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杂志社
分享到:
《人文地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进展与动态、文化、城市、社会、经济、旅游、政治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地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3-2398
  • 国内刊号:61-1193/K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36-75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6
  • 综合影响因子:2.33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人文地理 201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文地理杂志进展与动态

地域尺度重组下的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改革

摘要:中国传统的空间发展单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地域尺度重组和经济社会重构过程,尺度运用已经成为我国调控空间发展的重要治理手段。本文基于尺度与尺度重组理论,梳理了我国国家治理的新型空间尺度,归纳了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的现状及其对新型空间尺度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尺度重组及尺度重组下国家空间治理重塑的新要求,必须尝试对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进行改革,整合区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都市区发展与建设规划,善用新区、试验区等的规划,并以治理理念引导规划思维的转变。
9-15
人文地理杂志文化

历史层累视角下的地方形成机制探讨——以北京东高村镇为例

摘要:在工业空间的演替过程中,地方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地理学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多琳·梅西地方历史层累理论,以北京平谷东高村镇为例,采用访谈方法,调查当地不同时期和同时期内各种动力对该镇地方性的影响。结论表明:资本作用和提琴技艺传承的能动性是决定东高村镇是否保持地方性的关键。本文认为:第一,一个地方历史层累的过程可以视为资本在当地的积累过程。第二,经济层与文化层的互动,以及多元主体的进入,使得原本不构成地方性的制琴技艺,试图转化成为地方性知识传承创新系统。第三,地方还由层内不同行动者与资本结构的博弈产生,一旦行动者无法突破资本结构的束缚,将导致地方性削弱。
16-21

建构主义视角下工业遗产的功能置换和意义诠释——广州红专厂的案例研究

摘要: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研究广州红专厂的空间功能置换和游客感知,空间功能的置换具体表现为物质载体工业建筑和机器设备的外观改造及用途变化,而游客感知则通过分析游客对工业遗产空间的感知情况,探讨空间置换后产生和传达出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些意义与工业遗产价值的关系,可以更好的理解工业遗产空间的消费主义改造方式,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创意产业空间所体现的当今社会对工业遗产的态度。研究发现,游客将红专厂理解为一个文化艺术和休闲消费的场所,而不是工业文明的记忆空间。红专厂工业空间的创意产业园式改造,传递出的已经不是工业文化的内涵,而是新的消费意义,实际上是工业文化向消费文化转变的过程。这种再利用方式与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遗产保护是有所偏离的。
22-28

城市怀旧空间演变与多元主体的建构——以佛山市通济桥为例

摘要:通济桥是一座佛山明代古桥,有正月十六"行通济"的走桥民俗,构成了佛山城市的怀旧空间。通过文本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多元主体的视角,分析城市怀旧空间的建构。研究表明,怀旧存在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相互交织。从建桥、毁桥到重建,经历了原初怀旧空间、反思性怀旧空间到重建性怀旧空间的演变,在怀旧空间的演变过程中,并非简单的二元关系,官方与非官方、重建与反思、内生与外生等怀旧形式并存,官方主导的重构行为与民间有关过去价值之间存在复杂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带来地方性的重构。研究结论丰富了怀旧空间的地理学研究成果,并对思考当下城市历史文化保育与怀旧空间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9-37
人文地理杂志社会

基于因子分析的长春市犯罪分区研究

摘要:选取了2008年长春市主城区各警区(共74个)内的8种常见犯罪,并对其进行了基于主成分的因子分析。基于日常活动理论(routine activities theory)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不同主因子得分的空间分异状况,并结合各地段人口集聚、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特征,探究各主因子的内涵、关联和空间格局的成因。结果表明长春市2008年8种常见犯罪可以归为3个主因子上。其中主因子1在伤害、诈骗和偶发性暴力犯罪上载荷最大,可以归结为经济活动主导(或就业主导型)型因子;主因子2载荷最大的犯罪包括抢劫、抢夺和扒窃,可以归结为商贸、餐饮、文娱活动主导型因子;主因子3载荷最大的犯罪包括入室盗窃和机动车盗窃,可以归结为居住活动主导型因子。
38-42

