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文学家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2139
  • 国内刊号:23-1094/I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6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1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宠儿》中塞丝的弑婴行为研究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其著作《宠儿》中投射出的奴隶制下浓烈而畸变的母爱,一种另类的母爱,一种充满伤痛的母爱,一种奴隶制度下处于性别和种族双重劣势下被扭曲的黑奴母亲的爱。
1-1

从“狂人”到“傻子”——读《狂人日记》和《尘埃落定》

摘要:每个时代都有着勇于探索的丰富心灵,鲁迅如此,阿来也是如此。1918年5月,《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文学语言改革的新时代,时隔八十年,《尘埃落定》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新颖的表达方式、浓厚的地域风情,再一次紧紧抓住读者的视线。
2-2

《喧哗与骚动》小说人物漫谈

摘要:本文分析了《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中班吉、昆丁、凯蒂、杰生、黑奴女仆迪尔西五个人的性格特点,探讨了康普生一家的悲剧命运。
3-3

从《百年孤独》看拉美文化的死亡观

摘要:生死和存亡是人类生活的起始和终点。古往今来,无数的文学作品不只探讨生命的价值,更关注死亡的意义。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我们能看出一种文化对死亡的理解。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力作《百年孤独》就是一部描写死亡的佳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拉美文面对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和魔幻、神奇的印第安文化因素。
4-5

张晓风与毕淑敏生命题旨比较论

摘要:张晓风与毕淑敏,隔着一湾海峡的两位女性作家,在当代文坛都颇具影响,且都创作了大量生命题旨的作品。二人创作上各有特色,又异中有同。笔者将结合作家经历及两岸时代背景,从创作理念、写作方法、语言风格三方面,分析比较两者创作上的异同之处,以期对探究两位作家的作品风格及当下文章创作有一定启示功用。
6-6

浅议屈原《山鬼》中的山鬼和公子形象

摘要:屈原《山鬼》诗中描写了女神失恋后的执著等待。诗篇通过女神对爱情的执著、坚贞来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挚爱、对楚王的期待。而女神所处环境的艰险、恶劣以及情人失信、食言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恰是诗人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及自己悲惨命运的写照。本文主要谈诗中山鬼形象和公子形象的成功塑造。
7-7

浅析《简·爱》

摘要:《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最杰出的小说。它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一个对爱情、生活积极进取和敢于反抗、敢于争取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8-8

Postcolonial Characteristics in Stevens in the Remains of the Day

摘要:《长日留痕》主要描述了英格兰一位典型的男管家史蒂文斯的内心活动.本文将史蒂文斯置于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中进行分析,认为他具有殖民者的特征.
9-9

Symbolism in Moby Dick

摘要:《白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鸿篇巨制。作者在小说中充分使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使小说充满了永久的艺术魅力和超越时空的文学价值。象征主义也被认为是此杰作中的最显著特征。
10-10

黑色幽默在《第22条军规》中的艺术体现

摘要: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很多,而约瑟夫.海勒的《第22条军规》则是黑色幽默的完美演绎。
11-11

浅析格利高里的摇摆不定

摘要:《静静的顿河》以顿河岸边鞑靼村几家哥萨克的经历为经线,表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一历史时期俄国社会动荡变革的历程。葛利高里是顿河哥萨克悲剧命运的代表人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葛利高里的人生遭遇,来探索顿河哥萨克走向革命的复杂而艰苦的历程。
12-13

《李娃传》与《玉堂春落难逢夫》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从两部作品的同异上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身份殊异及不同时代背景下创作者不同的心理期待。
14-14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论《关山飞渡》和《羊脂球》的审美

摘要:《关山飞渡》的电影剧本改编自美国西部小说家欧内斯特的小说《去罗特斯堡的驿车》,其情节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两篇小说的审美进了比较和表述。
15-15

论《亮剑》对军旅悲剧创作的探索

摘要:《亮剑》作为一部军旅小说就军旅文学如何进行悲剧创作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
16-16

论《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钱钟书《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以唐晓芙、苏文纨、孙柔嘉、鲍小姐、汪太太为例,揭示出了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
17-17

《动物农场》中的历史与现实

摘要:奥威尔以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苏联史为蓝本,创作出了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动物农场》。本文对《动物农场》背后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发掘,以将原作置入历史语境的方式来从历史维度解读作者的文学思想与历史观。
18-18

从叶兆言的《后羿》看后现代语境下的“重述神话”

摘要:本文讨论了现代人所处的"精神荒原"状态及原因,指出神话是消除人类精神危机的"一剂良药"。"重述神话"项目在这一语境下诞生,肩负着拯救人类于"精神荒原"的伟大使命,而叶兆言的《后羿》没能把握这一语境,自然也就无法肩负这一使命。
19-21

爱心的力量——记录我的教育故事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包含教育者对孩子的爱。因为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朽木也可雕铸。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