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文学家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2139
  • 国内刊号:23-1094/I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6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1年第6X期杂志 文档列表

托马斯·哈代和菲利普·拉金战争诗歌的差异(英文)

摘要:托马斯·哈代和菲利普·拉金是闻名于世的两位小说家和诗人,尽管二人出生在不同的年代,写作风格上有些类同,并且菲利普·拉金深受托马斯·哈代的影响,然而二人的战争诗歌还是有巨大的差异,本文将从多方面来讨论托马斯·哈代和菲利普·拉金战争诗歌的差异。
1-1

琼·史密斯——《冷酷祭奠》中死欲的释放者

摘要:露丝·伦德尔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中潜意识的体现,恋母情结的描写和本能的分析屡屡可见。本文旨在通过对《冷酷祭奠》第二女主角——琼.史密斯性格及行为的分析剖析她是如何被死欲所控制,从而引发科夫代尔一家被残忍杀害的悲剧。
2-2

浅析济慈诗作《秋颂》的忧郁色彩

摘要: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一,其诗作不仅具有浪漫主义的强烈美感,还有着对现实生活的严肃思考,渗透着一种忧郁色彩。本文以济慈代表作《秋颂》为例,通过文本分析,探讨了《秋颂》是一首融合了欢乐与忧伤,颂扬与批判的矛盾之作,分析了诗人如何通过忧郁色彩来表现现实的苦难,内心的冲突以及对大众命运的关切。
3-3

刘方平诗歌浅析

摘要:刘方平是唐朝大历诗人中的一位隐士诗人,一生过着飘逸淡泊的生活。存诗不多,诗歌内容大多是写山水景物,乡思寄愁、其中女性题材的诗居多,其成就也最高,在艺术上刘方平对五律诗的创作有更加完美的追求,角色型的转化更是其诗的一大特色。
4-4

浅析《迟桂花》中“郁先生”的人格结构

摘要: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与马克思阐释的人的属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中"郁先生"的人格处于不断超越的状态,最终达到受伦理道德约束的"超我"层面。净化过的人格才给读者一种美感,而这不断净化的过程又给读者一种真实感。"郁先生"前后不同的念想及人格层面留给读者的就是美感与真实感的统一。
5-5

从杂合视角解读译本《特洛伊的弥合》

摘要:笔者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的英译版《特洛伊的弥合》中存在的两种杂合现象:译者文化身份的杂合以及语言的杂合,最终探讨出译文中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
6-6

戏剧角色的身份困境——解读尤金·奥尼尔剧作《琼斯皇》

摘要:《琼斯皇》是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杰作。通过描写西印度洋某岛屿上的黑人首领琼斯的悲剧故事,揭示了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下,落后地区的人民对自身身份产生质疑、错位的事实。本文基于剧中所体现出的问题,探讨了主角琼斯在强势文化的包围中,艰难寻求身份的这一困境。
7-7

解析红字A在《红字》中的内涵意义(英文)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小说《红字》中的字母A的象征意义。以往的大多学者认红字A象征着"通奸","能力"或者是"天使",而本文认为红字A代表着力量和欲望,这种力量和欲望深深地影响着小说主人公的命运。
8-8

聆听社会活动家的风采——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摘要:梁启超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人类心灵深处自我决断、自主坚持的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的实质进步就某种程度上是深深植根于每个人个体的觉悟和决定的。
9-10

硬汉的凸显与悲剧的深化——再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硬汉精神”

摘要:《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文学人物硬汉性格的集中体现,他勇敢坚韧、斗志顽强,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重压下的优雅风度"。然而在人与社会、自然关系下剖析再解硬汉精神元素,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海明威本人的命运都带有自我价值无法实现、面对现实的困惑绝望以及孤胆英雄失路之悲的烙印,变幻无常的世俗和自然界才是真正的硬汉。圣地亚哥在现代语境中言说着征服欲的虚无、女性崛起带来的男权主义者的心理失衡,经验意志使个人奋斗陷入绝望的困境,所以老人的失败不仅是捕鱼行动的失败,也是人在面对无法选择的命运中竭力奋斗最终沦陷于意志困境的失败,海明威本人则用自杀去解释困境。
11-12

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尤利西斯》中的异化主题

摘要:乔伊斯的意识流代表作《尤利西斯》通过刻画一群思想幻灭与精神疏离的现代人形象,反映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深刻揭示出现代社会异化的精神荒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摧残与创伤,赋予平庸琐碎的现代城市生活以悲剧的深度。
13-13

神韵无限在秦淮——刍议王渔阳神韵说在《秦淮杂诗》中的运用

摘要:王渔阳的七言近体是清诗中最独擅胜场和影响最大的作品,其"神韵说"自成一家,领袖诗坛数十年。本文试图从分析《秦淮杂诗》入手,探讨这时期的神韵说。
14-15

都市中的归属感——试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名利场》中利蓓加·夏普的命运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故事主角是一个机灵乖巧的漂亮姑娘,利蓓加·夏普。她尝过贫穷的滋味,一心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困境。她不择手段,谄媚奉承。而本文主要是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名利场》中女主人公利蓓加·夏普的命运,从而进一步探析利蓓加寻求都市的归属感的来由,以及当代社会对其悲惨命运所造成的影响。
16-16

“性格”人物与“群像”人物——谈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12月,是萧红逝世的前一年。在当时,这部小说多受到批评。茅盾对小说的评价是"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①但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如小说中"我"的祖父、有二伯、冯歪嘴子是着墨较多的人物,他们的性格突出,是比较独立的人物,本文称其为"性格"人物。在这三个"性格"人物中,有二伯、冯歪嘴子是两个小人物,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小说中,大泥坑附近的人们、看野台子戏的人、漏粉的、养猪的、拉磨的、到胡家看"热闹"的人是"群像"人物。本文主要谈小说中的"性格"人物,对于"群像"人物,已经有相关文章谈到,所以,对于"群像"人物,主要谈笔者的一些不同见解。
17-18

浅析《红楼梦》情与理的观点

摘要:读懂《红楼梦》最关键的就是对曹雪芹在小说中就"情"的阐述的理解。曹雪芹之所以能把自己对"情"的理解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中,是因为他有过家族兴衰人生欺负的经历。本文主要对《红楼梦》中所表现的情理进行分析。
19-19

《三国志》裴注“嗜奇”原因探究

摘要:"嗜奇"是裴松之《三国志注》的鲜明特征之一。本文从"志怪等同于史实"与"写人尚奇"两种社会文化风尚方面探讨了《三国志》裴注"嗜奇"的原因。
20-21

莫道情不深,俚俗深处见真纯——论元散曲的俚俗之美

摘要:元散曲是当时特定历史时代下的产物,具有和以往传统诗词这类抒情文学不同的审美取向,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俚俗味十足。本文主要论述元散曲的这种俚俗深处饱含真纯情感的特点及其成因,并通过典型作品来深入体会这种"俗味"。
22-22

愁肠百结话辛词

摘要:纵观中国古典诗词,愁情一直都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古典诗词中表达愁情的诗词很多,本文以辛弃疾的词为例,分别从忧国忧民之愁、抑郁不得志之愁、知音难觅之愁、功业未成之愁进行阐释。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