西安市主城区客观生活质量空间格局研究

摘要:以街道办事处为研究单元(以下简称街道),选取西安市主城区53个街道作为研究区域,利用Erdas imagine空间分类和建模方法、Arcgis区域分析方法、SPS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等对2013年西安市主城区客观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探究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在生态环境因素主导下,客观生活质量高于接近内城的区域,南北区域高于东西区域,并在总体布局中出现"飞地";2在社会经济因素主导下,客观生活质量以内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放射状格局,同时在曲江等街道出现"异值区";3总体客观生活质量以内城及其南部区域较高,高值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低值区呈现"马鞍形"分布格局。
43-48
人文地理杂志城市

日常生活实践视角下的非正规空间生产研究——以宁波市孔浦街区为例

摘要:基于米歇尔·德赛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生产的三个层次),建立"战略/战术—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以宁波市孔浦街区为例,通过对权力主体和弱势群体(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之间规训——抵制的空间实践分析,解释非正规空间的生产过程:施加于日常的支配、压制和规训与来自日常的抵抗构成非正规空间生产的核心机制。研究表明,在"增长主义"发展模式之下的中国,地方政府成为非正规空间的主要塑造者,而被固化在非正规空间中的弱势群体为了生存,通过灵活的日常生活实践对空间进行重构,进一步加剧非正规空间的非正规化。
57-64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城市地貌与地名相关性分析——以兰州市为例

摘要:以兰州市为例,使用ASTER 3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了兰州市周边所有地名信息;通过收集、整理地名,主要地名类型有:滩、坪、台、山、沟、湾、屲(洼)、岭、岘、梁、岗、咀等;通过地名与地貌分析,发现兰州地名命名及分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兰州市的地形地貌,且兰州地名类型的分布随高程呈现出一定规律;每一高程面上的地名数量与该高程面上兰州市的面积变化并没形成对应关系,在1800—1900 m、2100—2800 m高程,地名数量与面积对应较好;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地名命名系统和地貌之间的关系,说明在我国文化地理及自然地理等学科的发展中具有融合现象。
65-70
人文地理杂志乡村

公安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影响因子评价——基于GWR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摘要:以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域,采取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以及构建综合影响分析模型,借助Arc GIS10.0空间分析功能,选取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的地形、河流、交通、人口密度、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作为地理影响因子,分析每类因子影响下的公安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异质性,以及各类因子对用地分布的综合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地形、河流、交通、人口密度、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地理因子深刻影响公安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2从地理因子的综合影响来看,公安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可划分为极度影响、重度影响、中度影响、低度影响、较弱影响5种类型区;3未来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整理与居民点布局的调整需要充分考虑各类地理因子的影响及其综合作用,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71-76
人文地理杂志交通

基于多维目标的城市宜居交通概念、要素与框架

摘要:宜居性一直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人本导向下的宜居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交通是城市形态和出行行为的主要载体,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根本和关键要素。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基于多维视角的城市宜居交通概念、目标、要素与框架。本文强调了宜居交通的多维目标,认为宜居交通建设应更全面地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相融合,满足更广泛的需求和相关规划体系的有效性。同时,提出宜居交通构建的主要策略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77-83
人文地理杂志区域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

摘要:基于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遥感数据,本研究从国家、八大经济区、省、地等四个尺度综合分析了中国1992—2010年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1992—2010年间:中国土地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为8.34%,明显高于同时期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土地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十分显著,东部沿海经济区在八大经济区中土地城镇化水平最高且增长速度最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其它省区;土地城镇化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11个城市群地区。
91-98
人文地理杂志经济

中国制造业重心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2001年和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中国东部地区向中国内陆及周边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而制造业的区域转移是该过程的主体。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不同尺度的份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对二者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制造业重心基本空间格局未发生变化,但已发生明显的份额变化;第二,制造业份额变化涉及多个空间层面,并遵循随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而降低的梯度原则;第三,根据2001年和2009年中国地市级尺度制造业份额变化及其影响要素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研究结果,中国区域制造业份额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且仍对低成本劳动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交通设施改善对于制造业份额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99-105

