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0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特约稿
“现代孩童”考与新时代的教师像3-5

摘要:面对“现代孩童”的偏失,今后日本的学校教育应当怎么办?今后的教师教育应当怎么办?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副会长田一教授抽取新《学习指导要领》的关键术语,阐述了日本新课程改革的动向。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专家访谈
新《学习指导要领》的理念与课题——日本教育学者梶田叡一教授访谈6-11

摘要:本文归纳了日本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的要点及其实施的基本课题。日本新课程改革传承了培育“生存能力”的教育理念,力图通过中小学课时的增加、小学英语科的引进、各学科被削减的教学内容的恢复,倡导“习得”、“活用”、“探究”的学习活动,以及突出“国语能力”的跨学科培养,旨在形成每一个儿童的“扎实学力”。这是日本近30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课程与教学
学习科学:内涵、研究取向与特征17-19

摘要:学习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新兴科学,其研究基础是脑与认知科学。目前学习科学的研究有三种取向:(1)整合认知心理学、教学设计、计算机信息技术、智能系统等领域的学习科学;(2)整合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医学与教育等领域的学习科学;(3)整合机器学习、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习科学。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习进行研究的学习科学,将肩负起设计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

学业评估的多重参照性特征及其教育意蕴20-24

摘要:当前我国关于学业评估的研究不少,作为教育筛选的主要工具,甚至唯一工具。人们似乎更多地关注学业评估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具有公平性与有效性,或者说人们的注意力似乎更多地放在“正式学业评估”的编制和落实上,而本文则试图关注学业评估活动由于人的参与而具有的复杂性和多重参照性特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育理论
通向语言之途的教育——论教育的语言转向25-29

摘要:哲学的语言转向唤起了教育的语言转向。教育的语言转向有双重意蕴:语言是教育的工具,语言是教育的家。不同的语言与教育相遇,展现的是不同的教育研究和教育生活图景。通向语言之途的教育,所要达于的是一种超越了工具论和本体论的语言,是一种在更高层面实现了二者辨证融合的语言。

中外教育实践话语研究30-34

摘要:教育实践话语是基于行动、活动等分析概括而成的文本语言。由中外教育实践话语的流派发展起来的实践话语的谱系,从实证性的、经验性和隐喻性的研究视角诠释了教育实践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初识了发展中的教育实践话语的特征。

致力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贝瑞·康柏的批判教育学思想述评35-39

摘要:本文通过对贝瑞·康柏个人生活历程的考察,说明了其走上批判教育学的道路的原因。进而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内涵、务实的批判教育学对批评的回应以及通过探讨使中小学教师成为批判教育者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致力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思想。其思想中强调的把批判教育学思想从学院精英的话语转译为学校中教师和行政人员可理解的教育实践以及改变过去批判理论过于重视批判而忽视建构的做法等都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国际与比较教育
未来十年日本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动向与课题——对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解读45-51

摘要:“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的课程和教学有规定性作用。2007年1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了“教育课程部会目前审议总结”的报告,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全面修改,并于2008年2月15日日本正式对外公布。修改方案表明日本未来十年课程发展将走“确实的学力”路线,采用“知识-活用型”的知识观,日本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数、理、外等重点学科上。本次修订体现了日本文部科学省对教育教学的折中性的尝试和探索,同时也带来了有待解决的新课题,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师教育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52-57

摘要:教师信念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教师信念的研究中最困难的是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教师信念中隐蔽行动信念的存在,使研究者在探求与解释教师信念时必须要同时关注教师宣称的信念与教师在实际行动中所体现的信念。因此综合运用访谈与观察的方法,同时检视两种信念及信念产生的环境脉络是恰当的,这样可避免“讲半个故事”的危险。研究者通过一项时课程改革中教师信念变化历程的质化研究,提出探求教师信念时三种有效的具体操作策略:采用传记式访谈了解生命故事;通过两难困境展现信念及聚焦言行相互矛盾情境。

教师的自我表露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质的研究58-63

摘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表露不仅有学识和经历等认知性表露,而且有真情和爱心等情感性表露。不管何种类型的表露,教师更高的自我表露往往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表露的“资本”又注意表露的时机,那么就能使自己的表露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表露之所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表露能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感染学生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64-67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中,教师的实践智慧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概念。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后期有一个重大的转向,即从单纯作为本体论哲学的解释学到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转向,旨在重新恢复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概念,实践智慧于是成为后期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本文首先区分了实践智慧与实践知识以及技术性知识;其次,以其为基础,阐释了反思性实践和操作性实践的区别;再次,指出教师的自我理解是其实践智慧生成中的必要条件,并反思了以自我理解为基础的教师“实践智慧”的局限性。

转识成智: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取向68-71

摘要:“转识成智”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取向,而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转识成智”的有效路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智慧范型的教育,引导未来教师在建构式学习中化“公共知识”为“个人知识”,提高其理论素养;二是为师范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时空与有效的实践指导,努力将他们置身于未来需要面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中进行实际操练,培育其实践智慧。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学科教育
地理教科书中的确定性结论对教学行为的负面影响72-76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充满确定性结论的现实。分析了由不适当的确定性结论引发的种种不良教学行为,提出了一些改进的设想。这种探讨为地理教科书编制和教学行为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学史哲素养77-82

摘要:科学教师的科学史哲素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而我国当前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中都未重视科学史哲教育,我国的科学教师科学史哲素养缺失,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步履维艰。欲改变此种局面,我们认为:科学史哲书刊的编撰与出版亟待重视;科学教师教育中必须关注科学史哲;中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应该融入科学史哲。通过这些努力。促进我国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艺术教育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83-85

摘要:艺术教育是培养人,陶冶人的教育,作为从事这一门类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如何感受美和创造美,其自身对教学法及课堂情境的探究也是向学生展示个人风采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情境的设计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方法介绍,阐明了关注课堂情境建设对调动师生情绪,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走进中小学
“合作自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86-89

摘要: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日趋突出,许多处于“成熟期”的优秀教师过早地进入了“高原期”,表现为对新事物不敏感、进取的动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教育理念和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对自己的经验认识不足,行动常常表现出随机性,没有方向感;二是这些教师在进入“成熟期”后缺乏专业引领,目前的校本培训大多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

向虚假的科学探究说“不”——以“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90-93

摘要:在物理课堂开展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中的实验获得有效的数据,然后验证对问题的猜想,是探究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有时师生共同开展的科学探究可能会遇到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意料到的情况,从而引起教学流程偏离教学设计的预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