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人口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opulation Research

  • 11-1489/C 国内刊号
  • 1000-6087 国际刊号
  • 4.5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人口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7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人口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建党百年的人口发展与人口理论、生育研究、婚姻与家庭、人口流迁、人口与经济

人口研究 200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口研究杂志人口与发展论坛
新农村建设:“迁出去”和“引回来”——背景32-32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同时。对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村人口流出特征与经济社会效应——以湖南郴州和株州部分农村地区为例32-39

摘要:湖南是我国人口流出大省,郴州市嘉禾县和株州市攸县是典型的农业人口流出地区,我们于2006年3月28日~4月2日对上述两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人口流出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加深了对农村人口流出特征及经济社会效应的认识。

新农村建设需要关注城市化和人口转移中的村落消亡39-42

摘要: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然而,众所周知,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化实现的根本所在,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建立在推进城市化的基础上。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城市化怎样才能够促进农村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面对中国已经走上城市化快车道的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如何适应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大规模的转移和向城镇的聚集?换言之,采取怎样的新农村建设方略才能够促进城市化?这些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应从理论上予以回答和解决的题中应有。

城市农民工“精英群体”的回流与建设新农村——基于社会流动和政策支持的视角42-44

摘要:1农民工“精英群体”的界定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没有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建设和谐、文明、现代化的新农村需要政府作为: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另一方面,从城市反哺农村社会流动的角度来看,需高度关注已进城的农民工,特别是其“精英群体”,他们将是农村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基于实际,城市除了将其部分转化为市民外,更需积极、合理引导他们回流农村,构建顺畅的城乡社会流动机制,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为他们在农村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建设新农村需要在减少农民方面出台有力的新政44-47

摘要: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在我国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且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格局下,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关键是要有效地减少农民,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反哺农业才可能是较有效的。谈到减少农民问题,首先要对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症结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新农村建设:“迁出去”和“引回来”——主持人评论47-48

摘要:在以上4篇文章中,作者根据各自的调查和研究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问题展开了讨论。周长洪和翟振武教授的文章是根据他们在长沙会前参加中国人口学会组织的专题调研组到郴州市嘉禾县和株洲市攸县的调查而撰写的。这两个地区地处湖南南部,与经济腾飞的广东省比邻,农村劳力倾人广东打工挣钱是理所当然的,但外出人潮之汹涌则是惊人的。文章说,外出务工的“几乎全是青壮年”,“占农村劳动力1/3强”,而“有的村子能出去的人几乎都出去了”。他们的调查所了解的人口流动的选择性、趋利性、流向性、连锁性等特点,完全符合迁移理论所揭示的人口迁移的规律性。文章谈到,外出务工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但也使一些地方出现了“空心村”现象。他们指出,流出的人口并不是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恰恰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他们认为,人口流动不仅使农民增收致富、而且观念更新、技能增长,对婚育的态度也变了。人们往往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而雄辩的事实表明,市场经济带来的人口流动正是使亿万农民最终荡涤小农意识走向现代社会的一所大学校。

人口研究杂志老龄问题研究
我国机构养老老人与居家养老老人健康状况和死亡风险比较研究49-56

摘要:文章基于我国1998-2002年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考察了机构养老老人与居家养老老人两群体间的健康状况和死亡风险差异。研究显示机构养老老人具有总体健康状况差、死亡风险相对大,但生活满意度高的特点。研究还显示家庭或社会支持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而且可缩小两群体间的健康和死亡风险差异,说明家庭或社会支持在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在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人口研究杂志人口与社会
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57-63

摘要:本文考察了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的分布及其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结果表明,青年婚后小家单独居住的比例高达2/3,成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的主流。在与父母同住的青年中,独生子女与双方父母同住的比例相当;而非独生子女则基本上都是与男方父母同住。此外,双独家庭与老年父母同住的比例最小;单独家庭与老年父母、特别是与女方父母同住的比例最大;双非家庭与男方父母同住的比例最大。单独家庭中青年夫妇婚后居住方式明显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论文探讨了这种居住方式的变化对家庭养老以及家庭观念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变动与城市空间重构64-71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上海市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基于工作地的从业劳动力数据,采用GIS技术和模型分析方法,系统地考察了1996—2001年间上海从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发现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总体上呈都心区密度最高、由此向外依次降低的基本模式,以及都心区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上升、从业劳动力由都心区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均衡化变动趋势。但第二、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的分布变动有所不同,第二产业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散的较大范围的单向均衡化变动,第三产业则表现为在距离市中心15公里圈内由都心区向其边缘区扩散、15公里圈以外地区特别是远郊区则反呈趋向中心城区的集中化变动。从业劳动力的这种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利于上海可持续城市空间的重构。

生育性别选择的新变化及对策建议72-76

摘要:我国部分地区群众生育性别选择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就地选择向异地选择变化,由“持证”后选择向“持证”前选择变化,由婚后选择向婚前选择变化,由产前选择向产后选择变化。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闲暇生活与农民工的市民化77-81

摘要: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的“民工潮”,不仅促使我国上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而且也确实对农民工改善其在农村的家庭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城打工,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的农民增收的唯一出路。与此同时,“民工潮”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尽管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但是职业与生活空间的改变并没有带来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的完整的角色转变。

中国老年学学会20年庆典暨学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81-81

摘要:中国老年学学会20年庆典暨学术高峰论坛于2006年9月15~17日在北京举办。同时,中国老年学学会首届“中国老年学奖”颁奖仪式于9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国家各部委相关负责人及国内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出席了庆典活动,并参加了“2006年中国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全国各地有近千人报名参加此次盛会。

人口研究杂志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机制研究——以广东为例82-86

摘要:广东既是全国的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的流动人口大省。200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达到9194万人。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是广东省最基本的省情。由于广东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孕育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而且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它毗邻港澳,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同时它还是全国最大最著名的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多达2200多万。在多种文化交融的复杂人文背景之下,应该如何抓紧抓好新时期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以广东为例,就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并求教于同行。

流动人口信息流管理模式初探87-90

摘要: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相比,因其居无定所、劳无定职、行无定踪而成为社会管理的难点人群,有些甚至是盲点人群,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也概莫能外。流动人口管理难,似乎已成为难以解题的计划生育管理“哥德巴赫猜想”。笔者基于近年在开发、应用和监控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经验,试图通过设计流动人口信息流管理的模式,为全国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和“一盘棋”管理的目标提供优化信息交换平台模式的解决方案。

西部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两颗明星——对贵州和甘肃人口计生工作跨越式发展的调研报告91-95

摘要:20世纪90年代,贵州和甘肃两省的人口计生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属于全国的后进地区,人口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两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贵州、甘肃两省奋起直追,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阶段西部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的“两颗明星”。2006年3月。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组成调研组,分赴贵州、甘肃两省进行实地调研,对两省的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人口研究杂志书评
《人口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评介96-96

摘要:人类从产生之日始,就不断地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口不断迁移的历史。没有人口迁移,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人类的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迁移更趋活跃。国际移民成为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在各国内部,人口迁移也异常地活跃。

《人口研究》杂志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