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文学家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2139
  • 国内刊号:23-1094/I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6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5年第4Z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为了一个传说(组诗)

1-3

荷香清暑

2-

雨色怀乡

3-

以血为墨 谱盛世华章

4-

关于男人、女人和爱

5-

古老的印记,青春的足迹——意大利罗马之行

6-

王子出走,只余空城

7-

“母亲”的出走——品读陶丽群《母亲的岛》

摘要:以"女性以及土地"作为自己写作主题的陶丽群在其小说《母亲的岛》中描写了一个出走的母亲的形象。被买来的母亲大半辈子过着传宗接代与操持家务的生活,没有经济上的独立,也没有表达自己内心诉求的话语权,更不可能有当家做主的地位。在五十而知天命的时候,她冲破"母亲天生就是为丈夫和孩子而存在的"这个男权社会杜撰出来的神话的桎梏走出了家庭,迈出了乡村底层妇女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第一步。
-

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摘要:莫言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有着对亲情的拼命守护,有着对自由的深切渴望。在苦难的土壤中,这些女性让自己的生命开出了最绚丽的花朵,她们向我们展示出了女性生命的激情和自由的灵魂,这些女性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中国文坛上独具一格。本文主要通过对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和分析,探究莫言在小说中渗透出的对女性的赞美及其女性观。
10-11

浅析老舍的传统女性观的形成原因

摘要: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多部作品中赞美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嘲讽批判那些觉醒后却迷失自我的新时代女性。同时,他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他对男性化女性的厌恶。这首先是因为家庭环境对老舍的女性观造成了影响。他的母亲是老舍赞美的传统女性的典范。其次他老舍的男性性别身份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不容忽视的是,老舍面对中西文化冲撞时的思考与选择,也影响了他对女性的态度。所以尽管老舍经历了,也在英国生活过几年,但他仍然持传统女性观。
12-13

“不传”中的“传”——浅析老舍复杂深隐的文化取向和伦理关怀

摘要:本文以《断魂枪》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试图揭示小说多元开放的阐释空间与主题呈现,以及这种主题呈现与老舍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与五四时代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联,同时结合《老字号》、《四世同堂》等老舍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挖掘潜隐在这些文本中的作者的矛盾文化心态和道德伦理关怀。
14-15

世纪末诗歌“还俗”景观考察——以他们和莽汉诗人群为例

摘要:兴起于80年代中期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为诗歌"还俗"埋下了伏笔。无论是"知识分子写作"还是"民间写作",其反叛、启蒙和开放的诗歌理论都为诗歌俗化变革找到了合法性依据。世纪末诗歌题材形成生活化、细碎化和私密化的发展倾向,对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宏大题材形成解构趋势。"第三代"诗人们重提口语入诗的口号,回归诗歌"口语化"的原初状态,以期将诗歌拉回现实的生活。不仅如此,这些先锋味十足的反叛者们,还将新时期的诗歌口语化运动拉向了比世俗生活更低的地方。
16-17

美丽哀婉的爱情牧歌——《边城》爱情描写浅析

摘要:沈从文《边城》的爱情描写颇具地方民族特色。边城的自然风光和人物风情奠定了牧歌基调。三次端午节表现了主人公起伏曲折的爱情发展。在爱情观上天保夹杂着世俗与功利,傩送则代表着质朴与纯洁。天保之死成为横亘美好爱情间的最大障碍,渲染了边城爱情故事的悲剧性。
18-19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青春文学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社会中国文化语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消费文化一跃而起,成为覆盖中国的"准意识形态"。在消费文化的作用下,文学就被人们消费化了。而在当前文学形态中,青春文学是其中的佼佼者,受到大众尤其是以青少年为主的热爱,并且开始呈泛滥的局势。青春文学捧出了一代以郭敬明等为代表青春作家,成为娱乐大众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人们对于青春文学的评价却好坏参半、褒贬不一。本文将在消费语境下,对当代的青春文学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一些结论,以期能够让人们对青春文学有更多客观的认识。
20-21

朴素的深刻——谈周景雷的文学批评

摘要:周景雷的文学批评运用理论话语观照现实、关注文坛,特别是对近十年的中国长篇小说了深睿而温暖的审视。
22-23

《第九个寡妇》——命运的轮回

摘要:《第九个寡妇》于2006年问世由旅美作家严歌苓创作完成,小说主人公王葡萄懵懂却又知晓事事,懂得生命的真谛。本文以命运的轮回为切入点,以救赎与被救赎重新解构王葡萄与孙怀清与史屯人之间的因果机缘。作为人性与地母性复杂交织的女性形象,她有着人性的本能与地母性的仁慈。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女性、人性的思考。
26-27

书评:赵国璋《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增订本)》

摘要:赵国璋《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修订本)》是目前文献检索类图书中介绍内容较全面,知识信息量大的图书之一,该书体例详备,内容充实,涉及文学、史学、哲学甚至医学等各个领域。由于书成众手,书中校对不认真之处,笔者亦提出拙见,请方家指正。
28-

苦难与存在——论余华《活着》中福贵的活命哲学

摘要: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个体存在经历了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完成了从"为自己"到"为他人"再到"为活着"的转变,最后完全进入生命的平和状态,形成自己的活命哲学——为活着而活着。福贵的活命哲学折射出普通中国人关于苦难和存在的思考:一种基于忍耐后的超越精神。这又与西方的抗争精神有着文化和精神上的本质不同。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