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杂志社
分享到:
《人文地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进展与动态、文化、城市、社会、经济、旅游、政治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地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3-2398
  • 国内刊号:61-1193/K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36-75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6
  • 综合影响因子:2.33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人文地理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文地理杂志进展与动态

不同区域尺度产业转移实证研究及相关论争综述

摘要:从产业转移概念出发,对产业区域转移实证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不同区域尺度研究结果进行梳理。认为根据已有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中国产业转移发生情况的基本结论:①中国在整体上以及东中西部和四大板块之间只有较少的相对产业转移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产业转移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中西部转入东部,资源依赖型产业从东部转入中西部。③东部地带各省份之间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较大。④东部地带各省份内部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更大。⑤不同区域尺度上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结果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对国内产业转移实践引发的梯度理论、产业转移滞缓原因、政府参与产业转移作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一些方向。
1-8

国外高速铁路空间经济效应研究进展及启示

摘要:国外高铁建设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严重落后于建设实践。在对国外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高铁诱发的空间经济效应为切入点,将国外评估高铁空间经济效应的理论与方法归纳为成本一效益、新经济地理学、可达性、可计算一般均衡与Logit离散选择模型五类,认为从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来看,国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多维空间尺度效应、受影响的经济部门、站点周围土地利用形式、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关系以及总体效应等方面。最后指出可从实地调查、案例对比及综合研究等方面强化国内的相关研究。
9-14

批发业空间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批发业空间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梳理,将批发业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30-60年代,依附于区位论的批发业区位研究,学者受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影响,流行用与批发贸易相关的指标来测量城市中心性;二是20世纪70-90年代,对批发业区位进行专门研究,并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程度加深:同时,通过研究批发业来探讨城镇体系的文献也较为多见;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批发业的空间优化,并与现代物流业紧密结合。我国对批发业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批发市场方面,且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上,对批发市场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深入,但缺乏批发市场的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同时,批发市场货流空间的研究、批发业交易功能与物流功能的空间分离关注较少。
15-19
人文地理杂志文化

非物质文化空间数据库与地图表达方法——基于蔚县剪纸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了“文化景观→文化载体→空间数据库→载体联合→文化景观”的非物质文化空间数据库与地图化表达模式,为开展系统性文化地理研究奠定基础。蔚县剪纸的实证研究中,通过解析蔚县剪纸文化景观,建立了包括艺人、生产作坊、文化受众、网络店铺等10种文化载体的空间数据库;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整合实现艺人分布空间、艺人行为空间、艺术风格空间、艺术传承空间和产销空间等地图表达成果。地图表达为进一步开展景观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的挖掘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是针对文化地理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和实证,通过文化景观的抽象语言描述到地图可视化表达,为非物质文化现象的时空研究提供了新模式。
20-25

濒危世界遗产威胁因素分析与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对策

摘要:研究导致世界遗产“濒危”的威胁因素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与保护提供重要借鉴。对全球濒危世界遗产威胁因素定量统计发现:武装冲突、管理不力、工程建设是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濒危因素还包括城市发展压力、不合适的维修/重建等;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因素则还包括非法偷猎、捕捞,以及林业采伐、农业种植、放牧等农林生产活动等。中国世界遗产面临的首要威胁因素是旅游发展压力,管理问题、城市发展压力、水利工程建设等也较为突出。提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建议:明确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加强高峰期游客管理,控制旅游设施建设规模;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探索世界遗产管理的新体系、新思路;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积极预防极端自然灾害的破坏;严格控制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
26-34

历史文化街区声景语义的主观评价研究——基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

摘要:声景即声音景观,是人文地理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既塑造了特定区域的文化地理特征,也是地方感知的重要依托,声景主观感知评价对声景的创设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六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实地声景为例,选取九组语义对,利用语义细分法进行声景主观评价实验,初步分析了客观声学参数与主观语义评价的定量关系。在对普通学生与本土人群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关注对本土受众意义重大,反映本土地理、人文的声音及其发生场所和行为习惯,以期为历史区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也是从声景角度进行人文地理的探索。
35-42
人文地理杂志社会

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比较研究

摘要:以东部地区城市特色比较明显的6个城市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衡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对6个城市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6个城市流动人口融入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环渤海的青岛和沈阳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最高,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和长三角的温州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最低,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无锡和京津冀地区的北京。总体而言,北方城市流动人口的融入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南方城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程度的差异反映了城市特色或性质的不同。城市规模、城市所在区域的文化特色、城市经济特征、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都是影响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对于南北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差异,方言具有很大的影响,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
43-48

抢劫与抢夺犯罪行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研究抢劫、抢夺犯罪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发现两抢犯罪时空分布呈现显著且稳定的规律性。犯罪时间分布与人们的起居、出行时间密切相关;两抢犯罪高发区往往犯罪目标相对集中、人口流动性较大并且作案后便于逃逸;犯罪低发区多为非生活功能的区域。外来人口、商业场所、通勤人口以及交通复杂程度等城市环境因素对两抢案件数量呈显著正向贡献。两抢案件的发生要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犯罪目标时空上的集聚、较强的人口流动性以及作案后逃逸的方便。
49-54

城市社会区域体系结构公正配置的空间控制原理与路径

摘要:从现代人本主义思维出发,以城市社会地理学原理,即从社会空间结构与社区规划角度,探讨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的质量构成,体现在城市要满足各阶层居民(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上。而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的健全与否取决于生活空间行为的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的空间构成上。主要体现在居民以居住为主的生活行为对立的居舍类型的可获性上。由此,不同阶层居舍类型体系是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区域基础,其空间分布类型的可获性决定对应阶层人群能否获得以居舍为主的生活空间。本文首次从居民选择居住地行为规律以及形成的城市居舍类型空间结构演化的理念下论及城市社会区域空间体系公正配置与空间控制原理。
55-60

