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人口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7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人口与发展论坛、人口与社会、人口调查与分析、老龄问题研究、人口流迁、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医学、学术争鸣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6087
  • 国内刊号:11-1489/C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250
  • 创刊时间:1977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4.58
  • 综合影响因子:3.94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人口研究 2012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口研究杂志人口流迁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摘要:了解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为构建社会支持的健康促进模式提供基础信息。利用“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符合条件的新生代流动人口2271人,以及与新生代流动人口同龄本地人口997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为(33.81±5.09)分。在3个维度中,客观支持平均分为(5.71±1.50)分;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1.28±3.88)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为(6.82±1.80)分。其中,新生代流动入口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数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上都显著低于当地同龄人口。婚姻状况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状况有关,表现为在婚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不在婚者。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在获得社会支持状况上在婚者较不在婚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37-46

本地化的社会资本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的社会融合。与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户籍制度改革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各种城乡制度改革不同,文章提出重视社会机制的作用,推动流动人口与所在城市社区、组织和居民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使流动入口在城市中积累起本地化的社会资本,这是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研究从社会参与、社会信任和社会交往三个维度来定义和衡量流动人口本地化的社会资本,分析影响流动人口本地化的社会资本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分析说明本地化的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所具有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城市公共事务、培养流动人口与本地入口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包容,以及促进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发展更加积极、更加正面的社会交往,从而对培养二者之间的社会信任提出建议。
47-57

人口流迁对北京市平均初婚年龄的影响

摘要:基于婚姻登记业务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近8年来北京市初婚人群的平均初婚年龄: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8.05岁,且在时序上基本保持稳定;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6.21岁,但在时序上具有明显的递增趋势。区分人口流迁类型的分析显示,迁移人口(京户非京籍)的初婚年龄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对总体的平均初婚年龄起到拉升作用;男性流动人口(非京户)的初婚年龄接近迁移人口,也推高了总体的平均初婚年龄,而女性流动人口的作用则相反。此外,由于跨户籍通婚比例的性别差异,女性本地入口(京户京籍)受到一定的婚姻挤压,同时受择偶梯度和男性“年龄向下婚”习惯的影响,从长期看北京本地女性的初婚年龄很可能会进一步推迟。
58-68
人口研究杂志人口与社会

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

摘要: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一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探讨青年乡-城流动入口经济融入的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其他相关人群相比,该群体的绝对经济社会地位和相对融入水平都是最低的,处于三重弱势地位。该现象说明,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的积极后果可能被制度及结构性因素所抵消;同时,文章的发现也挑战了“市场经济在纵向上,一定会促进权利和法律平等”的观点,暗示社会融入的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呼唤打造一个更为包容、不同人群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
69-83

失业者工作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失业者的工作意愿描述了失业者打算再就业的愿望。在综述国外对失业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失业者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体系,并通过对北京36个社区再就业者失业期间情况的回顾性研究,使该体系得到初步验证。定性访谈资料描述了失业者的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失业者的工作意愿由正、负两个方向的工作意愿组成,它们最终合力形成工作意愿。影响正向工作意愿的因素包括财务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工作价值和规范因素以及社会生活因素。影响负向工作意愿的因素包括个人资本因素、健康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劳动力市场因素。根据这些发现和结论,发展出关于失业者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意义。
84-93
人口研究杂志老龄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否加剧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1996~2009)的实证研究

摘要:不同年龄群体内部的收入程度通常存在差异,因而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会影响整个经济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文章建立了一个(统计性)分析框架,刻画出老龄化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的条件,并从经济理论和经验证据上说明该条件在中国成立,从而提出假说:中国的老龄化加剧了经济中的收入不平等。运用199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基尼系数衡量收入不平等,从经验上证实老龄化(老年抚养比上升和少儿抚养比下降)对我国收入不平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表明,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时,应注意老龄化这一长期被研究者们忽视的因素,因为它蕴含着与其他因素大不相同的政策含义。
94-103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及路径选择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快、高龄老人比例高。与世界其他老龄化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基础明显较弱,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社会。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面临冲击,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模式尚未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从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为主转变,是养老模式演变的基本趋势。因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中击,需要加快我国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进程,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使“银发产业”成为我国未来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