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人文地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Human Geography

  • 61-1193/K 国内刊号
  • 1003-2398 国际刊号
  • 2.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人文地理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人文地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进展与动态、女性主义地理学专栏、社会、文化、城市、乡村、经济、交通、旅游

人文地理 200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文地理杂志区域
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13-1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战略和城镇化战略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建立内在有机的联系.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思想为指导,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为原则,提出了以大城市群为依托,将这两大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国家战略的意义与构想.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下城市开发区功能定位研究——以葫芦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23

摘要:论文以葫芦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重点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以临港经济和临海产业为突破口,加速推动再工业化,将开发区打造成为以造船、冶金、医药化工为主,兼顾休闲旅游渡假的生态型工业开发园区和港口工业综合体.

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的博弈分析24-27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要求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协调合作的区域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到国际经济格局中.本文引入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的现状,利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解释现有的冲突现象,总结了'囚徒困境'的化解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间形成'合作博弈',谋求合作发展的几条途径.

双核结构与广东省东西翼经济发展对策探讨28-31

摘要:本文从经济空间结构的角度,通过对区情的具体分析,以内因为发展导向,引入双核结构模式,提出以汕头-潮州、湛江-茂名区域连动为特征的双核结构将是广东省两翼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具体可以通过突出核心城市、培育核心产业竞争力等经济措施加快扩散作用,推动东西翼区域经济的发展.

人文地理杂志城市
美国绿色空间理论、实践及启示32-36

摘要:本文介绍了绿色开敞空间概念,研究了美国城市公园系统、区域整体、绿道、自然风景、景观生态规划、大地景观、纽约城乡规划设想等重要理论,概述了其绿色空间发展历程,分析了美国自然风景园、公园运动、国家公园、开放空间规划、绿道等实践.最后,从自然风景名胜区体系、绿色空间区域生态化、绿色空间自然化、绿道网络化、园林创新、绿色开放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美国绿色空间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重要借鉴和启示.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居住区空间演变与机制研究——以河谷盆地型城市兰州为例37-43

摘要:河谷盆地型城市是一类地貌条件特殊的城市,本文就以兰州为例,讨论中国城市,包括河谷盆地型城市居住区的分异、空间演变与机制,并对未来中国城市居住区分化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预测.

试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道路44-47

摘要: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争论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张和城乡差距的日趋扩大.作者认为数量、质量并重和低成本转移劳动力,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的两大原则.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集中型还是分散型的城市化道路,由资源条件和市场力量共同决定.最后,作者提出了大中小城市互相协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48-50

摘要:论文首先分析了历史街区的三个基本特性:风貌的完整性和典型性、遗存的真实性和空间的功能性,并据此提出和阐述了历史街区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全面保护原则、真实性保护原则、完善功能保护原则和渐进更新保护原则,以期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有所裨益.

行政区划变动与城市群结构变化研究——以宁夏中北部城市群为例51-55

摘要:本文以宁夏中北部地区为例,探讨了由于行政区划变动致使原银川、吴忠、青铜峡、灵武所形成的城市群在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而对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关系及其发展的正负向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在以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背景下,行政型的城市群体系或区域体系必然会向经济型的城市群体系或区域体系转变,这一过程对于行政区划调整来说必须科学而慎重.

乐山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56-58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乐山没有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的关系,城市更新和建设中出现了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城市的特有风貌正在消失;城市的文脉被切断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今天,乐山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遵循有效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方针,树立并强化人文化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文化提高城市品位和生活质量,丰富城市建设内涵,将乐山打造成张扬个性、充满温馨、富有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

迁村并点理论与实践初探——以长安子午镇为例59-61

摘要:迁村并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区域空间整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的迁村并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长安子午镇为例,通过对地域整体环境的把握,分析地域居民点之间的时空关系,提出区域整合的基本思路并对产业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规划设想.

西部大学城对未来西安市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62-65

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西部大学城及西安市城市空间扩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西部大学城对未来西安市中心城区用地面积,教育空间,人口空间,产业空间等方面的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为促进西安市城市空间有序扩散提供一种理论支撑。

人文地理杂志旅游
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模型66-69

摘要:对城市旅游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框架,并论述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构建了一般城市旅游地旅游发展的系统动态模型,解释了旅游地发展的系统内部结构和各要素的作用机制.

我国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70-73

摘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村镇旅游进行研究和探讨,涌现了许多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村镇旅游资源特点和价值,传统村镇旅游开发,传统村镇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旅游对传统村镇的影响,传统村镇旅游流和客源市场,传统村镇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同时,我国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74-77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探索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系列问题,基于"生态旅游四体系统"理论,构建了理想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论述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于生态旅游的多主体受益者.根据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内涵的多维性、状态的差异性、受益者的多主体性的特点,应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得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最佳途径是其多目标、多受益主体的和谐共生的最终结论.

纳西东巴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云南丽江三元村乡村旅游开发为例78-80

摘要:本文选择"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镇近旁的三元村作为乡村旅游研究对象,以其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靓点,发展特色独具的乡村旅游,补偿"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丽江古镇纳西东巴文化受到过分商业化的冲击和原创文化不断流失的缺陷,搭建高端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平台,其主要目标是吸引中远程游客,满足其深入了解,亲身体验原创性民族文化的真谛之需,同时又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开放式健康发展,保障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个人性初始风景与心理差异对旅游地选择偏好的影响81-85

摘要:本研究首先将个人性初始风景定义为人们未成年时期曾生活的、并受到很大影响的居住地景象,进而探讨了'个人性初始风景'、以及两个心理学尺度对个人旅游地选择偏好的内心影响作用.本研究选择了98位日本女子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其回答有关个人性初始风景与旅游地选择偏好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了两个心理学尺度(自我监测与刺激欲求)的测度.结果表明,个人性初始风景中较少含有农村性风景成分的调查对象,则具有'逃逸'倾向,多选择娱乐性旅游地作为出行目的地.另一方面,个人性初始风景中,含有较高的农村风景成分,则趋向于选择冒险性旅游地.另外,具有很高自我监测能力的人们多选择自然或自然性的旅游地.

国内外分时度假研究进展86-89

摘要:从全球来看,分时度假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它是介于房地产产品与饭店产品之间的一种中间产品,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分时度假的概念,目前已出现一批开展分时度假业务的企业.为了指导我国分时度假持续、健康地发展,作者试图对国内外分时度假研究作一系统的综述,探讨这些研究对我国分时度假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