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杂志社
分享到:

青年记者杂志

《青年记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4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前沿报告、冷风劲吹、记者部落、国际媒介、编辑札记、记者随笔等。
  • 主管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 主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2759
  • 国内刊号:37-1003/G2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213
  • 创刊时间:194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7
  • 综合影响因子:0.1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青年记者 2015年第26期杂志 文档列表

青年记者杂志刊首快语

做一个简单而执着的人

摘要:前段时间,单位举办了一个相对正式的新记者转正仪式。这种转正仪式,必然有助于新记者理解这份工作的庄重以及报社上下的期望。正如美联社互动编辑部主管莎兹娜·耐瑟所说:"我们需要让年轻的记者认识到,他们是能够改变新闻机构的。事实上,我们也经常期望他们能做出一些改变。"这是每一家报社对每一位新入职同事的期待,也是每一家报社所坚信能够兑现的期待。尤其是在报业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我们所期许的未来,确需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和激活。
1-1
青年记者杂志观察与批评

对“僵尸肉”事件的反思

摘要:今年夏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的"僵尸肉"事件,随着讨论的深入和相关权威信息的披露,已渐归平息,但由此带给人们尤其是媒体从业者的思考是持久的、多方位的。在此事件中,来自媒体行业内部的"假新闻"质疑、舆情的几经反转以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多元化评判,让我们有必要对新闻业的一些"老问题"重新做一番审视和探讨。
4-5

审美距离的相对论——电视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热潮的冷思考

摘要:自从2010年《中国达人秀》开始,中国大陆进入海外节目引进的全盛时期,抛开了之前模仿抄袭港台、日韩的节目模式阶段,大量引进海外节目版权,创造了电视荧屏百花绽放的一时繁荣。
6-7
青年记者杂志调查与研究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视听符号使用策略——以2014年APEC峰会文艺演出为例

摘要: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通过申办及承办国际重大会议、重大赛事等,主动走向世界,并在此过程中积极传播中华文化。2014年11月中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峰会在北京召开。作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事件,在APEC峰会期间举办的文艺演出,成为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良好时机。
8-9

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形象建构的话语策略——以中纪委的形象建构为例

摘要:"话语是制造与再造意义的社会化过程。"1政府向来被认为掌握着制造意义的话语主导权,但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意义制造的话语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政府亟需洞悉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掌握话语建构与形象传播的规律,再造自身形象、扩大自身影响,取得更广泛的民众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在自身形象建构与传播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各级政府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9-10

中国媒介体制变化趋势探析

摘要:对媒介体制的理解媒 介体制(mediainstitution)指嵌入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中的媒介组织及媒介运行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程序与规则,而媒介体制是媒介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媒介体制从根本上看是本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反映。一般学术界讨论的关于媒介体制涉及的主要板块包括出版、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因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的资源稀缺性及其在社会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各种媒介体制最重要的分野还是体现在对广播电视的政策上。
11-12

人民日报关于“计划生育”报道的框架

摘要: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肩负着宣传党政方针和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使命,也是受众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动态的重要渠道。人民日报作为官方主流媒体代表,对公众议程设置和社会舆论引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13

中外主流英文报纸对外财经新闻报道比较——以《中国日报·美国版》与《亚洲华尔街日报》为例

摘要: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次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是继2012年7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首次降息调控,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举措,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日报·美国版》与《亚洲华尔街日报》均依托于本国业已成熟的主流传媒品牌,承担对外报道职责。本文选取两份报纸对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降息的首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比较中外主流英文报纸对外财经新闻报道的差异。首篇报道具有“首因效应”,因为不仅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也会为事件的后续报道奠定基调。
14-15

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澳门日报》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特点分析

摘要: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 国家认同是在有他国存在的情况下,国民对自己国家独特性的想象、认识和期待。就个体层面而言,国家认同是指国民个体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该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国家认同建构不仅是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15-16

《联合早报》对南海问题的报道框架

摘要:南海问题是一个关系中国与周边邻国外交关系的重要国际议题。2014年5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对于南海问题,美国首次正面强硬攻击中国。南海问题由声索国(声明索取某地区领土主权的国家)争议扩大到了非声索国以及美国等大国的关注。新加坡是一个重要的海上航道国家,海上航行自由关乎新加坡的重要利益。
17-18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河南形象”

摘要:河南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形象"在银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相关研究少人问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定数量的有关"河南形象"的电影文本的出现,让"河南形象"开始真正成为"形象学"研究的子题之一,并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补充。90年代,"河南形象"的银幕表达出现了武侠神怪片的新类型,但形象演变已暗含着低俗化、戏谑化和妖魔化的问题。直到本世纪初,这一问题集中在银幕爆发,并一度成为被热议的媒介议题。如今,回溯上世纪80年代初步形成的“河南形象”是通过哪些方面生成的,是如何通过银幕表现的,是依托哪些元素进行传播的,如何被生产和被演绎的等,对解读“河南形象”的银幕表达和客观认识“河南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18-19
青年记者杂志理论视野

网络时评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与心理动因

摘要:当前面临重大转型的中国社会,正处在矛盾的凸显期和事件的频发期,需要我们通过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研究深刻理解网络民意的意见表达及网民的心理动因。以往的研究揭露了网络意见领袖"来自社会工薪阶层"的"草根特性",1但事实上,他们在意见表达的方式、强弱、倾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从社会阶层属性的角度探究其"差异性意见"背后的心理动因。
20-21

白岩松:中国舆论场最缺理性

摘要: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的新书《白说》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白岩松在书中谈及"说话"的话题:"目前的中国,人群中的对立与撕裂愈演愈烈,作为一个新闻人,不能加重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最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争斗、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
21-21

对图像霸权的解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对于图像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掌握媒介资源的传播者也纷纷通过传播图像化的信息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相互满足促进了图像化时代的发展,图像霸权也随之成为一种趋势。
22-23

媒体作用下私人领域公共化的历程

摘要: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私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私人活动,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私人空间。媒体传播往往要求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满足受众好奇心理,消除不确定性。两者属性的对立随着媒体事业的发展而日益突出,然而深入探究,可以发现两者并非天生就是"仇敌"。
23-24

解放与异化: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生存状态

摘要:移动互联网作为人主体实践的结果,成为用户多重感官和神经系统的延伸,进一步促进了用户的自由发展和实践活动的深入拓展。同时,移动互联网重塑了用户的消费方式和整体生存环境,用户成为其反向延伸并对其产生技术依赖而难以自拔,本该作为主体的用户被客体网络所支配,主体性被剥夺而造成人的异化。
25-26
青年记者杂志新闻实践

农村城镇化视野下的文化传播

摘要:城镇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有人认为"城镇化并不仅是一个社会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涉及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和演进过程,是一个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还有文化)的改变过程"。也有人认为"城镇化的成功并不只是城镇化规模和指标意义的实现,还包含一系列精神价值和文化要素在内的综合目标的达成"。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城镇化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同,城镇化是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的认同过程,并且能够通过这种认同把城市文化和自身相融合,转化为自身素质。因此,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文化传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当前农村的城镇化与文化传播不能协调发展,给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很多新的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29-30

新闻,学着用大数据好好说话

摘要:近几年,似乎只要与大数据沾边,就可以获取用户数据,而后分析转化,得出吸人眼球甚至吸金的点子。这些满天飞转的大数据,有多少具备新闻价值?又有多少只是随风起舞的炒作?媒体做好准备了吗?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