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社
分享到: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访谈、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课程与教学、国际与比较教育、教育管理、学科教育、道德教育、走进中小学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9-9670
  • 国内刊号:31-184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58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2.24
  • 综合影响因子:1.32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全球教育展望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专家访谈

人类的可教性与教学脑——安东尼奥·巴特罗院士访谈

摘要:可教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相对较长的青春期和人脑惊人的可塑性是人类可教性的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可靠的动物模型、脑科学实验中运用少量样本进行研究而获得的研究成果与运用于大规模教育活动的适应性等问题,使得教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目前人们对学习脑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对教学脑却研究得很少。因此,科学的教育呼唤教学脑的研究。
3-9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历程与问题回应

摘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并后历时近七年。本文较全面回顾了教师课程标准研制的过程,并对研制过程中各方面专家所提出的有关课程标准的定位、理念、目标内容、课程设置、实施建议等咨询意见进行了回应。
10-21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摘要: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意味着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改变。论文从"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22-25

超过十年教学经验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研究以北京市3619名超过十年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为样本,从教师的专业精神、学生观、教学效能感、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反思与研究、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特色及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八个方面,考察了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涯发展路径。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可以为四类:消极应付型;经验重复型;发展教学风格型;发展教育思想型;(2)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呈现出多样化与差异性;(3)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性分布在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各个教龄段之中。
26-31

高能实践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探索

摘要:教师教育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具体学习内容的实践课程体系。近年来兴起的高能实践理念为这一需求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研究者提炼出对于高水准的教学而言最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单元并辅之以相应的教师教育方法,力图在实践有限的教师教育过程中为教师种下专业发展的种子。它因其简约、跨情境性和对实践直接关怀的特点,对我国已有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观可能是有益的补充。
32-38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育基本理论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与中国特色

摘要:在很多西方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公共政策领域的重要话语,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尤其深远,但这种理念也始终面临各种价值争议与实践困惑。所以,在借鉴西方经验的过程中,中国学者必须始终坚持批判与自省的立场,深入探讨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国意义与中国问题。本文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精髓在于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动态性与协商性,这一观点提示人们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道路上重新审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文化反思不仅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带来新的启示,也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开辟了更广阔、更深刻的理解角度。同时,多元文化主义还促使人们深入思考我国教育在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面前的立场与价值担当。
60-65

激荡中的沉淀:沉思教育学的原理与应用

摘要:面对浮躁的美国教育环境,沉思教育学基于佛道之"正念"和"冥想"的哲学理念,强调将"有意识性"、"此时此刻性"、"非判断性"和"聚焦性"目标应用于教育实践,进而在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关照"整个人"和媾连"生活"。沉思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66-72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儿童研究

我国教师的儿童研究:缺席的根源和现实的课题

摘要:通过近6年的田野研究发现,我国的中小学基本上只有校本教学研究,鲜少有教师开展的儿童研究。缺少国家政策的引导、教师的儿童研究没有被认可或意识到,是我国教师的儿童研究缺席的根源。从国外儿童形象研究的进展看,"发现为本的形象"是儿童在校的主要形象,这与我国深度课改中的儿童定位是一致的;然而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中,儿童的"发现为本的形象"基本缺席;据此,从研究内容层面提出我国教师研究儿童的现实课题:每位中小学教师亟待研究自己所任教儿童的想法、学习兴趣和体验。
73-77

与儿童一起研究:核心议题与研究反思

摘要:近二十年来,随着国际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和儿童研究理论的发展,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兴起了一股"与儿童一起研究"的热潮。与以往的儿童研究传统相比,"与儿童一起研究"主张重构儿童在研究中的角色与地位,倡导儿童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综合,并尤为重视儿童研究的伦理问题,对促进儿童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78-82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学科教育

对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前瞻性分析——基于2011年美国《科学教育的框架》和1996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对比

摘要:美国于2011年7月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以及核心观念》(以下简称《框架》)是其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开发的基础文件,本文介绍了其研制背景。并通过将《框架》的主体内容与美国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科学内容标准"(以下简称《前标准》)进行对比,抽提出《框架》的特点。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该文件对我国研制课程标准的启示。
83-87

国际语言测评理论视阈中的真实性研究

摘要:语言测评的真实性问题是交际语言测试区别于传统语言测试的一大标志,也是当前国际语言测试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如何正确诠释"真实性",是国际语言测评理论研究中一个亟待澄清的关键问题。本文对语言测试领域的"真实性"内涵作了初步探讨,阐述了真实性研究方面的观点,分析了如何正确看待语言测评真实性的本质问题,以期对我国目前外语测评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