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社
分享到: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发展综述、创新发展、知识产权、科技经济透视、大视野、小资料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9-8623
  • 国内刊号:11-3392/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537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7
  • 综合影响因子:0.442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国外科技发展最新动向专题

欧盟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

摘要:欧盟作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积极倡导者,近年来积极引领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欧洲“再工业化”的战略构想,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本文分析了欧盟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法律基础,研究了欧盟支持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特别是欧盟加强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要做法,并总结了欧盟成员国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财政与金融工具,希望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借鉴。
5-10

俄罗斯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有可能导致新的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家间紧张关系,影响国家安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加剧国家间因争夺能源或其它资源产生纠纷,俄罗斯必须捍卫北极地区资源所有权;政府需制定出统一的气候研究计划,内容应包括评估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及应对措施等。俄罗斯采取了提高能效、节能、开发新资源等一系列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
11-17

中韩主要产业领域科技竞争力差距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科技进步和竞争力的迅速增强,引起韩国的高度关注。中国目前积极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材料、生物、尖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同韩国的新增长动力产业计划有相当部分是重叠的。相似的发展理念和规划目标,一方面加剧了一些产业领域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为双方扩大合作空间奠定了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归纳梳理各种议论和反应.对比中韩两国主要产业领域的科技竞争力水平,分析今后韩国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发展态势。为业界提供一些参考。
18-24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创新发展

欧盟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及经验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欧盟科技创新的总体环境,介绍了欧盟促进科技资源统筹利用和优化配置、推进欧洲研究区(ERA)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分析了欧盟促进科技创新的主要经验和2011年欧盟推动科技创新的最新举措。以期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参考。
31-39

PPP模式在俄罗斯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

摘要:PPP为一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最早产生于英国,它是指公共部门(一般是政府)与私营企业(包括营利性或非营利性企业)通过签订正式协议等方式,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PPP模式在俄罗斯科技创新领域的实际应用.可归纳为三个类型:技术转让型、需求导向型和资源整合型。其存在的问题是:公私双方缺乏平等合作的基础,缺少创新的内在动力或条件,国家应发挥的作用有待完善.风险投资发展薄弱等。
40-45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科技与经济

气候变化视角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探析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是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采取的措施。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随之快速增长,能源供需缺口也在逐年拉大;同时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导致碳排放总量急剧上升。针对此现状,我们应当从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方面控制碳排放量上升.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46-50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经济管理

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述评

摘要:破坏性创新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创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该理论站在全新的视角系统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破坏性创新以赢得长期竞争优势.受到了企业家和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概念提出、深化发展及应用拓展研究三个层面进行综述性探讨,总结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57-64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研究与借鉴

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石油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保障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石油金融体系。本文分析了世界石油与金融形势。提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体系构建的战略取向:多层次构建石油交易市场体系:多渠道营造石油银行系统;多途径形成石油基金组合;多方位灵活运用石油外汇等等。
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