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文学家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2139
  • 国内刊号:23-1094/I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6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0年第7X期杂志 文档列表

从《人·兽·鬼》中的女性形象看钱钟书的智性与刻薄

摘要: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文化意蕴非常的丰富,作者从神话和现实生活中取材,来探讨人的基本根性以及人的文化心理。小说集中尤其对文中的知识分子的细腻的心理情感变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人性、人性的弱点的哲理性思索。对人心理的精妙细微的捕捉,寓哲理于象征,表达了作者为民族、为国家、为自己而悲哀的心情。
1-1

开创宁夏文学批评的新空间——宁夏文学期刊与宁夏文学的关联研究

摘要:文学的发生发展与文学期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在1980年代就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对文学期刊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新青年》、《人民文学》等这样一些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刊物,还很少有人对地方文学刊物给予过更多的关注。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方文学期刊必然会对地方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在宁夏,近几年来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地方文学期刊,并申请了相关科研项目,系统而深入的展开了对宁夏文学刊物和宁夏文学之间的关联研究。
2-2

微笑在生死之间——评余华《活着》

摘要:在余华先生《活着》的编者语当中,我看到了对千钧一发的解释,一个人的承受力,忍耐力到底有多大,就好比一根头发要承受千钧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人,经常有些人感慨自己命运不济,有些人以自暴自弃或者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诚然,有很多痛苦在我们一生当中要经历,但是读完《活着》我们不得不感慨主人公面对命运多舛仍然顽强活着的信念。王晖山西省邮电学校山西太原030012
3-3

爱之深,恨之极——读《呼啸山庄》

摘要:很多人质疑没有受过太高教育的艾米丽是如何写出《呼啸山庄》这部旷世奇著的。而我彻彻底底地相信,是她过于孤傲寂寞的内心和压抑许久的情感积淀,迸发出如此高亢激昂的奏鸣,呼喊出如此强烈苍凉的悲声。她撕裂着自己的灵魂,贴着我们心灵的耳朵问,究竟什么是爱。
4-4

浅析亚里士多德与李渔“情节论”之异同

摘要:《闲情偶寄》和《诗学》是东西方戏剧理论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和李渔对戏剧情节的理解既有不同又相互补充。本文将从二人对戏剧情节论的异同做浅显的比较分析。
5-5

从《<红楼梦>评论》看《红楼梦》的伦理学价值

摘要: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将解脱定为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从解脱之因和解脱方法上进行了论述。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寄予的价值关怀可谓矛盾重重,贾宝玉对生命和情爱的珍视才是其伦理学上最高的价值。
6-6

《飘》的信仰张力——从东方视角看西方文化

摘要:相信《飘》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的那句"Tomorrowisanotherday!"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众多中外读者的心中了。《飘》的作者玛格丽特,在她的这部文学作品中,将爱默生的思想寓于女主人公斯佳丽的身上,使得她成为作者和美国信仰的代言人。中西文化的相同相异,使得他们在信仰姿态上有着某些共通之处。然而,《飘》所传达给中国读者更多的则是足可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的,即美国人有着西方人的共性和美国人个性的信仰姿态。
7-8

《牡丹亭》的爱情哲学解读

摘要:《牡丹亭》作为封建社会即将没落时期的爱情经典佳作,在对爱情的描写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以及启示作用。主人公杜丽娘与柳梦梅是在梦境中结缘于对方,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困难,甚至跨越了生与死的界限,最终克服困难终成眷属。二人的爱情一路发展过来具有自由性、真实性、持久性,但这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是极大的挑战。作者之所以对其爱情哲学进行如此描写,主要是想表达其在现实中勇于冲破封建束缚的愿望,但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具有不可忽略局限性的。
9-9

苏联文化“解冻”与“帕斯捷尔纳克事件”

摘要:本文从苏联文化"解冻"时期的改革入手,分析了"帕斯捷尔纳克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揭示了俄罗斯文化"解冻"的底线和实质,根据文化"解冻"的特点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行为特征,进一步分析了该时期的文化"解冻"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10-11

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摘要: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有名的讽刺长诗,艾略特在创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时采用了类似拉福格的嘲讽技巧和"非个性化"诗歌理论,借此开创了英美现代诗风。
12-12

王文显与清华学派世态喜剧的发展——兼论《委曲求全》的人物世态化特点与喜剧结构意蕴

摘要:王文显的《委曲求全》,以其娴熟的西方喜剧创作手法,以及对世态化社会的真切反映,展示了20世纪初清华学派注1世态喜剧创作的最高水平。本文将重点从"世俗化的人物塑造","娴熟的喜剧结构运用"等两方面分析,并发掘王文显世态喜剧的创作特点,这对于了解早期中国戏剧文学的理论建设,以及指导现阶段清华学院派戏剧发展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13-14

《野草在歌唱》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英文)

摘要:《野草在歌唱》是一部蕴含着深刻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品。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研究文章能够揭示出作品的生态意识,从而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作品。
15-15

《厉世真仙体道通鉴》和《史记》的叙述比较研究

摘要:《厉世真仙体道通鉴》和《史记》都是为人物作传,在整体叙述上有些共通的叙述特征。而同一人物的不同文字记载体现出两者在叙述方面的不同。通过比较研究,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叙述模式。
16-16

沉重的母爱——试论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摘要:《儿子与情人》中处处可见莫瑞尔太太对保罗的情感"控制",致使保罗在与两个女人(米莉安和克拉拉)的灵与肉的爱情无疾而终。笔者试图从保罗母亲的畸形母爱及保罗自身的恋母情结中寻找答案。
17-18

无声胜有声——论《印度之行》中印度和英国的文化差异

摘要:本文将分析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中印度和英国在文化上的二元对立。以建立在印度的英国殖民地前德波尔的英国殖民者和印度人的关系为重点,强调印度人和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对比。本文将从分析小说中的几对主要人物关系,以及围绕他们的事件入手,探索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揭示这种差异对小说主题的深化作用。
19-20

浅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摘要:《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而其中的爱情诗更具有明显的特征,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爱情诗具有感情热切大胆,鲜明的民歌特色,强烈的抒情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等特点,这些特征对于中国的诗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自此我国抒情性文学便树立了其对于文学的主导作用。
20-20

戴望舒与叶芝爱情诗中的象征美学——《雨巷》与《当你老时》

摘要: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历来以哀怨惆怅的风格著称,《雨巷》这一代表作展示了"丁香"的客观意象给读者带来的象征性忧郁情结。而同样爱尔兰的诗人叶芝也因其富有表现力的象征主义手法闻名于世。《当你老时》和《雨巷》同样是反映苦恋的爱情诗,本文试在阐述二诗在象征主义审美风格上相似及相异的情趣。
21-21

《李尔王》的“狂欢化”情结

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一直被作为经典进行多方面的阐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本文拟对莎士比亚悲剧的《李尔王》进行弄人形象的双重性分析,以此来说明《李尔王》的"狂欢化"情结之一。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