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文学家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2139
  • 国内刊号:23-1094/I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6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3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组诗(十四)

1-1

得失之心 淡然如水

摘要:<正>天边的那一抹云,好像积聚了多少怨气,黑压压的,最终,不过被一场雨浇灭了,云散,风清,天亮了。中国哲学析出《易经》,而《易经》旨在一个"变"字,这天地万物瞬息万变,只有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是智者的行为。因而,即使风云突变,即使龙遇浅滩,如若可以风轻云淡,谈笑世间利益得失,便不会自苦。
2-2

太阳和风的启示

摘要:<正>曾在《伊索寓言》中看到过的一个故事《太阳与风》:太阳与风交相争辩,坚持自己是最强的。它们看到一位老先生迎面走来,风得意地说:"我可以证明比你强了,我能比你更快地将他的外衣脱下来。"说罢,他鼓足浑身气力朝那位老先生身上猛吹,不料他吹得愈大,那位老先生愈是将外衣裹得紧紧地,说什么也不肯松手,
3-3

谈话剧《红字》中A式人物的特性

摘要:霍桑的经典名著《红字》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时空,并不仅仅取决于它剧中隐含的开放性,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敞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剧中A式人物所特有的人物特性,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真实而复杂,善与恶,勇敢与坚持的多面体。与A式人物并驾齐驱的还有话剧《雷雨》中瀿漪的人物特性,更在人性之中不同的侧面相互碰撞,激发出了矛盾和冲突,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因此,共同的命运造就了两位A式人物共同的情怀,在这黑色土地的A式人物中,是充分体现了,以人生道德为主题,积极的反抗孤独和寂寞的精神枷锁。
4-4

《老残游记》的叙事分析

摘要:《老残游记》不仅是研究旧社会腐败显现的典范之作,在叙事策略上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就叙事策略而讲,《老残游记》在总体的零聚焦全知型叙事视角的模式之下,综合运用了视点变换、视角越界、视角模式转移等形式,从而多角度、详细的揭示了主人公这一复杂的性格特征。
5-5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兴起

摘要: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时期我国文学理论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这一理论在文艺理论界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这一理论观点初期是如何形成的。
6-6

浅谈小说《白妮》的保定地域文化特色

摘要:著名作家刘素娥的代表作《白妮》是一部反映冀中乡土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真实地记录了保定地域独特的文化形式,本文从燕文化、饮食文化、丧葬文化、商业文化、方言五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7-7

奢谈爱情——解读亦舒笔下喜宝的爱情选择

摘要:作为20世纪80年代进入大陆的言情小说家,亦舒以其独特的才情与个性,创作出许多带有时代印记的作品,这些时代印记又多是通过作品中的爱情展示出来。本文选取亦舒小说《喜宝》,从主人公的性格、对爱情的态度及产生爱情悲剧的原因入手,解读亦舒笔下喜宝的爱情选择。
8-9

悲喜人生——品读《嘉莉妹妹》

摘要:《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中的重要作品,是美国自然主义运动的第一篇代表作,也是德莱赛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描写了一个美国女孩只身来到大城市追求幸福,并最终幻灭的故事,这是德莱赛的"美国梦"的真实写照,揭露和批判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指出在美国靠诚实的劳动找不到出路,只有出卖灵魂,才能得到金钱和地位,真正的幸福是不可能找到的。其中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有时代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0-10

论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说

摘要:黑格尔的悲剧学说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在悲剧学说史上树立起来的又一座丰碑,他是第一个用辩证的对立统一观点去揭示悲剧本质的人,黑格尔悲剧学说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其用"矛盾冲突"去解释悲剧。但是基于理念先行这一哲学基础的悲剧冲突说,黑格尔把冲突归结为精神实体的异化、分裂与和解,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前提,其采用"和解"的方式去解决矛盾冲突也具有不彻底性,这是黑格尔悲剧冲突说的局限性所在。针对于黑格尔悲剧冲突说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采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理论加以解决。
11-11

论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

摘要:希腊地方文化深奥,罗马神话更是引人入胜,丰富多彩。这些文化为欧洲各地方的文艺学术提供鲜活素材的同时,早已方方面面地渗透到了西方,在他们的社会文化思想以及生活方面都得到体现。与此同时,也对英语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弥足珍贵的作用,孕育了此种语言的生命,更使其获得无与伦比的魅力及生命力。
12-13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

摘要:阿富汗裔美国畅销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以其真实细腻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发生在阿富汗有关爱、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小说自从问世以来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心。本文结合小说文本,从主人公阿米尔自我身份的缺失和焦虑到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再到最终自我的完善和成熟三个阶段分析《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寻求自我的变化过程。
14-14

是什么滋生了恐怖分子——从马克思主义异化角度解读《恐怖分子》

摘要:《恐怖分子》是约翰.厄普代克在美国9.11事件之后的一部力作,具有很强的反思色彩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美国社会物质、人和社会之间的异化现象,从而说明产生恐怖分子的根源在于病态的社会。
15-15

无望的救赎——从女性角度看《蛙》中姑姑形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莫言作品《蛙》中姑姑角色的解读,扩展到对整个女性族群的反思,女性在长期被父系伦常压迫下变得扭曲和不自觉,以及她们甘当屠杀同性的刽子手的悲剧命运,并结合男性叙述身份分析其潜意识中的男性认同感。
16-17

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文艺——读大仲马《玛尔戈王后》与历史著作之比较

摘要:《:玛尔戈王后》是一部与历史的框架贴合得比较紧密、历史依据比较坚实的作品。但是,小说中有一些情节进行了虚构,以期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效果,以下本人就自己发现的一些比较重大的作品中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进行考证,以及指正。
18-18

有关井上靖的《敦煌》中“失根汉人”的形象分析

摘要:井上靖的"西域小说"非常闻名《,敦煌》是其代表作。该小说以北宋年间动荡的西北边陲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赵行德、朱王礼、曹延惠等不同阶层的汉人在远离本土的遥远西域,艰难漂泊、奋战的故事。本论文将这些人物统一概括为"失根汉人",对这些"失根汉人"孤立于异族他乡的原因、对"根"的认同以及对"失根"的救赎进行论述,从而分析其整体形象。
19-19

绝望中的前行者——从《药》中理解鲁迅的“反抗绝望”

摘要:象征"民族魂"的鲁迅,在他的生命里有太多痛苦和绝望,但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绝望中的前行者这么一个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小说《药》中华老栓面对儿子的"痨病",千方百计买来传说中的人血馒头,革命先驱夏瑜在人们的麻木、不解中为国捐躯及他坟茔上象征希望的那串"不很精神,倒也整齐"的花环来领会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体现鲁迅面对中国当时那种让人绝望的社会现实,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绝望,不屈抗争的革命精神。
20-21

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

摘要:西方经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历程是先"破"后"立",在中国语境中,女性主义似乎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词,本文从中西对比,史料追溯两方面分析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问题。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