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文学家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2139
  • 国内刊号:23-1094/I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6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2年第5X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塘,遥远的传说

摘要:<正>到西塘时天已全黑。鞋跟太高,石板不平,一路上忙于照顾脚下而无心流连风景。人生大抵如此,我们总是忙于赶路,而无暇顾及其他,及至等到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错过了很多美妙的东西。
1-1

有一种深情叫魂牵梦绕——读於文喜先生散文集《我的家乡微山湖》

摘要:<正>过去的岁月一去不返,而过往的情感却梦一般地永驻心间。这是作家於文喜先生在散文集《我的家乡微山湖》初稿里的心声。承蒙厚爱,我有幸先睹为快。
2-2

“思”与“师”的力量——评李绪强散文集《蝉鸣》

摘要:<正>我常想,一个人若能怀着敬畏、恻隐与感恩之心在反思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并将其体验与沉思真诚地记录成文字,是一件能在很大程度上令生命获得圆满、适意、通达与晓畅的事。而揭阳市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李绪强的散文集——《蝉鸣》,便是他行吟人生的艺术杰作。
3-3

冯雨鹤国画作品

4-4

《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因素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为世人所熟知。《永别了,武器》正是其中之一。小说讲述了一战时期发生在一对恋人——弗雷德里克·亨利和凯瑟琳·巴克利之间的悲情故事。小说以凯瑟琳的去世作结。通过这部小说,作者意图揭示战争对人们带来的心里创伤。
4-5

《寒夜》: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文化取向

摘要:"五四"时期,从传统中走出的知识分子经过了"五四"洗礼之后,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则"全盘性否定"。然而,当"五四"的浪潮已过,时间定格在抗战时期,中国的从传统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面对战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不得不用理性的眼光再次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巴金的小说《寒夜》作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成功的再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待中西文化的立场。本文试图通过巴金的小说《寒夜》的解读探讨抗战时期中国的从传统中走出知识分子的中西文化取向。
6-6

从《红楼梦》看中国茶艺美学的境界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它具有丰富的茶文化,其人、茶、水、器、境、艺无处不体现着茶艺之美,从中既可以体味中国茶艺的美,也可从中品茶的境界。本文主要从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来品茶艺美学,体会茶人的境界,茶中的儒释道思想和文人雅士的品茶雅事。从而得出人应有的怎样的人生境界。
7-8

《怪物》中亨利身份的缺失

摘要:美国黑人虽然在内战后从奴隶解放为自由人,但在白人文化占主导的美国,殖民思想的严重侵蚀最终还是使黑人们忘记了自身的民族力量源泉,从而让黑人消失于殖民幻想当中。小说中的亨利,一直积极地探寻着自己的身份和存在感,但依然摆脱不了被殖民主体的悲惨命运。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也使得亨利迷失了自己。
9-9

从《夜莺颂》看济慈的死亡观

摘要:约翰·济慈是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诗歌天才,是浪漫主义诗歌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文学创作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却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诗歌,给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珍贵内涵,对近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0-10

《世说新语》的“有意识”创作初探

摘要:中国的小说与史学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在源头上认为小说由史学发展而来。可是,作为小说这一文体,它有自己明确的文体界限意识,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先生认为到了唐传奇时代,作者才具有明确的小说意识,始"有意"为小说。而《汉书》中就已有"小说家"的分类,这是明确地表示了小说的文体辨析意识。那么,《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否有明确的小说观念,是否"有意"为小说,这里将作最初的探讨。
11-11

何处家园——由《奔跑的火光》透析方方小说女性悲剧命运

摘要:方方小说的女性意识蕴藏于对现实生活的叙写之中,其中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奔跑的火光》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女情婚姻故事,它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女性的生存处境和悲剧命运,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父权制在乡土中国的统治地位,通过小说,透析作家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12-12

漫谈曼斯菲尔德《苍蝇》中的象征意义

摘要:被誉为英国的短篇小说女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善于用女性独有的细腻手法来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坎坷的命运以及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伴随着她短暂的一生,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孤独和死亡成为探讨的主题思想。在作品中她十分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本文将分析在《苍蝇》这篇小说中苍蝇、苍蝇之死以及最后一滴墨的象征意义。
13-14

重读《伤逝》,为子君平反

摘要:在鲁迅先生众多作品中,《伤逝》是极为重要的一部。研究鲁迅的学者对本作品早已有深入、精辟的分析。本文抛开了对其理论式的严谨论述,选取了个人体悟的视角,试图结合历史语境和男权话语暴力来分析主人公子君的悲剧。
15-15

浅析《黄昏的男孩》的死亡体验

摘要:余华的小说对人物的死亡方式总有着独树一帜的安排,在短篇《黄昏的男孩》中,对死亡的安排可算是放弃了充满血腥和赤裸裸的现代杀戮方式,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死亡的巧妙安排的钟爱,其间所呈现的灵魂死亡与肉体死亡的双重奏,其间所凸显的人性扭曲是很令人深思的。
16-16

死生契阔 思恋永恒——苏轼《江城子·记梦》结构主义分析

摘要:苏轼的《江城子·记梦》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悼亡词之一,作者以饱满的情绪,温和的笔调,诉说了对逝去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本文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符号学、深层结构等理论对这首词进行解读,将古典词与现论融为一体,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17-17

生存与实现之寻根──阿城《棋王》文本解读

摘要:阿城的《棋王》是一部掀起文化寻根热潮的重要作品。文章通过时代背景、作品主题、民族文化意蕴来梳理文本的意义,借寻根之指向解读《棋王》背后生存与实现的价值和蕴含的中华文化气韵。
18-19

《终成眷属》中海丽娜与勃特拉姆关系之探讨

摘要:海丽娜对花花公子勃特拉姆的钟情和不离不弃的追随一直是《终成眷属》困惑读者的一个问题。他们是新旧力量交替下的进行博弈的元素。海丽娜作为新生力量的代表对勃特拉姆的追随和"治疗"成为她不可抗拒的责任。在新生力量一步步推进下,海丽娜和勃特拉姆都无意识地寻找着自我实现。
20-20

洛丽塔:从规训权利中看多洛蕾丝是如何被他者化的(英文)

摘要:《洛丽塔》小说中女主角的悲剧命运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而实际上,洛丽塔只是男主角亨伯特心中9-12岁女孩的代名词。基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本文将重新审视洛丽塔一角,通过分析多洛蕾丝的被动地位以及她的被他者化来看一个普通女孩是如何在男性规训权利下被转换,从而成为被他人定义的沉默的弱势角色。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