基于小产权房居住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南京迈皋桥地区小产权房社区为例

摘要:小产权房是一个涉及广泛民生,持续受到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小产权房交易屡禁不止,是目前政策的难点之一。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南京市城郊结合部典型小产权房小区的实证调查,了解小产权房居民的居住状况和居住满意度。研究内容涉及小产权房居住区的社会构成,居民对小区外部环境、小区建设状况、小区社会生活的满意度状况,以及小产权房小区违规建设导致的问题,并针对居住品质改善提出建议。最后,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对现存小产权房的治理提出一些建议。
61-65
人文地理杂志城市

“大都市阴影区”嘉兴市的形成机制解析——兼与苏州市的发展差异研究

摘要:本文以上海大都市周边的苏州和嘉兴两个城市的发展为例,通过对比其差异的发展现状和轨迹,分析了“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并对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①在我国,国家或地方的“政策偏向”是影响大都市发展以及“大都市阴影区”形成的最重要的要素;②“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更多是由于地区受到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而导致了自身发展不充分。在自身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区位越是接近中心城市,越会导致中心城市对其发展要素的吸引和袭夺;③中心城市对地区的要素袭夺是可以改变的,地区应通过自身的充分发展而削减其负面效应;④消减“大都市阴影区”效应,不仅需要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优化调控,更需要处于阴影区效应中的地区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
66-71

不同利益群体街道空间意象的感知差异——以广州恩宁路为例

摘要:本研究以广州恩宁路为例,通过定量统计比较了不同利益群体对于街道空间意象的感知差异,研究揭示了居住者、旅游者、经营者三类利益群体对街道空间意象感知的显著差异性。基于对街道空间的使用目的的不同,各利益群体在街道评价中均对自己需求的功能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其次,在空间感知方面旅游者对于街道空间的感知均优于居住者、经营者,且更贴近于历史街区的要素特征;再次,认知地图方面,居住者、旅游者、经营者对街道功能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偏好,从而导致三类群体在街道空间认知层面的相对扭曲与变形。研究最后提出,在全球性流动空前提高的时代,基于本地居民福祉的场所是维系地方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应引起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72-79
人文地理杂志区域

基于可达性与场强模型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空间场能测度

摘要:空间场能是区域中心城市借助区域联系通道带动腹地发展而产生的“势能差”的抽象表达,可有效刻画区域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指标体系计算城市结节性指数,借助ArcGIS软件平台,采用累积耗费距离法、K阶数据场和ESDA等方法,综合测度了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可达性与空间场能,并分别从省域、市域、县域等单元探讨了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与南北场能差异的空间格局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可达性条件不断改善,平均可达性时间从1991年的246.98min缩短为2010年的193.43min。空间场能显著增长且空间分异性显著,分布结构由单核向多极网络状形态转变。县域场能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场能热点区域的分布呈现显著的热点一次热点一次冷点一冷点自东向西带状分布的格局。依据场能分析结果,将全国划分为3个一级经济区和26个二级城市经济区。
80-88

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差距及其障碍因素分析

摘要: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评价教育、卫生、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江苏各省辖市的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区域分异明显;②不同类型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城乡差距各不相同,基础教育服务城乡差距明显,医疗卫生服务乡村远落后于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基础设施服务城乡差距位居中等;③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城乡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服务领域发展水平差距是影响多数省辖市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
89-93
人文地理杂志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演化及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摘要: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演化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模型对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情况和分空间情况进行研究,得出该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该产业仍然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各发展要素对该产业的贡献度不均衡、该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等结论。最后,对长三角区域如何有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对策建议。
94-98
人文地理杂志乡村

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摘要:为分析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以GIS为平台、土地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集聚维数,分别在县域、镇域和村域三个尺度上,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集聚性的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聚落景观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空间集聚性存在不同尺度分形特征的差异,同时丹阳市的镇和中心村的集聚性则明显小于句容市;不同尺度聚落集聚性出现明显的尺度特征,即中心村〉镇〉县城;地形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表现为腹地内坡度越大,集聚性越强;交通网络的完善降低了乡村聚落对空间直线距离的依赖性。
99-107

基于社会网络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镇村体系认识——以延安市延长县安沟乡为例

摘要:镇村体系的研究是进行农村社区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以安沟乡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镇村之间的人际联系强度与趋向进行分析,根据人际联系强度的空间特征并结合地形、道路、流域情况,得到安沟乡镇村体系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安沟乡的行政村分属五个镇村体系,并且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镇村体系与乡(镇)域范围不一定吻合。研究为后续的迁村并点及农村社区单元的划分提供了理论指导。
108-112
人文地理杂志交通

武汉城市圈城乡路网空间关联性及其演化

摘要:基于1989-2010年武汉城市圈城乡路网拓扑空间数据库,引入复杂网络统计特征量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武汉城市圈城乡路网拓扑空间关联性及其演化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全局上武汉城市圈城乡路网各拓扑统计指标间形成良好的空间关联性,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空间集聚态势呈现波动式变化;局域上,空间集聚模式总体上维持良好的稳定机制,基本呈现核心圈的高值指向性和圈的低值指向性特征,武汉市基本成为拓扑变量的高值集聚中心;同时这种空间集聚模式也表现出空间结构的动态性变化,各种关联类型集聚形态出现“渐变”一“突变”的交替演化。
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