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人文地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Human Geography

  • 61-1193/K 国内刊号
  • 1003-2398 国际刊号
  • 2.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人文地理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人文地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进展与动态、女性主义地理学专栏、社会、文化、城市、乡村、经济、交通、旅游

人文地理 200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文地理杂志城市经济
巨型城市走廊理念及其规划与管制1-4

摘要:城市走廊是城市系统的空间形式之一,在区域与城市发展及规划中由来已久.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巨型城市走廊开始显现.本文以基础设施带、区域发展核心及规划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巨型城市走廊理念.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巨型城市走廊为实例,探讨巨型城市走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划与管制.

沈阳市城市景观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5-8

摘要:分析了沈阳市5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城市景观及其演化情况,并分析了沈阳市城市景观发展演化的驱动因素.认为城市景观的演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化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和决策因素、工业发展、人口增加及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等.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划分研究——兼论中美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比较9-14

摘要:本文运用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根据2002年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进行了重新划分.从划分的结果看,后者与前者相比发生较大变化.而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对这种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中美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为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修订提供参考.

西安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5-17

摘要:以全国和陕西省为参照区域,分别计算了1978、1980、1985年和1990-2002年间各年西安市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指出西安市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不协调,导致其综合承载力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而且近年来由于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超载状态愈趋加重.因此,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不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模式的城市道路与人口的平衡分析18-20

摘要:城市道路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许多地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但是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本文通过建立城市道路与人口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分析城市道路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从地方到全球:全球价值链框架下集群的升级研究21-25

摘要:从"地方"到"全球"是近5年来国际上对产业集群研究视角的新转向.本文首先回顾了学术界强调的"内生生长因素"集群发展观.并揭示现阶段"新区域主义"在产业集群发展出现新状况时,解释力的局限.由此,介绍了目前国际地理学界对"新区域主义"理论的置疑和再思考,同时引入国际上"重视外部资源、把地方经济发展纳入全球产业背景"的新集群发展观.并通过对全球价值链(Value Chains)分析框架的介绍,从理论上探讨国际产业集群研究新动态对中国集群研究的启示.

关于会展经济空间运动形式的分析——以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为例26-29

摘要:文章分析了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源,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几个大城市的发展特征分析,会展经济的空间运动形式主要源于离散力和吸引力,会展经济的空间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会展场馆的空间聚集与扩散,饭店、公司、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等会展经济的生产要素依此聚散.空间运动的路径是由大城市市区到市区地带,结果形成从中心到城市的合理布局.

历史文化因素对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30-33

摘要:论文通过考察历史区位和社会文化对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商业区对商业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方式,并总结出其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特征.

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的助推作用34-36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奥运会在城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不断增强的产业化.企业化促使奥运承办费用日益增长,同时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以及预期结果表明:现代城市为获得奥运会主办权而不断增强的竞争,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乡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分析——安康地区的实例研究37-41

摘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动态系统,随服务对象的不同,基础设施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内涵.城市和乡村,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持续的文化、经济建设,而形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关系分析模型,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浙江农民的流动交易方式与其经济现代化——以浙江省义乌市后乐村为个案42-46

摘要:通常的现代化命题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定位是外生现代化类型,因此外来模式和制度的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的输入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后乐村的经济发展实践却展示了另外一种图景:后乐村的经济现代化是在流动交易的不断转换中实现的,流动的交易方式与后乐村的经济现代化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表明,流动的交易方式是一种现代化的内生因素,后乐村的经济发展是流动的交易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进行双重再生产的结果.

人文地理杂志区域
制度因素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47-50

摘要:文章通过剖析改革开放前后城乡关系的巨大变化,认识到目前城乡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制度因素,进而分析了城乡一体化与政策制度的关系,探讨了制度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机制;之后分析了现有部分政策制度缺陷及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阻碍作用,提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的改革创新思路,以期对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所裨益.

东北地区城乡结构的演变机理与统筹发展51-55

摘要: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最突出、最奇特的地区.本文简要回顾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二元城乡结构,然后从经济结构、居民收入与消费、城乡规模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城乡结构的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最后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发展战略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

珠江河口区可持续发展崭新模式——建设生态河口研究56-59

摘要:生态河口是河口区发展的一种理念和模式.本文在分析珠江河口区面临的严重挑战和遇到的难得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河口是珠江三角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模式.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建设珠江生态河口的战略对策.以期为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种崭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模式.

从网站建设看中国网络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及其发展60-64

摘要:基于SOHU.COM网站提供的中国区域网站建设基础数据,论文描述了中国各省区(不包括港、澳、台)网站建设的基本情况,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网站建设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高素质人才储备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环境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域网络利用水平,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网络利用水平进行分类,相应指出提高区域网络利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人文地理杂志旅游
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65-68

摘要:主题旅游集群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追求规模经济、游客差异性偏好和要素集聚积极推动的影响.研究分析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扩张及其空间效应,有助于主题旅游集群区决策部门加强系统规划,通过追求技术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进步,通过政策环境的改善、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以及产业链延伸,从而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主题旅游集群.

基于旅游调控规划的湖泊旅游环境评价研究——以云南高原湖泊为例69-73

摘要:旅游环境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而湖泊环境是湖滨开发旅游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随着旅游业成为云南主导产业,云南高原的主要湖泊都已开发为旅游区.本文对云南高原主要湖泊的水质、噪声、大气环境、垃圾处理、旅游容量利用强度和绿化率等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些指标表明云南各主要湖滨旅游区的环境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目前主要湖滨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湖滨旅游度假区正日益成为湖泊污染的一大源头.本文通过资料对比分析,说明和验证了各主要湖泊湖滨旅游区环境效应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湖区旅游环境的调控规划提供了基础支撑作用.

旅游景区主题策划74-77

摘要:主题策划是旅游景区开发的关键所在,任何一个旅游景区都应有其特定的主题.旅游规划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个旅游景区可供选择的主题线索非常多,如何提炼出既能体现景区资源特色,又能迎合旅游市场需求的主题类型是旅游景区开发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对旅游景区主题策划的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旅游景区主题策划的模式,以指导旅游景区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