时服从泊松分布的计数资料;(5)离散型随机变量在"0"处取值的概率非常大(简称为零膨胀)且取"非0正整数"时服从负二项分布的计数资料。前述的基础知识,是下一步建立合适的计数资料回归模型的必要基础。

一般计数资料Poisson分布模型回归分析394-398

摘要:本文目的是介绍一般计数资料Poisson分布模型回归分析。首先,介绍一般计数资料及其Poisson分布模型构建原理,包括"一般计数资料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的形式"和"一般计数资料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的求解";其次,介绍"一般计数资料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的SAS实现",包括"创建SAS数据集""求出因变量Y的均值和方差""检验因变量是否存在过离散现象""对过离散进行校正"和"基于全部自变量对因变量Y构建多重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本文结果提示,在"过离散"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在GENMOD过程的"model语句"中增加选项"dist=poisson"和"scale=deviance",可以较好地校正"过离散"导致的不良后果。

过离散计数资料负二项分布模型回归分析399-404

摘要:本文目的是介绍过离散(即方差明显大于均值)计数资料负二项分布模型回归分析。首先,介绍了过离散计数资料及其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构建原理,包括"过离散计数资料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的形式"和"过离散计数资料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的求解";第二,介绍了"过离散计数资料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的SAS实现",包括:(1)"创建SAS数据集";(2)"求出因变量Y的均值和方差""检验因变量是否存在过离散现象"和"基于全部自变量对因变量Y构建多重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本文结果提示,在"过离散"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应使用"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取代"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否则,易得出不正确的结果和结论。

零膨胀Poisson分布模型回归分析405-410

摘要:本文目的是介绍零膨胀Poisson分布模型回归分析。首先,介绍零膨胀计数资料及其零膨胀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构建原理,包括"零膨胀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的形式"和"零膨胀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的求解";其次,介绍"零膨胀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的SAS实现",包括"创建SAS数据集""呈现因变量Y的频数分布""求出因变量Y的均值和方差"和"基于全部自变量对因变量Y构建多重零膨胀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本文结果提示,当计数资料为非严重过离散的零膨胀计数资料时,拟合"多重零膨胀Poisson分布回归模型",可获得满意的拟合效果。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论著·预防
童年创伤、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和调节作用411-415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童年创伤、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它们之间的作用,为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济南市和烟台市共3所高校抽取70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童年创伤问卷(CTQ)、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进行评定。结果相关分析显示,CES-D与ASLEC、CTQ评分均呈正相关(r=0. 271、0. 237,P均〈0. 01);RSCA评分与CES-D、ASLEC、CTQ评分均呈负相关(r=-0. 429、-0. 226、-0. 290,P均〈0. 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心理韧性在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 19%;调节效应检验显示,心理韧性在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R^2=0. 232,P 〈0. 01)。结论心理韧性在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乌鲁木齐市援疆干部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416-419

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援疆干部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7个区中随机抽取其中的天山区和新市区2个区的62名援疆干部和65名本地干部进行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援疆干部PQSI总评分≥7分者共28人(45. 1%),本地干部组PQSI总评分≥7分者共27人(41. 5%),援疆干部PSQI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和总评分均高于本地干部(t=2. 337~2. 421,P均〈0. 05)。援疆干部SCL-90总评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偏执因子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t=-8. 610~-2. 040,P 〈0. 05或0. 01),恐怖因子评分高于全国常模(t=2. 950,P 〈0. 01)。援疆干部SCL-90恐怖因子评分高于本地干部(t=2. 538,P 〈0. 05),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评分均低于本地干部(t=-2. 604、-3. 480,P 〈0. 05或0. 01)。结论乌鲁木齐市援疆干部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普通人群,但睡眠效率差、睡眠潜伏期长。

巴林特小组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420-423

摘要: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科护士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培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巴林特小组培训,培训时间均为8周。于培训前后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培训后,研究组MBI中情感枯竭和去人性化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 86±6. 63)分vs.(20. 45±7. 91)分,t=2. 668,P=0. 009;(4. 28±2. 64)分vs.(6. 37±3. 48)分,t=2. 871,P=0. 005;(29. 43±5. 58)分vs.(24. 82±6. 87)分,t=3. 125,P=0. 003];培训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 31±5. 56)分vs.(30. 46±5. 88)分,t=2. 336,P=0. 022;(26. 18±5. 27)分vs.(29. 76±5. 62)分,t=2. 788,P=0. 007]。结论运用巴林特小组可能有助于改善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五保老人能力分级及慢性疾病情况调查424-427

