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海外中国教育研究
一个日本学者眼中的中国课改--回首我与中国相互学习的六十年3-22

摘要:笔者大学二年级开始迷上了中国研究,冒着丢失工作的危险,突破冷战时的研究禁区,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展开研究,研究成果最终得到日本学术界的接纳。后又执念于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在社会科领域推进问题解决学习。1980年代末开始频繁到中国考察,受邀参加了上海举办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国际研讨会。通过在中国各地考察和演讲,目睹中国基础教育的巨变,也分享了日本教育的经验。在回顾中国课改40年历程之同时,结合日本的课例,阐述笔者对以学生为本教育的看法,期待中国将之推向更高阶段。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从学习科学看“有效学习”的本质与课题--透视课程理论发展的百年轨迹23-43

摘要:从学习科学的"有效学习"研究视角,可以透视课程理论发展的百年轨迹,为新时代的学校教育提供发展方略。学习科学揭示了"人类学习"存在"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与"潜在学习"三种样式,而后者是支撑前两种学习的基本样式。充分体现三种学习样式的整体优势是建构"有效学习模型"的充足条件。学习科学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本质在于"社会性"。有效学习模型从"情境学习"到"跨界学习"再到"分散网络学习"的演进,离不开对"学习"的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解。应试教育造成的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异化"衍生了诸多教育的丑陋与悲剧,这是同"有效学习"研究的一系列发现与见解背道而驰的,也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使命的。我国的基础教育界应当汲取当代学习科学的成果,荡涤"应试教育"的污泥浊水,精心描绘新时代学校革新的蓝图。

论《学记》中的“时”44-54

摘要:中华先民对"时"的认识有一个从侧重自然之时到侧重人文之时的过程。《学记》对"时"与教育的关系有系统的论述,本文中或显或隐的"时"之涵义可归纳整理为两类四种:第一类是教育的时间逻辑,"时"作过程或节点来讲;第二类是教学的时间逻辑,"时"作次序或时机来讲。《学记》对教学原则与方法规律性的揭示是其在中外教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这一贡献或是源于对教育、教学经验中"时"之规律的总结。以列奥·施特劳斯隐微解释学的理论,从"时"的维度诠释《学记》,文本中"时"所体现的"过程"、"节点"、"次序"、"时机"的意涵值得教育者思考。

非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期望与子代学业成绩--基于CEPS追踪数据的经验分析55-70

摘要:基于经典人力资本理论框架,本文建立家庭教育期望的决策模型,利用中国人民大学提供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二值选择模型的回归方法,实证探讨了非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期望对子代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包含负面情绪的非认知能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但随着学年的深入则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隐形的家庭教育期望有助于提高子代学业成绩,但包含课业指导在内的现实教育期望则不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父代对人际交往方面的学校表现管教过严,易于激起子代的"逆反"心理而不利于提高学业成绩,且城镇学生的发生概率高于农村学生;与农业户口以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非农户口以及贫困家庭的学生更倾向于转换负面的消极情绪,努力学习并提高学业成绩。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学习研究与课堂转型
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中芬法澳四国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71-81

摘要:师生互动是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关键教学行为。通过选取中国、芬兰、法国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中学数学课堂录像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出中芬法澳课堂中师生互动模式的可能形态:整体态势上中国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较为静态,并表现出教师主导性;而芬法澳三国的师生互动更为动态。互动模式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各国主导的师生互动模式,中国尤甚;中国的互动模式1与芬法澳迥异,主要表现在互动对象上;互动模式2: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在中国课堂几乎缺失;互动模式3: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是各国课堂知识传输的主要媒介,中国课堂中尤甚;互动模式4:学生做题-教师辅导中的教师辅导,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全班集中讲解,体现出集体主义色彩,在芬法澳课堂中主要是个性化、针对性的小组或个别辅导;互动模式5:课堂管理在芬法澳课堂是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中国课堂缺失。

基于3C-FIAS的优质科学课堂互动研究82-102

摘要:为了了解小学科学优质课教学互动的特征,选择四节优质课视频,应用改进型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3C-FIAS,从互动分析矩阵法、比率分析法、课堂教学行为动态分析图三个方面进行数据处理,从师生情感氛围、师生言语行为结构、师生实验操作和技术使用行为结构以及师生行为动态曲线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师生情感氛围积极融洽,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师生互动比例较为合理;小学生不擅长在课堂上主动发问;科学教师在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时机。

课堂录像促进教师专业研修:框架、应用及反思103-112

摘要:目前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深度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课堂录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研修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以色列和美国两个课堂教学研究项目中分析课堂录像的两种框架,其中VIDEO-LM项目的"六棱镜"框架可以让我们更加注意关注课堂观察或录像分析中容易忽视的视角;TEAMS项目的象限编码系统则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精准定位课堂教学并明确改进完善的方向。本文随后以一节美国七年级的数学课为例,讨论了这两种框架的应用。用课堂录像促进教师专业研修时应做到:在研究课堂录像之前应准备好合适的分析框架或观察工具;需要利用分析框架拓展观察视角;需要利用分析框架更加精准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定位并明确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材研究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外中小学教材研究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113-128

摘要:为全面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教材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本文对698篇英文文献及1346篇中文文献进行共词分析,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地呈现中小学教材的整体研究结构。结果显示,中小学教材研究呈现出研究领域广、研究主题突出的特点。教材历史沿革和比较研究、教材教学属性以及教材表达系统研究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围绕核心素养目标、乡土或校本特色化的教材内容研究是国内所特有的研究聚焦点。整体而言,国内教材意识形态建设及研究方法创新等领域落后于国际。拓展研究热点并推进教材基础性研究;加强教材意识形态建设、电子教材开发与实践等新兴领域研究;重视教材研究方法论建设是未来中小学教材研究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