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特约稿
教育要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3-18

摘要: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数字化潮流带来的剧变,这些变化正在将人、城市、国家和各大洲联结起来,同时也将世界上大多数人口聚集在一起,这就大大地提升了个人和集体的潜力。与此同时,科技和经济力量使世界也变得更加动荡、复杂和不确定。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要如何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教育者面临的困境是,最容易教授和最容易测试的知识与技能,也正是最容易数字化、自动化和外包的。事实上,拥有良好的学术技能并不能阻止人们使用这些技能来摧毁、而不是推进他们的社会。这就归结到教育的核心:培养价值观,让学生拥有一个可靠的指南针和导航工具从而能够自信地探索世界。下一代的年轻人还需要创造工作,而不是寻找工作,这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创新精神、复原力以及乐于从失败中学习。本文从明日教师和明日决策者的角度来审视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要求,以鼓励和激发所有人来参与和发展未来学校所需的创新学习环境。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课程与教学
台湾地区课程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19-30

摘要:课程美学是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课程美学语言的运用、美感经验不同角度的揭示、美感经验的跨学科培育路径、课程美学的教学艺术等主题。这些研究的开展丰富了课程理论,引导了实践领域的美学探究。但也存在课程美学内涵不清、本土化课程美学研究较少、部分课程美学用语过于抽象等问题。今后,需要紧扣美感的核心特质,进一步澄清课程美学的内涵以及在建构本土化的课程美学研究上多努力。

初中校长的性别结构和领导风格:以上海市为例31-38

摘要:“女教师教书男教师管理”曾经是各国中小学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上海市初级中学校长的抽样调查显示,女校长在整个校长群体中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而且已经在城区学校和私立学校中成为“多数派”。与男校长相比,女校长在领导学校变革时更有可能趋于保守,在学校管理中更为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活体验,在做出决策时更有可能采用直观、新颖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时更为重视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校长的培养和选拔机制,是影响男女校长的数量差异和分布特点的两个重要方面。

选考背景下高中生科学态度倾向的现状调查39-48

摘要:研究针对新高考中学生科目选择的现实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浙江省7个地区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为样本,以选考人数相对占优势的化学科目为例,从价值认知、兴趣态度、精神品质三个维度,探讨选考背景下高中生的科学态度倾向表现,分析了不同选考类型的学生在各维度上的表现差异,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育基本理论
教育现象学的迷误与出路49-58

摘要:教育现象学业已成为近十多年来国内教育学界研究与关注的重要课题,但我们遗憾地发现存在着误读、误解、误用现象学基本精神的现象,一些研究并没有真正坚持运用现象学的基本立场、独特眼光和科学方法,反而跌入了一条令人堪忧的“迷途”。回到胡塞尔的本义来开展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意味着三点。其一,教育现象学的根本使命是使教育摆脱远离精神的危机,从“实证科学”的藩篱中解放出来,走向“精神科学”的欢愉,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关涉内在心灵的学科。其二,教育现象学运用的是“悬置”“本质还原”“先验还原”等经典、传统、独特、基本的研究理路,“直观”地洞悉与把握教育的规律,特别是为教育本质的“自我明证”开辟场地,腾出空间与诉诸时间,从而让教育真正进入“澄明”的境地。真正的教育现象学遵循的重要路径是“活验”,而不是心理学的“体验”,因为它要与对象“打交道”,这种“打交道”对于人来说是“交往”,对于物来说则是“运用”,也就是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上手”“在手使用”。其三,教育现象学在方法上不是传统的“主我一客我”二元论的“反思”,而是追求教育研究过程中的“自身意识”。“自身意识”是“非反思性”的,与它所意识的东西是共存的。它对自身的认识靠的不是“反思”,而是与之共在、与之共存、与之共生、与之共行。因此,它是“随行而识”“随行而悟”“随行而感”“随行而念”的“热思”,而不是做后才识的“冷思”。

“围观群体”在校园欺凌中的角色与行为机制研究59-68

摘要:本文运用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以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为逻辑起点,重新定义了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同时研究和分析了围观群体中的“助手”“强化者”“局外人”及“捍卫者”这四类围观者角色。发现虽然围观者在校园欺凌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由群体心理所控制的群体行为在产生和传导方面基本相似。同时,这些行为也会对校园欺凌产生消极影响。对此,研究围绕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行为机制提出了五项干预措施,以应对围观群体对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育哲学
洛克对美国教育的影响69-76

摘要: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对新大陆产生了重大影响。源于洛克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宗教宽容”等学说,成为美国革命和宪法的理论基础,洛克的“绅士教育”和功利主义教育理论影响了早期美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洛克也因此被誉为新旧世界的桥梁。

康德哲学对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影响77-87

摘要:赫尔巴特晚年曾自称是个“康德派”,然而在知识论上,他与康德显示出差异。由此赫尔巴特并非严格意义的“康德主义者”。与康德一样,赫尔巴特在知识论上也试图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不过,调和的结果却是康德知识哲学整体仍偏向了“先验论”,而赫尔巴特在延续康德“先验论”的基础上,多了一些对“经验论”的关注。康德哲学以“三大批判”为核心,集中体现为对“纯粹理性”“实践理性”以及“反恩性判断力”的讨论。“审美理性”是康德整个“反思性判断力”的核心,康德借此实现从“自然”向“自由”的过渡。赫尔巴特试图在他的教育学中延续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批判体系的逻辑框架。他的教育学以“心理学”和“实践哲学”为基础,同时增加对“教育机智”的讨论,并以此作为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道德与法制教育
仅仅一个“好”字,远远不够——道德领域区分的探索及意义88-96

摘要:在当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成功区分了社会习俗、个人生活与道德领域规则的不同性质,为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及全部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和一些十分具体的实践建议。本文基于努奇教授的《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好”远远不够》两大文本,集中讨论了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关于道德领域的区分及其教育意义,以及日渐兴起的有关领域理论的中外学术交流。领域理论的不断发展及相应的国际对话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建构质量。

僭越与复归:基于“道德”的道德评价97-104

摘要:道德评价的僭越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德育文化的产物,亦是规范伦理思维和工具理性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反映,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道德”本身理解的异化和矮化,从而导致学生道德自我的缺场和道德教育的不道德等一系列的道德困境,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发展。因此,教育者应坚守学生立场,彰显道德评价应有的道德性,在厘清道德的合理性阂限的基础上,提供与领域相一致的引导与反馈,通过“道德”来培养道德,乃是增强道德评价实效性的一个基本方向。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高考研究
再论高考的教育功能——侧重“高考指挥棒”的分析105-115

摘要:一直以来,高考因其“魔力指挥棒”功能造成基础教育严重的“片追”、“应试”现象而饱受非议。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分析考试与教育的关系以及“高考指挥棒”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现象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论述高考的教育功能。研究发现,考试引导教学的现象在古今中外都是普遍存在的。“高考指挥棒”纵有诸多弊病,亦具正向功能,有必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唯有如此方可趋利避害、兴利除弊,最大程度地发挥高考的教育功能。

主要发达国家“高考”科目选择性的比较分析与探讨116-128

摘要: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芬兰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高考”(大学入学考试或高中毕业证书考试)科目选择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各国“高考”科目由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组成,选考科目的范围、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有部分选考,也有全部选考。各国“高考”科目的“必考+选考”模式是适应高中课程“必修课+选修课”模式的必然选择;高校不同专业的入学要求是决定“高考”科目选择性的重要因素;高中“选课”、高考“选考”与大学“选择专业”是彼此衔接的统一整体。我国的新高考改革在实行部分科目自主选择的背景下,需要加强高校招生录取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录取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