摘要:目的调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敬老院五保老人能力分级及慢性疾病状况,为解决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完善其慢性疾病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5月纳入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1家敬老院的、年龄≥60岁的所有五保老人共558名,采用民政部颁发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由专业医护人员通过现场调查收集其疾病、生活习惯及功能分级资料。结果东坡区五保老人年龄主要集中在60~79岁,共462例(82. 79%)。慢性病患病率为80. 47%,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高血压238例(42. 65%)、慢性支气管炎73例(13. 08%)、骨关节病变65例(11. 64%)。同时患两种慢性疾病的老人所占比例最高(34. 94%)。86. 92%的老人存在不同程度失能,以轻度失能为主,391例(70. 08%)。另外还存在较多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421例(75. 44%)、酗酒89例(15. 94%)和高盐饮食425例(76. 16%)。60. 58%老人不锻炼身体。结论五保老人的年龄多为60~79岁;易患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骨关节病等慢性疾病,同时患两种慢性疾病的老人较多(195例,30. 94%);轻度失能者较多。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论著·临床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正念认知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428-431

摘要: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2例就诊于天津市安定医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MBCT,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A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研究组HAMA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治疗后研究组SF-36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对照组SF-36除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因子外,其他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治疗后研究组SF-36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0. 01)。结论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相比,艾司西酞普兰联合MBCT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文拉法辛对单相抑郁患者IL-10和IL-4水平的影响432-435

摘要:目的观察单相抑郁患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及文拉法辛对单相抑郁患者IL-10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IL-10、IL-4水平与单相抑郁的关系及文拉法辛的抗抑郁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市安定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住院患者80例为病例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8周。同期选取天津市安定医院的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例组IL-10、IL-4水平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疗效,于入组时用ELISA检测对照组IL-10、IL-4水平。结果治疗前,病例组IL-10、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治疗8周后,病例组IL-10、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病例组与对照组IL-10、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8周后,病例组HAMD-24总评分及焦虑/躯体化、迟缓、绝望感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病例组治疗前的IL-10、IL-4水平与HAMD-24评分呈负相关(r=-0. 772、-0. 654,P均〈0. 05)。结论单相抑郁的发生可能与IL-10、IL-4水平降低相关,文拉法辛可改善单相抑郁患者的症状,其可能是通过调节IL-10、IL-4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

SSRIs类药物联合暴露反应/仪式阻断治疗技术对强迫症的效果436-439

摘要:目的探讨SSRIs类药物联合暴露反应/仪式阻断治疗技术(ERP)对强迫症的效果,为强迫症的症状缓解、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和回归社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SSRIs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ERP,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疗效,于治疗后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 00%vs. 54. 00%,χ^2=0. 455,P 〈0. 05)。治疗第2、4、8周后,研究组Y-BO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112~7. 142,P均〈0. 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vs. 6%,P〉 0. 05)。结论 SSRIs类药物联合ERP对强迫症的效果可能优于单用药物治疗,安全性相当。

萨提亚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研究440-445

摘要:目的观察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萨提亚家庭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两组均干预6周。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采用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分别评定患者的自尊、心理状态及家庭环境。结果干预前,两组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SCL-90总评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其他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研究组成功性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722,P 〈0. 01)。干预6周后,研究组SCL-90总评分及其除敌对因子外的9个因子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1);研究组SES总评分、FES-CV中的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观分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FES-CV中的独立性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2. 095,P 〈0. 05)。结论萨提亚家庭治疗可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水平,改善患者家庭环境。

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改变特征及与认知功能的关联446-454

摘要:目的探索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与恢复期老年抑郁症(RGD)患者大脑默认网络(DMN)脑区功能连接(FC)的改变特征,分析脑区功能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联,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入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99例AD转化高风险患者,其中a MCI 40例(a MCI组)、RGD 35例(RGD组)、RGD与a MCI共病24例(RGD-a MCI组)。同期按性别和年龄匹配38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被试一般人口学资料,利用Siemens 3. 0 T MRI成像系统采集被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评定被试的认知水平。利用后扣带回(PCC)为种子点构建DMN脑区的FC图,比较四组的FC,分析DMN脑区FC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四组DMN的FC在双侧内侧额上回、角回、中扣带回和左侧额中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ha Sim矫正,P均〈0. 05)。与对照组相比,RGD组双侧内侧额上回、角回和左侧额中回的FC降低,RGD-a MCI组双侧内侧额上回、角回、中扣带回和左侧额中回的FC降低,a MCI组双侧内侧额上回的FC降低,而双侧中扣带回的FC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pha Sim矫正,P均〈0. 05)。与a MCI组相比,RGD组和RGD-a MCI组双侧角回、中扣带回和左侧额中回的FC均降低(Alpha Sim矫正,P均〈0. 05);与RGD组相比,RGD-a MCI组中扣带回和左侧角回的FC降低(Alpha Sim矫正,P均〈0. 05)。在RGD-a MCI组中,内侧额上回FC值与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CFT)中的模仿、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中的延时回忆和再认均呈正相关(r=0. 46~0. 55,P 〈0. 05或0. 01);在RGD组中,内侧额上回FC值与命名测试、画钟测试呈正相关(r=0. 43、0. 44,P均〈0. 01);在a MCI组中,中扣带回FC值与逻辑记忆测验(LMT)中的延时回忆和AVLT中的延时回忆均呈正相关(r=0. 35、0. 35,P均〈0.

