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文学家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2139
  • 国内刊号:23-1094/I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6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1年第5X期杂志 文档列表

星星与河流(长诗)

摘要:<正>又名:灵魂/存在(The Spirit/The Being)关于长诗《星星与河流》简介:《星星与河流》又名《灵魂/存在》,从人类历史、生命存在和灵魂神秘等不同维度觉知人类生存的本质。以无意识的
1-4

蜗居的梦境——土楼散记

摘要:<正>自从在电视上看过,在书上读过,客家的土楼就像一个温暖又迷人的桃花梦境萦绕在我的心头。春节长假给了我一个圆梦的机会。新年的正月初五,我们清早自闽北开车奔袭五百余里,来到了位于闽南南靖县的湖岽山坡上。脚下依山而建的就是驰名中外的田螺坑土楼群,四圆一方的五幢土楼,形成了"四菜一汤"式的奇妙组合。黄的土墙青的瓦顶,方方圆圆层层叠叠,镶嵌在这寂静的崇山峻岭之中,起伏于波浪翻滚的梯
5-7

但目送,芳尘去——《秦风·蒹葭》的朦胧美

摘要:<正>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江南暮春,烟雨迷蒙,"我"所倾心思慕的人凌波而来,又翩然而去,只剩自己木立如痴送芳尘。凌波仙子似的美人似真似幻,给人以丰美联想,意境幽微,形象朦胧。"凌波"不见,"芳尘"已渺,此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送"的人。同样有如此诗意的是《秦风·蒹葭》中的在河畔徜徉凝望伊人的朦胧身影。《诗经原始》称《蒹葭》在《秦
8-8

《简·爱》中自然景物意象浅析

摘要:《简·爱》中的风、雨、雪、霜、雾等自然意象的风景描写展现了小说的意象之美。这些意象或传达主人公细微复杂的心理感受,或预示人物的命运,对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有重要作用。
9-9

自以为义者的跌倒和拯救——奥康纳小说《背井离乡的人》和《启示》主题比较

摘要:奥康纳的《背井离乡的人》和《启示》都讲述中产阶级女农场主的自以为义。然而,两个自以为义者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个在生活上跌倒,一个则可能被拯救。这种不同源于二人对待信仰的迥异态度——固守自以为义的立场还是放弃自以为义的观念转而接受恩典的到来。本文运用基督教思想中对于人性的基本认识和罪的拯救方式,对小说主角的思想予以分析。
10-11

回归“伊甸园”——用生态批评理论解析《被偷走的孩子》

摘要:生态批评是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英美文学界的批评浪潮。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生态批评理论正以其积极关注自然与人类的态度彰显出巨大的理论活力和生命力。本文通过用生态批评理论解析叶芝的《被偷走的孩子》,从而体会到诗人对于人和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唤起人类的觉醒,回归人类逐渐失去的自然乐园。
12-12

亦真亦幻,卓绝独立——《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摘要: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极其浪漫的笔调描绘了一个亦真亦幻,光怪陆离,变化莫测的梦中天姥山。笔者认为这首诗歌最大的特色是奇妙而丰富的想象与卓绝独立的诗人形象的完美融合。
13-13

张炜《融入野地》中“野地”意象探究

摘要:张炜的散文集《融入野地》以一颗赤子之心,热烈抒发对野地、对自然、对故土的无限深情。本文从"野地"意象的丰富内涵入手,深入探讨张炜对"野地"意象的独特见解。
14-15

徐凝诗歌浅析

摘要:在唐诗史上,徐凝并不十分显眼,至今还没有一篇专论他的文章,不过徐凝流传下来的诗并不算少,据《全唐诗》载大约有101篇,虽存篇目较多,但因其"朴略稚鲁"的诗风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今读徐凝诗,也有佳句,因此对徐凝及其诗歌有做一研究的必要。
16-16

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

摘要:在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圆形人物有着不同的姿态。本文试图通过选取不同的人物,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和展现圆形人物的独特魅力。
17-17

《前赤壁赋》的人格化解读

摘要:黄州时期是苏轼人格形成与奠定的关键阶段,《前赤壁赋》恰是其三种人格的最形象化诠释。执中平和、飘逸洒脱、超然达观的人格魅力与人生范式,正是本文流传千古的最深层原因。
18-18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梦想书写

摘要:从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出发,引出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对于梦想的书写,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即对美好生活,爱情婚姻以及女性地位的探讨,表达出她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执著与梦想。
19-19

正面解读《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夏泼

摘要: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是与狄更斯其名的英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名利场》描写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小说主人公蓓基·夏泼亦是最为读者所熟悉的人物之一。她的冷酷、自私、狡诈常为学者所抨击。本文会以一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贝基,以期给其一个更加公允的评价。
20-20

谈巴尔扎克笔下的艾丝苔——我读《交际花盛衰记》

摘要:故事叙述一个风尘女子交际花艾丝苔与一位青年诗人吕西安秘密恋爱,在一次假面舞会上,她被人认出,便想以自杀掩盖自己的身世。西班牙教士打扮的越狱苦役犯伏脱冷救了她,将她掌控在自己手中。伏脱冷也因救过吕西安的命而成为吕西安的主宰,并企图通过他向统治者报仇。为了有充足的钱扶持吕西安进入统治阶层,他逼使艾丝苔重操旧业,充当金融家纽沁根的情妇。艾丝苔含恨自杀。吕西安和伏脱冷受牵连而被捕入狱。不久,吕西安也在狱中自尽,伏脱冷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他在狱中与当权人物作了一番激烈搏斗后,终于归顺官府,当了巴黎警察局保安处处长。
21-21

浅析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隐喻内涵

摘要:著名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许多小说都着重于刻画出了人性的顽强以及尊严。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即使在严酷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仍然努力拼搏,十分具有奋斗精神。在他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海明威也塑造了这样一个几乎被寂寞吞噬却依然寻求光明的老人的形象。这篇小说语言平实,但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该小说的隐喻内涵做一次浅析。
22-22

悲剧的牺牲品—奥菲利亚

摘要:400多年来无数的莎学专家和爱好者都对"哈姆雷特"的形象做了详尽的分析。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剧中的女性奥菲利娅,她的悲剧无人问津。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对奥菲利娅死亡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深刻剖析了文艺复兴时期父权社会的女性观;特别是从奥菲利娅死亡的情节描述方面进一步探讨了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24-25

解析《洛丽塔》中的戏仿手法(英文)

摘要:一般来说,戏仿即作家通过讽刺、幽默的模仿的手法,对其他作品及其主题、作家、写作风格或其他的写作元素,进行评论、打趣甚至是嘲弄。本文主要对小说《洛丽塔》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戏仿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26-28

美国黑人寻根之旅与《所罗门之歌》

摘要:《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唯一一部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奶人追根寻祖,找寻到自己真实姓名和融入黑人群体的旅程。莫里森用大量笔墨探讨了美国黑人的寻根性,即寻找美国黑人的民族文化之根,并指出美国黑人应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对其他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