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特约稿
“学习圈”式教育——展望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3-5

摘要: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瑞典学习圈式教育,有助于发展中的社会向深层民主迈进。因为它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知识和教化,使得社会的基本问题得以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从而为构建现代的、民主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奠定基石。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论自由对学生成长的意义10-15

摘要:自由的基本含义是个体在没有外在的压迫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权利,其实质就是个体成为自己的主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囚普遍处于自由匮乏状态,其健康成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鉴于这种现状,本文分别从知识获取、创造力培养、道德品质生成以及生伞本质彰显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由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控制性教学批判与超越16-20

摘要:控制性教学是去学生主体在场的教学行为,表现为对学生身体和理智思维的强制。控制性教学的指导和支撑是预成论教学哲学和特殊认识论。生成性教学的建构是控制性教学的救赎与超越的可能途径。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名师研究
语文教师的使命21-25

摘要:语文教师的精神追求决定了教学思考和教学行为,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正确解读文本的依托.语文教师要能走进学生的世界,触摸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琴弦,把师爱转化教育的力量。语文课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让学生体验艺术的享受,是语文课的成功。

于漪的学术境界26-29

摘要:于漪老师在50多年任教生涯中,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始终是一名教学一线的研究者。对于学科范畴的焦点问题,她带昔强烈的理论渴求,从多学科视角,从培养人的全局去认识探讨。其学术人品的最大魅力是献身精神。

言说名师的专业历程30-33

摘要:我国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标志性人物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50年代末由教历史改教语文学科,1978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50多年来她从一名职场“新手”走向独具风格的一代名师,其自主发展的理念、途径与方法,无疑对正处于模仿、独立、创新乃至形成风格的专业发展各阶段的语文教师有所启迪。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课程与教学
“教养”辨析34-35

摘要:着重分析作为欧洲大陆德俄等社会一文化中作为教育基本概念的教养的要义,教养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教养和教育(狭义)的区别与联系,教养理论所表示的“课程”思路和英语国家课程思路的区别。

学习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36-40

摘要:学习科学是整合心智、脑与教育三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一个新兴专业。该专业的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目前,在学习科学领域,国际上至少设置了三种类型的课程:通识性课程;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神经科学与教育决策的专业课程。学习科学专业课程具有独特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论文提出。我国在培养学习科学专业人才时,应该重视核心课程的开设,注重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保障学生知识的系统性,联合多个院系或者不同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道德教育
关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探讨41-49

摘要: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道德教育即谓主体性道德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觉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满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道德哲学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整合而构成的互补体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应该是课堂道德教学与课外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

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与反思50-54

摘要: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在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公民德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们国家的公民德性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国际与比较教育
美国俄亥俄州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框架及启示55-60

摘要:美国俄亥俄州在多年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周密的管理程序和实施细则,无论在考试的内容还是形式,考试的组织还是实施方面都有着丰厚的积累和独特的经验。本文对俄亥俄州的这些做法进行概述、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学生评价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当前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提供借鉴。

新西兰全国资格评价框架及其启示61-65

摘要:新西兰全国资格框架以统一的模块标准和成就标准作为学习结果认证的标准,实施基于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其评价过程既具有严格的全国一致性,同时又根据学习机构和学生的不同而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对新西兰评价框架的研究有助于当下基于标准的评价研究和实践的深入。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澳大利亚的经验66-71

摘要:澳大利亚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完整的学生学业成就水平评价的管理与监控体系。本文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介绍了州层级的评价管理经验,以及教育改革背景下,澳大利亚的评价体系出现的新动向,以期为我国建立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师教育
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高峰体验72-76

摘要:教师教学生活中的高峰体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时产生的一种愉悦和完美的情感体验。它是教师达成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对改变教师世界观、人生观和自我观,提高生命意识,激发创造力,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囚此,在教师教学生活中,要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在沉寂中唤醒,要让他们从“圣化”和“匠化”的角色定位回归到真实的“人”的定位,要让他们于充盈活力的“生命课堂”中焕发出璀璨的生命之光,要让他们于自由的教学中诗意地栖居,要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从而使教师获得更多的高峰体验。

教师情绪研究:发展脉络与概念框架77-82

摘要:伴随着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情绪革命”,教育学者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教师情绪做了持续而深入的探索。通过把教师情绪视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教育学者发展出许多富有洞察力的概念框架,如情绪地理学、情绪系谱学、情绪认识论等。无论对西方还是中国的教育研究来说,教师情绪都是一个蕴涵着丰富潜力的研究议题。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走进中小学
教学改革呼唤教师教学价值观的转变——由两则案例引发的思考83-84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改革何以让人仍有举步维艰、积重难返之感?或许,教学形式与技巧的表面改变并未触及教学改革的灵魂。归根结底,教学改革呼唤的是教师教学价值观的转变。本刊编辑部郑重向读者推荐两位中学教师撰写的案例,他们对为何而教以及以何为教的质疑与深思,相信会引起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呜。为回应案例所揭示的问题,本刊特邀上海市教委尹后庆副主任对两篇案例分别作了点评,期望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改变陈腐的教学观念,从中获得教学觉醒。

由《我是鬼》想到的——关于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的困惑85-86

摘要:2007年11月,上海浦东某中学。 一次普通的语文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的作文——这是一个半命题的题目:“我是——”。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会义综述
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战略与建设目标——浙江师大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91-96

摘要: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和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我国比较教育学科未来发展战略与建设目标”小型研讨会,于2007年12月30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上午,会议主要围绕浙江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现状和发展战略进行交流和讨论。下午,会议则围绕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