孤独症儿童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455-459

摘要:目的调查孤独症儿童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6月-2018年2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孤独症儿童为患者组,选取同期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的8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用儿童睡眠质量问卷评定所有被试的睡眠质量,采用影响因素调查表收集可能影响儿童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患者组入睡困难、入睡前烦躁不安、入睡前需拍抱或摇晃、睡眠不安、间断睡眠、梦呓、夜惊、打鼾、夜间尿床、睡眠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夜间磨牙的儿童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或0. 01);母亲孕期患病服药史、新生儿窒息史、新生儿黄疸史及家族精神病史是孤独症儿童发生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孤独症儿童存在较多睡眠问题,其睡眠问题与母亲孕期患病服药史、新生儿窒息史、新生儿黄疸史及家族精神病史有关。

首发未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CT值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460-463

摘要:目的测定首发未治疗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CT值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MD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抽取首发未治疗MDD患者(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进行颅脑CT扫描,测定两组各脑叶的CT值;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患者组的抑郁症状。结果患者组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0. 01);两组其他各脑叶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患者组各脑叶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左额叶CT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均〈0. 05),各脑叶CT值与HAMD-24评分、发作次数无相关性(P均〉 0. 05)。结论 MDD患者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均低于健康人,且脑叶CT值与患者年龄、病程有关,MD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部分脑区有关。

甘肃省293例肇事肇祸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464-467

摘要:目的了解甘肃省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现状与特点,探讨精神病患者的涉案特征,为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预防和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的293份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的人口统计学及犯罪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93份鉴定资料中,男性201例(68. 6%),女性92例(31. 4%),男女涉案比例为2. 18∶1;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6. 47±11. 63)岁和(35. 21±11. 38)岁;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者209例(71. 3%);有精神障碍者283例(96. 6%),无精神障碍者10例(3. 4%);凶杀案113例,占刑事案件的47. 3%;完全责任能力者24例(8. 2%),限定责任能力者100例(34. 1%),无责任能力者169例(57. 7%)。结论甘肃省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无业且受教育程度较低,刑事案件比例较高,以凶杀、伤害案件为主,作案时多伴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多无责任能力。

22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格特征、防御机制及相关性468-472

摘要:目的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机制及其相关性,为提高PLWHA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南宁市某传染病医院就医的221例PLWHA,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防御方式问卷(DSQ)评定其人格和防御机制。结果 (1)PLWHA的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独立性人格因素评分中等偏低;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忧虑性评分中等偏高。次级人格怯懦与果断、适应与焦虑的评分中等偏低,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内向与外向的评分中等偏高。(2)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为(4. 25±1. 08)分,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为(4. 52±0. 94)分,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为(5. 01±1. 11)分。(3)人格因素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世故性、自律性评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呈负相关(r=-0. 253~-0. 146,P 〈0. 05或0. 01)。人格因素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评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均呈正相关(r=0. 139~0. 370,P 〈0. 05或0. 01)。结论 PLWHA具有外向、兴奋、世故、冒险敢为以及权宜敷衍的人格特点;PLWHA倾向于使用成熟型防御机制;低有恒性PLWHA倾向于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高世故性PLWHA倾向于少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低怀疑性PLWHA倾向于不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临床督导
老年“躯体症状障碍”的访谈与治疗473-477

摘要:患者为一名64岁男性高年资期货顾问,2008年因痰液堵塞气管而出现癫痫发作。后经常担心发生呼吸困难,有窒息感,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内科医生考虑"广泛性焦虑障碍",予以抗焦虑治疗后好转。2018年春节,患者停药后,呼吸困难、焦虑再次加重。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完美,有长期吸烟史。父亲和两个哥哥均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本次咨询诊断为:(1)躯体症状障碍;(2)强迫型人格特质。建议加强运动,逐渐换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同时接受心智化、认知行为和正念减压治疗。此外,医生还建议安排充足的工作量,减少反复担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