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06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专家访谈
劳作科:走向劳动世界的启蒙——日本向山玉雄教授访谈3-6

摘要:本文以劳作与农业教育为中心,探讨了技术·家政科或劳作科的新进展。向山玉雄(Mukoyama Tamao)教授系原奈良教育大学教授。技术·家政科或劳作科是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技术的科学认识,通过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培育技术观和劳动观,从而引导学生走向劳动世界的一门学科。因此,这门学科的特点是,通过给予学生现代的生产技术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要素作业,提供解决实践性课题的机会。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快乐学习:愿景与路径7-11

摘要:学习作为一种根源性实践活动,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强迫性的、排斥性的“苦学”信念与路径,不仅导致学习意义的普遍失落,而且造成严重的恐惧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现象。因而,重建学习概念、转换学习范式,是今日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学习概念重建的关键在于明确学习的内在性、自主性、创造性逻辑与品质,并实现学校、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换。

理性对待教育中的“知识中心主义”——对《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的回应12-15

摘要:传统教育把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视为教育的核心,这种“知识中心主义”倾向致使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背离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反思了多年来我国教育“唯智是举”的弊端。旨在改变基础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科本位而严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并非轻视了知识教育,而是在谋求其他素养和知识素养并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论研究型课程中学生“创造”之评价16-17

摘要:研究型课程作为面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以释放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既体现正确的价值引导,又突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在民主和标准、个人意义和普世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描述性评价为研究型课程中学生的“创造”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课程与教学
日本综合学习的现状与走向18-22

摘要:综合学习的实施是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日本的综合学习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各种困境。协调好综合学习与学科学习的关系是综合学习摆脱困境、提高学生学力的根本途径。

面向未来与校本课程开发23-26

摘要:今天在校的学生将进入未来社会。可是,现在的课程主要传授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出面向过去的特点。科学预测未来早已在社会的其他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同样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者应该有“未来意识”,为学生的明天作好准备,开发面向未来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理解的六种维度观——知识理解的新视角27-31

摘要:促进学生的理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UbD理论新近提出的“理解的六个维度”(即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白知),详细阐述了理解每个维度的功能、特点和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解”。理解的多种维度观不仅理清了理解与知识的关系,区分了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而且还体现出认知与情感的协调统一,突出了学习者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学业成败社会学归因的新视角:主体的凸现——从“决策者”模式到“学业经验”理论和“与知识的关系”理论32-35

摘要:学业成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多年以来,关于学业成败的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从社会文化环境的归因向学生主体归因的变化轨迹。本文主要从学生主体归因的角度对法国学者布东、杜拜和马图塞里以及巴黎第八大学ESCOL小组的研究进行了解读。

对话的课堂文化构建36-39

摘要:对话无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还是从价值追求的意义上讲,都是我们的教学实践追求的一种目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性实践,而若实践对话教学,教师必须实现师生观、知识观和学习观的转变。对话教学从其课堂文化品质上讲,倡导民主、平等的观念建立,真实、原创的声音表达,交互、相遇的关系形成和建构、生成的意义理解,最终走向学习共同体。

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40-43

摘要:现象学的方法是对传统科学尤其是实证科学的调整和更新。更新之后的第一个策略是“悬隔”,第二个策略是“返回生活世界”,第三个策略是“描述”。而悬隔、返回生活世界以及描述的办法也就是叙事研究的基本追求。

叙事心理学的追求44-47

摘要:在实证主义摇篮成长的科学心理学以自然科学分支为模板建立自己的理论,表现出在揭示社会生活意义方面的乏力。叙事心理学作为另种方法取向出现的重要渊源在于意识、思维与情绪的发生过程以及人格的建构都扎根于叙事土壤。这些事实使得心理的研究也必然离不开叙事的方式。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主要表现在收集资料以及作为干预变量方面。

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术科”48-51

摘要:“学科”是学术性的,而“术科”则代表了与学科相对应的另一种课程品性——实践与行动品性。“术科”理应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术科课程”则被忽视,甚至没有“术科”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建立“术科”概念,为此,就要创新课程理论、革新知识现与课程价值观。

技术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基本问题——来自美日国家的经验52-55

摘要:为避免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负价值效应,技术教育负有重要责任。本文首先探讨在我国开展技术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把握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实施技术伦理教育的基本动向和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伦理学、科技发展史和经营学的学科角度,分析了技术伦理教育需解决的基本问题。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国际与比较教育
从“教育服务贸易”到“跨境教育”——三次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论坛精要解析56-59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三次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论坛。首先以论坛召开背景为出发点。对三次论坛的内容精要进行了详尽解析,明确了“跨境教育”一词的提出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阐述了三次论坛推动了各国在发展跨境教育方面达成共识。最后对论坛给予我国的影响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新跨国主义”60-64

摘要:近来,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一系列新的语词与概念不断涌现,“新跨国主义”就是其中之一。“新跨国主义”向我们揭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一种新的取向:它以经济全球化,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为背景,以学习项目和学校的跨国流动为特点,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跨国运作、合作和远程跨国教学为主要形式。本文力图对“新跨国主义”做一点介绍,并指明其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合作办学的趋势及对策措施65-7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不仅限于满足本国需求,为了不断满足世界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跨国高等教育活动日渐增长,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国际合作办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探讨了国际合作办学的形式、特点及走向,分析了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如文凭的认可与转换、质量保证和鉴定及文化适应性等问题,并就此探讨了高等教育输出国和输入国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介绍了相关国家在法律与政策层面的主要保障措施。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走进中小学
构建和谐的育人氛围71-74

摘要: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构建和谐育人氛围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呼唤和要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和谐。

实施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75-77

摘要:校本培训,为教师的学习交流研讨提供了思维互动的平台。迎园小学立足实际,基于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发展和教师需求为培训内容,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校本培训,形成了学习型团队,让教师成为了最具有开发价值、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在新理念下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体验,推动了教师间交流的互相启发,在互动中获得新的感受,分享成功的经验,帮助教师顺利地步入实践,达到了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