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特约稿
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3-7

摘要:本文以波尔诺夫(O.Fr.Bollnow)的思想为线索,从人类是怎样一种存在的角度出发,揭示教育“对话”的本质,考察真正“对话”的意义,阐明“对话与讲授的两极构造”的内涵,倡导“走向对话教育”。作者强调,学校教育的课题是,不仅借助“对话”来展开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一种真正的对话能力的准备。唯有借助这种对话教育,现代的人们才能以真正人类的姿态,摆脱非人性化的重大危机。

复杂理论与教育8-12

摘要:Brent A.Davis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讲座教授、课程研究系主任,《复杂理论与教育》(Compiexity and Education)杂志主编,复杂理论与教育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课程、数学教育以及复杂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本文追溯了复杂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其引入教育领域的历程,界定了复杂现象必须具备的特征。作者运用复杂学的观点,并结合一个发生在七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实例,对课程现象进行的全新的阐释.揭示了课程作为一种复杂调适现象其不断演化生成的动态发展的本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专家访谈
学习究竟是什么——焦尔当·安德烈教授访谈录13-20

摘要:焦尔当·安德烈(GIORDAN Andre)教授是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和科学认识论研究专家,1980年创办瑞士日内瓦大学科学认识论与教学实验室(LDES)并担任主任至今,现任国际生物科学协会教育委员会(IUBS)主席,众多科技、文化、传媒等国际大型组织与机构顾问;其关于科学知识生产及复杂学习的思想对当今欧洲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媒介及学习型企业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早期从事学习复杂性研究的欧洲学派代表之一,焦尔当提出了学习的变构理论模型。该模型对学习本质的解释澄清了教学认识论讨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为科学教育、组织型学习、学习环境设计和学习工具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裴新宁博士自2006年12月作为特邀教授在LDES从事合作研究,本文系基于其与焦尔当教授的多次交流对话整理而成。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教育重建论21-27

摘要:我国教育的悲剧在于人性和权利意识的淡漠。尽管“启蒙运动”已历3个世纪,我国学生尚未获得个性自由、成为权利主体。因此,我国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走向教育“新启蒙”。这意味着要使我国教育具有“启蒙精神”、民族特色并使之建立在对工具理性的反思、批判之上。让课程具有探究性、让教学变成研究、让学习成为生存与创造、让评价变成帮助、让学校充满“家园精神”与“实验室精神”,是我国教育重建的基本目标。为达此目标,需要走向“倾听教育学”并从事“负责任的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名师研究
我的语文教育观33-44

摘要:母语发展中同化与异化使母语的民族化、国际化的格局形成;母语的文化特征及母语工具性丰富的内涵,显示目标多元性;语文教育关键是用系统思想探究母语课程内部元素的科学构成关系的尝试,应受到关注;必须运用内因与外因的统一观来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从科学与艺术结合上寻求高超教学艺术;教材是教本也是学本,忽略任何一方都有失偏颇;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是教科书;应当让教科书进入“精品的天堂”,提高编写质量是关键。

洪宗礼现象的社会意义45-49

摘要: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从教49年,立足本职,著述宏富,主编初中语文教材,主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卓然成为大师。洪宗礼现象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中小学教师的发展空间是不可限量的;中小学学校观念应该有所突破;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个人对教育、对社会具有巨大效应;教师的发展要一层楼一层楼地盖上去;研究心是最可宝贵的。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课程与教学
教学伦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50-53

摘要:过度教学技术化,引发了教学伦理研究。研究存在三种取向:一是建设交叉学科“教学伦理学”;二是提出教学研究的“伦理学范型”;三是回到原点,进行教学本体的道德理解。现有研究有四类问题。教学伦理概念不清晰;缺少西方教学伦理研究;没有发掘继承传统思想;缺少对现实教学伦理问题的关注。

我国课堂优质化研究的历程与愿景54-57

摘要:课堂优质化研究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课堂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透视、整合与重构的研究。从课堂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是课堂研究在经历了译介、独立探索、解构研究等阶段后逐渐达到的一个新的研究阶段。目前我国课堂优质化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生命课堂、生态课堂、和谐课堂、关怀型课堂和优质课堂等几个方面。今后课堂优质化研究要做到公平与优质并重、理论与问题并举、移植与实证并行、开放与融合并论、文本范式与田野范式并存、解构研究与重构研究并用。

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58-61

摘要:如何实现和评价有效的信息化教学一直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教师是关系到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解读“信息化教学有效性”含义的基础上,以55名教育资源发达地区(以上海和广东为代表)的初中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并归纳了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国际与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方法论:中国学者倡导的观点62-66

摘要:在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中,方法论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除了引介当前西方学者提出的方法论之外,还注重我们自身的方法论建设,运用或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本文概况了两种由中国学者自觉运用或主动提出的、颇具特色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一类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最高层次上的一般方法论在比较教育领域的运用;另一类是“和而不同”,这是应对比较教育研究的西方中心而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指导思想。

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理念、标准及实施效果67-71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针对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从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效果三个方面阐释了英国新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希翼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评价有所启迪。

新世纪美国SAT改革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77-80

摘要:进入新世纪之后,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又迎来了新的改革热潮。斯腾伯格以其成功智力理论为基础对SAT进行了改进。他认为影响大学成功的不仅仅有分析推理技能,还有创造性技能和实践性技能。为了对创造性技能和实践性技能进行测量,他在原有的SAT基础上增加了附加测试,使其更加完善。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走进中小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我见81-84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针对当前上海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出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关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要正确贯彻执行这个文件,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这三个问题结合我校教学改进的事例来展开讨论。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关于研究型课程的几点看法与思考85-87

摘要:上海二期课改和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崇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获得个性解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我校也根据这一基本理念,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主持的研究课题,设置了研究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旨在发挥生活世界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它所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人的心理经验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关系。

我为老师的办公室出谋划策——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及反思88-90

摘要:作为一个刚进教育系统的老师,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领衔的“浦东新区学校改进与教师专业成长计划”课题研究。刚开始有点不知所措,对于课堂教学都还未能掌握自如的我不禁有些担忧。后来听说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课题,于是我也壮起了胆。

用化学的魅力去拓展学生的思维——“氧气的制法”教学案例91-92

摘要:一、背景分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验中,学生不仅能看到美丽的实验现象,还能学到许多化学知识,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恰到好处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通过合作与探究来认识研究物质的方法,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进而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而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出发,

品味成长——我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93-94

摘要:“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人生之志和人生之路。我不敢和古圣贤比,但回顾自己近二十年的浯文教学经历,却是感慨良多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并不值得絮絮不止,我想记述的仅是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最深的几点感受。

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95-96

摘要: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并成为班级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