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 31-1842/G4 国内刊号
  • 1009-9670 国际刊号
  • 2.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全球教育展望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教育展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200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专家访谈
素养观的演进与意义的创造——日本桑原隆教授访谈3-5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界开始重新审视从小学至大学的"教养教育"模式,焦点是关注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关注新的学生素养的充实.换言之,如何奠定作为知识承担者的青少年一代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本文是同筑波大学桑原隆(Kuwajima Yutaka)教授一起,着眼于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以素养观的演进作为线索展开的而又超越了语文学科改革的讨论.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特约稿
多元思维和多元创造:应用和发展6-13

摘要:根据行动学习中的情境多元思维(contextualized multiple thinking)类型,本文旨在解释思维如何分层(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如何整合思维类型来解释行动中多元思维的特性,重新界定行动和学习中的创造特性,提供一个新的系统架构来拓宽行动和学习中多元思维和多元创造发展的可能性和方法.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教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谈课堂学习理论的新发展14-16

摘要:本文从课堂学习理论出发,讨论了教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单向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承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用"传授"并不能描述目前多元化课堂中的各种现象.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承受知识"的观点并不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

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17-19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举措,正面临着赞成与反对、真诚拥护与犹豫彷徨、着力推进与消极抵制的两种态度、两种声音.究竟何去何从?现在该是到了不仅仅是论争,更重要是到了作出明确抉择的时候了.新课程新就新在它倡扬一个全新的洋溢着浓浓人文情思的教育精神即呼唤一种比知识、技能等等为传统教育所推崇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意蕴:爱、生命、自由、思想……

课程知识观的隐喻转变:从“水桶”到“探照灯”20-25

摘要:一个时代知识状况的变化必然会推动这个时代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深层变革.传统的以客观主义为基本取向的课程知识观,秉持"知识的水桶论"视野中的"灌输中心教学",这在早期虽有一定合理性,但随着对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与价值中立性的批判和解构,其实践解释能力和课程形态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真正实现课程知识观的重建,强调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与建构性,建立以"知识的探照灯论"为导向的"对话中心教学",倡导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关注知识对于学生人格成长、思维发展与生活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期待着让学生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简单性与复杂性:思考课堂教学的新维度26-31

摘要:简单性思维历久而深植人心,与简单性惯于还原、线性、封闭、静态、机械的思维方式不同,复杂性则是一种强调涌现性、非线性、自组织、偶然性、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具体体现于课堂教学时,简单性思维凸现知识的单向传递、认为知识乃至智慧都是一种叠加行为、固守教学的程序性、视为外塑和他组织的过程、满足于封闭短浅的完满性.而复杂性思维则恢复了课堂内的复杂网络和时间之矢、重视教学中进发的机智及自组织的力量、并用一种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

试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32-34

摘要: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提问主体理所当然的是教师;进入现代之后,随着"问题-发现法"的提出,提问主体亦出现了分化;当今欧美课堂提问主体显现了由教师向学生转换的趋势.转换提问主体能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始于问题",主体转换反映了当代各国对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的迫切要求.它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应及早树立学生是课堂提问主体的观念;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提出一系列高质量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自行解决问题.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
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一种分析框架35-39

摘要:基础教育的持续变革导致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的兴盛,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众多的模式.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演变,然后尝试构建了一种分析框架,并借助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合作实践的案例,来说明当前我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实内涵,也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上述提供的这种尝试性的分析框架.

浅谈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中小学教育在历史和现实中的期盼40-43

摘要: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师范大学理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中小学教师培训、校本教研、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等重要任务,要很好地实现这些任务,师范大学本身必须坚持改革,不断完善自身的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术研究的应用性和办学的综合性、开放度,提升办学的质量和水平.

英国教师教育策略探析——基于对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认识44-47

摘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趋势,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建立大学和中小学校之间的伙伴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初始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确保大学教育类学生能够顺利入职.本文从英国伙伴关系实施的背景、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施现状等几个方面作了介析,并对此进行了反思,以期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认知学徒理念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模式设计48-51

摘要:基于认知学徒理念的该实践模式强调以教师感兴趣的、有研究探讨潜力的实践性专题为主线,在专家型教师指导与支持下,参与教师开展研讨、设计、展示、实施、反思调整等各类活动.教师们带着自己的经验活动参与到这类实践模式中;同时这种实践模式又非常注重为每个教师的自我设计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为同事之间的相互探讨提供足够的平台,而专家型教师则根据需要直接提供实践与理论的支持.

行动学习: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52-55

摘要: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涉及这样两个因素: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内涵,以及发展面向信息化的专业知能的方法策略.本文中,作者首先界定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是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性知识的最佳学习途径是持续的行动、反思和研究,并且以实践者共同体作为创造和学习实践性知识的基本保障.在上述前提下,作者设计了一个行动学习循环,将行动、反思和研究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以实践者共同体为基础,共享、传播和创造实践性知识,专业知能在这一行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电子教学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56-59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当前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均比较关注各种内外部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对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忽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树立起"自我更新"的发展取向,关注教师经验和教学反思.本文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和突破口,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电子教学档案,分析了它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促进方式,进而得出一些启示.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个案探析60-62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一位农村教师为个案,具体分析了这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听课;分析听课成为这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分析这位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怎样了63-66

摘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但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形势依然严峻,调查表明,诸如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乃至敌对偏执等等心理障碍,在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身上依然存在.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就在于应试教育与'教育公平'的两难、社会角色期望与教师角色期望的共振、工作投入与劳动产出比的失衡以及工作的挑战性与教师既有素养的差距、行政管理的移位等;学校及有关部门只有采取教师工作的正常化、教师期望恰当化、教师管理的人本化、教师待遇认知的理性化等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国际与比较教育·高等教育
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开放大学新的使命与挑战——2004亚洲开放大学第18届年会会议综述67-71

摘要:本文综合描述了2004年亚洲开放大学第18届年会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围绕会议的主题"人人享有优质教育"、以及分主题"优质教育理念和远程教育政策"、"远程教育大规模教学运作与质量保证体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价"、"合作办学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而展开.

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72-75

摘要: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是德国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一类新型高等院校.本文阐述了德国FH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对照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特别是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的出现,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对我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新建本科院校定位和发展问题的几点启示.

日本私立大学的改革实践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