断石村社区旅游:契约主导型社区参与及其增权意义

摘要:以广东丹霞山断石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旅游发展成熟阶段,非少数民族、景区依附型乡村社区旅游参与模式及其增权途径。研究发现,断石村在依靠丹霞山景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历程中,自下而上地自主构建了基于契约平等观的民主村治制度、土地征租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并基于契约信守观自主执行了这些制度,有效的控制和化解了外部干预和内部冲突,确保了村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决策、管理、经营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政治、经济、心理和社会增权,为我国社区旅游实践提供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契约主导型社区增权模式"。研究指出,断石村自我增权是嵌入于社区外部的和内部的双重制度环境下的行动结果,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制度以强化制度的强制性和制裁性,构建旨在促进社会增权的新制度,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06-110

在线信息搜索对旅游者感知形象及决策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目的地形象理论,利用实验、出声思维、访谈等多种方法,结合词频统计、同位素示踪等分析手段解析了在线信息搜索对于旅游者感知形象演化及目的地选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潜在旅游者持有的目的地原生形象具有集中性。随着外部信息搜索的进行,来自DMO控制型信息源的信息加强了这种印象并形成引致形象的热门词部分,依此旅游者对意识域中众多可选目的地进行筛选并形成考虑域。这一过程构成"广泛信息搜索路径"。而对非DMO控制型信息源的信息摄取则使引致形象演化出长尾,这些形象的细节性信息促使旅游者做出具体决策,此即为"精细信息搜索路径"。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决策过程即是在不断重复这两条路径,直至做出最终选择。
111-116

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社会调试与价值重建研究

摘要:论文从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角度阐释了现代异化背景下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构建了乡村旅游中乡村意涵与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解析框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乡村旅游根性诉求异化机理。结论认为,深刻的人地关系意识和哲学认同养成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基于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人性异化与身份认同危机的后现代反叛是乡村旅游的现代引擎,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而多媒体"伪乡村"的旅游形象建构又导致了乡村从生产性到消费性的转换、乡村旅游需求的异化与"伪乡村旅游"意识形态的形成。乡村旅游急需深刻的反思与革命,扭转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并在乡村与旅游传统的回归中逐步实现乡村与人性的文化救赎。
117-125
人文地理杂志旅游

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属性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摘要:由于旅游产业的特殊性,旅游产业集群内旅游企业间关系和合作并不是建立在投入—产出的物质联系上,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也就有不同于制造业集群的属性和特征。根据四种划分标准可以将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对平遥古城的调查和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数据分析发现,以沟通联系和非正式合作为主要内容的非正式网络为主;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主要是旅游核心部门或具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旅游企业本地网络的范围和结网对象与地理空间及个人关系相关;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具有本地化网络对集群创新和竞争力提升有重要影响。
134-139

访沪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空间特征研究

摘要:在现场访谈获取访沪游客在沪旅游行为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访沪经历类型游客到访景区(点)的空间与时间数据统计,运用核密度估算方法,得出到访上海国内游客的空间行为特征:1首次访沪、第二次访沪和多次访沪游客的旅游空间行为集聚呈现"中心城区单核型—中心城区单核外溢型—城、郊并举多核型"变化模式;2首次访沪游客在沪旅游时间较长,日均到访的景区(点)数较多,而第二次、多次重游上海的游客在沪旅游时间相对缩短、日均到访景区(点)个数相对缩减,具有只针对单一景区(点)出游的倾向;3游客单次在沪旅游时间和到访景区(点)个数的缩减和单一景区(点)的出游趋向,意味着多次访沪游客已具备以上海为目的地的潜在度假旅游动机。据此,讨论了我国城市旅游发展中重点拓展休闲度假旅游,建设城、郊并举"多核心"旅游空间行为集聚区等问题。
140-146

基于网络评论内容分析的餐饮消费者行为研究

摘要:网络评论是餐饮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消费偏好、感知等内在需求的外显投射,是其餐饮消费中最关注内容的外在显现。文章基于内容分析法,以大众点评网为例,对餐饮消费者的网络评论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价位餐厅消费者较低价位餐厅消费者的满意度评价更高,连锁餐厅消费者较单体餐厅消费者满意度更高;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消费偏好有明显差异,低价位餐厅消费者更关注核心诉求,即食物本身的吸引力和价格高低,中价位餐厅消费者更关注服务,高价位餐厅的消费者更关注餐厅的综合品质,消费决策中更看重餐厅的环境、服务等非食物要素;从消费感知角度看,餐饮消费者最关注的前五位要素是:食物、环境、服务、价格和便利性。
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