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文学家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2139
  • 国内刊号:23-1094/I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6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文学家 2010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孩子! 孩子!

1-6

晨曦何处

7-7

有缘千里一“线”牵

摘要:<正>那是刚参加工作时的事了。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偏僻小城的一所学校教书,当时学校正在搞基建,办公室很少,很多老师都挤在一个大屋子里办公备课,根本没有专门的教师宿舍。校长只好在办公室里放张床,让我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不停地说等明年新楼盖起来就好了的话来鼓舞我。我一向能适应环境,并不以
8-8

拯救

摘要:<正>傍晚,狂风大作。远远走来的男人衣衫单薄,在荒野里沿着泥泞的小路艰难地前行。他看见前方小屋透出来的光亮,并不特别兴奋。因为前一天,他曾在沿途的三个小镇请求借宿,可主人一看到他的样子,要么找借口推托,要么连门都不开。男人叩了几下门。片刻,一位年轻妇人开了门,有些惊讶地说:"是王医生吗?这么大的风,我还以为你不能来呢。"
9-9

一朵花开的时间

摘要:<正>那天,我独自一人背着行囊,行走在幽静的林间小道上。山道的两边是绵延不绝的竹林,汇成一片翠绿的海。风吹叶动,簌簌作响,和远处叮咚流淌的山泉交相辉映,美妙的音符在林间,在耳畔,在心房,肆意跳跃。小路的尽头,隐约可见一片粉墙黑瓦掩隐在葱茏茂密的山林间。那是一座普通的寺庙,略微淡褪颜色的朱红大门,并不
10-10

路在天空人在大地

摘要:<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他从温暖湿润的上海滩来到了粗犷干燥的黑龙江,一路上心中始终弥漫着一股茫然若失的情绪,很快,豪情壮志在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他悲哀地意识到,自己这一生或许就要在这儿渡过了。只凭着一股热血,他就将一生当成了赌注,可是,当最终结果还没有出现时,他已经认赌服输。
11-11

拔掉那颗恨的蛀牙

摘要:<正>回想起来,我一度是恨全家人的。我在家中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老二。姐姐比我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还要生,结果,我还是女儿,父亲就有些恼,动过送人的心思,是母亲拦下了。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亲重男轻女,很小给我的理念就是,他将来所有财产全是儿子的,闺女是要嫁出去的,是与这个家无关的,能养着你们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我却嚷着,
12-12

美食与人生杂想

摘要:<正>其实,美食与人生的关系应该越往深里想应该越好联系,人生如美食,美食亦如人生,酸甜苦辣都需要自己去品味和尝试,真正的味道只有自己知道。有人说,人生就像吃水果。家里的水果人们常常是把烂的拿出来先吃了,好的继续放着。我们拼命地吃那些不好吃的,
13-13

垂钓人生

摘要:<正>客船在三月的南湾湖航行,翻起的浪花像船儿戴着雪白的花边,扯皱的一湖绿绸,又在身后慢慢恢复丝质的光滑,两岸起伏的山峦和零星散布的人家匀速后退。雨荷趴在栏杆上,微闭着双眼,湖心清新的和风梳理着长发,下午明亮的阳光在眼皮、
14-17

煤油灯

摘要:<正>煤油灯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久远了,对于90后来说,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董了。现在偶尔停电,人们也是用蜡烛来替代照明。但在我的记忆深处,那盏伴我成长的煤油灯,依然跳跃在乡村漆黑的夜晚,那如荧的朦胧的亮光时常从我的眼前闪过,使我不由得忆起远逝的岁月。
18-19

灵魂居住的地方

摘要:<正>我想,每一个看到这本书的人都会被纳西族古老而独特的文化所震撼,所感动,都会在大西南横断山区的深处找到自己灵魂栖息的地方。《灵魂居住的地方》由盖明生所作,真实地描绘了以纳西族为核心的横断山脉各文化群体在20世纪末的生活图像。其中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凸显出现代化社会催生的种种变化。西南深处的美
20-20

独上高楼

摘要:<正>在茫茫人海中。我走过许多地方。我有点茫然。青灯中,我翻开了历史长卷。我想追寻先人的足迹,走进先贤们心灵深处,在那里去体味中国几千年历史风云酿制的凄惨美丽;我想回到那个带着幸福和血腥的时代,去感受千百年间吾国吾民享受的欢乐和承受的痛苦。
21-24

论陈琳与阮瑀之文的异同——以《为袁绍檄豫州》和《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为例

摘要:"建安七子"中擅长作章表书檄的两人是陈琳和阮瑀,两人的章表文曾经得到当时众多文人的推崇,本文就选择两人现存最著明的两篇,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和阮瑀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为例,比较两文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异同的原因。
25-26

存在的欲望——论《挪威的森林》中潜藏的自我迷惘

摘要:死、性、迷惘,是村上春树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客观评价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这几个方面是不容抛开的要点。本文以《挪威的森林》为切入点,从死、性、迷惘这几个核心主题出发,渴望深入剖析村上春树小说折射出的年轻一代的存在欲望和潜藏的自我失落,进而更深入的体会其小说给读者带来的现实意味。
27-27

从《罪与罚》中看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摘要:巴赫金是哲学家,他的诗学研究和其哲学思想是紧密相联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则是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创作基础上产生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诗学研究著作。巴赫金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为阵地,在文学领域展开了其深刻的对话理论的同时,也更加拓展了其哲学领域的交往、对话理论。
28-29

浅析《文赋》中的“缘情”说

摘要:"诗言志"被朱自清《诗言志辨序》称为中国诗学"开山之纲领"。而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说,被现代阐释者视为摆脱了儒家诗教的传统,使诗歌抒情不受儒家礼义束缚,诗歌的功用也不再以儒家风化为本。因此而被当做文学自觉时代启动的标志和文学独立发展的重大转折点。本文拟对"缘情"的渊源作初步分析,从而探讨缘情和言志之间不可割裂的逻辑继承性。
30-31

劳伦斯作品中女性的追求——《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解读

摘要:劳伦斯的小说《虹》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叙述自耕农布兰文一家三代人的爱情婚姻关系,体现了三代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通过考察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罪恶,赞扬了男女灵与肉结合式的两性关系的美好。厄秀拉是劳伦斯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她为了摆脱原有的与社会隔绝的生活方式寻求反抗。探讨了厄秀拉的成长过程,她在追寻自我中实现了自我的独立和精神的成熟。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探究女性追求平等幸福。通过分析小说中多个人物形象,阐述他们在文明社会下遭受的沉重的精神压力,以及沉重的精神负荷给他们带来的心理扭曲;着重论述主人公康妮和麦勒斯的爱情和沉重背后的希望与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可以说是人性的恢复与完善。
32-33

论《浮生六记》的文体性质

摘要:《浮生六记》在内容上,叙写真人真事真情;在创作动机上,作者自觉为文、追忆人生经历,既无游戏笔墨,也不以劝惩为目标;在叙事结构上,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以抒情为中心,这些都与古代小说文体有着截然的区别。因此,《浮生六记》的文体应定位于古代散文,并带有明显的自传性、抒情性色彩。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