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天地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群文天地杂志 省级期刊

Folk Art and Literature

  • 63-1027/G2 国内刊号
  • 1009-6302 国际刊号
  • 0.0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群文天地是青海省文化馆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青海省文化馆主管的学术期刊。群文天地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稿、书评、理论研究

群文天地 200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群文天地杂志情系花海七十春
怀念“花儿”宗师朱仲禄先生4-4

摘要:2007年12月22日,“花儿”宗师朱仲禄先生在西宁逝世。朱仲禄老师的关门弟子唐祥惊闻恩师仙逝,悲痛万分,立即前往吊唁,作诗三首,并和王洛宾“花儿”《六盘山令》一首,以表达感念之情。

近代大西北原野上的最后—位“少年”——写在朱仲禄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5-5

摘要: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浩瀚的夜空,耀眼的辉煌过后,是永久的沉寂与惆怅。朱仲禄先生走了,从此,乡村小道上,再也听不到那清脆的铜铃声,再也看不到骑在小毛驴上哼着山歌的那位历经沧桑却依然精神矍烁的老人的身影。先生走了,从此,山野不再青绿,溪流不再清澈,当代少年们的心境也不再平实。生活富裕了,面色红润了,西装革履、底气十足的农家少年们却再也吟唱不出当年那股子野气与豪放。

辉煌的成就——浅谈已故“花儿王”朱仲禄先生的两部不朽作品6-7

摘要:“花儿”艺术大师朱仲禄老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每当想起他老人家对“花儿”艺术的重大贡献,除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外,更对老先生充满了无限的敬仰。 朱仲禄老先生在几十年“花儿”艺术生涯中,不但搜集整理并出版了《花儿选》、《爱情花儿》等;发表了“花儿”研究论文150多篇;

继承而不拘泥 创新而不离本——纪念朱仲禄先生逝世一周年8-8

摘要:一代“花儿”王朱仲禄先生在“花儿”世界里修成正果后,别“花”而去。我们在惋惜这位“花儿”天才的同时,也为其留下丰厚的艺术遗产而自豪、自慰。 朱仲禄“花儿”演唱艺术的内核可归结为:继承而不拘泥,创新而不离本。

群文天地杂志文化纵横谈
浅谈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及利用9-10

摘要:档案是人们用以记录、保存和供查阅的文秘载体,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不同的范畴和门类有着不同内容和要求。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信息资源。它是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一个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真是记录,属档案的一个门类,既有档案的共性,又有文化艺术的特殊性。

电影中的动画特效11-12

摘要:电影是视觉和听觉两种传播媒介的综合,这就使得电影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一部优秀电影的成功,有很多相当重要的因素在里面。无论是从大脑构思,还是从分析创作,电影的剧本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一部电影作品的关键却是如何演绎剧本,因为观众们永远不会像看小说那样去看电影的。

抚州市民俗文化旅游现状与对策13-15

摘要: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才子之都,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里人文气息浓厚,文物古迹众多,古典文化的足迹和现代生活气息在这里汇聚。抚州有宝贵的革命纪念故居和故事,也是江西红色旅游的一部分。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

手机报会不会取代都市报的地位?——手机报与都市报对比分析16-1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不同形式的媒介开始崭露头角,手机报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会担心现在流行的都市报会不会因为手机报的出现而退出中国传媒江湖。就像当初网络出现时,我们对传统媒体的担心一样。日渐盛行的手机报会不会取代都市报的地位呢?

广告专刊的活动策划18-18

摘要:随着报纸经营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传统的报纸广告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客户和报纸自身发展的需要,于是,一系列的行业专刊应运而生。这些广告专刊成为报纸广告新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而作为广告专刊主要内容的活动策划也红红火火,发展迅速。那么,广告专刊活动策划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跨文化交际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研究19-19

摘要:一、背景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期,全球信息无国界化,英语作为一门传达国际信息的通用语言,其作用日显重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中西方文化交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误会和冲突。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学基本理论20-20

摘要:目前,对电视新闻自身的编辑学体系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有关电视新闻编辑学的专著问世。理论界与电视实践之间的隔膜,也许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地苛求研究者。因为,以报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对于以形、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新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适应也是在所难免的。

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文化取向21-22

摘要:诞生于120年前的蔡元培(1868-1940),其所处时代,正是中国与西方在军事冲突、外交冲突、经济竞争之外,代表着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历史传统的中西文化体系也在开始撞击、摩擦、互相吸收借鉴的时代。时代的巨波,震荡着中国大地。在不同人们身上产生着不同深度、不同动向的反响。蔡元培即是其中具有强烈时代感应的重要思想家之一。其科学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本文就其科学教育思想的中西文化取向作一初步阐述。

浅谈二胡音乐艺术的魅力23-24

摘要:二胡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拉弦乐器之一,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轧筝或奚琴。从竹片擦奏过渡到用马尾弓子拉奏,由民间艺人的流浪工具发展成当今具有较完整教学体系的专业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音乐家们对于二胡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二胡这枝独具魅力的民族乐苑之花根深叶茂,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二胡音乐的艺术魅力是由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很值得我们探究。在本文中,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二胡艺术的魅力所在。

对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及方法的探究25-26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在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产中产生的,体现了各个民族的艺术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它积累了浩瀚的曲目,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演唱技法,形成了独特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但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如今并不完善,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和欠缺,这对于我们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显然是不利的,探讨民族声乐的教学改革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浅析“出尔反尔”的古今义差异及其成因27-27

摘要: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语言的社会性规定了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这一潜规则。早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苟子便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苟子·正名》中这段精辟的话语是对语言社会性的完美解读。

宋代士大夫与禅学28-30

摘要:佛教在传人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过程,而这个中国化的过程又是佛教一步步地被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佛教教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要,向社会各阶层浸渍,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在宋代,士大夫们参禅悟道,其人数超过历代,异常兴盛。而这些士大夫提出的很多禅学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极尽能巧之事”——关于中国先锋艺术的思考31-32

摘要:先锋艺术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范畴,发轫于西方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身体艺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形成以心理体验、时间体验以及环境气氛的体验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相对于传统造型艺术的“外在视觉性”而言,先锋艺术更注重“内在体验”,根据体验物质载体的变化,可以看出其中彰显的先锋精神。

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33-34

摘要: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艺术门类应积极从民间艺术语言中借鉴和吸收丰富的艺术元素,如民间自然材料的巧用、造型风格的妙用、吉祥图案的适用、对比色彩的运用,将传统形式内容重新整合,这不仅是对民间文化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发展,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应积极走有特色的包装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