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 部级期刊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人口与计划生育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计生视点、各地传真、信息天地、理论与思考、本刊关注、市县主任谈计生、家庭发展、问题与思考、论坛、卷首语、三言两语、市县聚焦、领导访谈、健康中国、健康促进、特别策划、特稿、视点等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卷首语
纪念马寅初 坚持科学精神1-1

摘要:2007年7月3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彭珮云等领导出席会议。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主持会议。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本期聚焦
蒋正华副委员长在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4-4

摘要: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值得我们纪念.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执着真理,不懈追求,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就是为了纪念马老奋斗的一生,学习和发扬马老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真理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推进人口科学更好地、更健康地发展。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5-6

摘要:马寅初是是现代中国人口科学的伟大先驱,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学家。马寅初留下等身著作、铮铮铁骨和卓越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追慕。

积极探索科学理论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7-8

摘要:在现代中国人口科学发展史上,马寅初是一个最耀眼的名字。他的《新人口论》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是人口学界炳彪史册的传世佳作。在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和诞辰125周年之际,我们抚今追昔、共谋未来。

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学术报告会综述8-10

摘要:为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2007年7月3日下午,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受北京大学校领导委托,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郑晓瑛教授主持了下午的学术报告会。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各地传真
福建漳州芗城区强化优质服务理念10-10

摘要: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一是深化宣传新型生育文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扩大宣传交流,营造良好氛围。2007年全区共投入宣传经费19.7万元,印制宣传品13多万份,并在各镇(街)建立了新型生育文化示范点和村级示范点,举办计生文艺汇演,开展推进“三优”工程、儿童“健、优、美”形象展示活动,营造浓厚计生宣传氛围。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本期关注
第四届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在北京举行11-12

摘要:十几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进程,生殖健康产业得到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产业群体,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为了推动我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并隆重纪念第18个世界人口日,由国家人口计生委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于2007年7月11—14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是我国人口计生事业与生殖健康产业又一次大交流、大展示、大检阅、大发展的盛会。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领导访谈
关爱“新浙江人”走民本计生之路——专访浙江省人口计生委主任章文彪13-15

摘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省,由于历史的、地缘的、文化的、传统的因素,古往今来在对外来人口的态度上,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兼容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上述各种优势,浙江省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甚至外国商贾更是纷至沓来,使该省成为流入人口大省。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各地传真
河南罗山县整合资源落实计生优惠政策15-15

摘要:2006年。河南省罗山县委、县政府除了足额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放弃二孩生育户和双女户一次性奖励以及符合政策的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外,还大力协调20个县直部门制定出台了46项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并以县政府名义为计生户印发“计划生育优惠证”,计生户持“优惠证”可享受各部门制定的多项优惠政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
开创“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工作新局面16-17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学习贯彻好《决定》精神,对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现结合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司的工作特点,谈谈学习贯彻《决定》的几点体会。

坚持“四个重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18-19

摘要:人口问题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2006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综合考虑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发展条件和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新农村新家庭”征文选择
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人口计生工作20-21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江苏省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切入点,抓好结合点,为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探索了新的道路。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和谐问题22-23

摘要:党中央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为农村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人口问题是一个长期重大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农村人口问题解决不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人口计生部门需要抢抓这一历史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克服人口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有侧重、有特色、有针对性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建设新农村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调查研究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关爱女孩行动”专题调查研究24-25

摘要:继2006年7月11日在全国启动“关爱女孩行动”后,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了北京等地的大专院校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暑假回家乡期间,对“关爱女孩行动”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调查。此次调查地域范围广,涉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学生们主要考察了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和女孩生存发展的状况,探究农村群众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合新农村建设,了解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为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促进男女平等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理论纵横
一个文化社会学的新视角:管窥农村养老文化的困境与出路26-27

摘要:所谓“农村养老文化”,主要是指家庭或社会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家庭养老是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基本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与依托、当前农村养老文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以期构建新型农村养老文化,实现积极老龄化,真正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当代中国离婚问题伦理道德成因分析反对策28-29

摘要:许多专家学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离婚率上升及其诸多社会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试图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的伦理道德根源并提出应对离婚问题的伦理对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新农村新家庭建设
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切入点——村级公共服务平台与人口计生网络的调查研究30-32

摘要:如何运用人口计生网络推动新农村建设?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动人口计生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村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入手,发挥人口计生网络的作用.可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切入点分.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各地传真
重庆丰都县启动“计生协会准家庭”项目32-32

摘要:针对农村育龄夫妻双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增长的情况,重庆市丰都县充分发挥协会会员的资源优势,启动“计生协会准家庭”项目工程,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也为外出务工经商群众解除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