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青年记者杂志 北大期刊

Youth Journalist

  • 37-1003/G2 国内刊号
  • 1002-2759 国际刊号
  • 0.3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青年记者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4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青年记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刊首快语、前沿报告:新生态中的媒介批评、理论视野、观察与批评、调查与研究、新闻实践等

青年记者 2014年第02Z期杂志 文档列表

自媒体何必曰利1-1

摘要:<正>去年3月开始用微信,时不时订阅些有趣的公众账号,每天都会收到不少增长见闻的推送信息,手机便成了(电纸)书与笔记本电脑之外,我获取知识的最大途径。由此,我也交了不少做自媒体的朋友。年末和他们道声"新年好",却发现有几位打算关门大吉了。"徒劳!没找到盈利模式

媒体的娱乐化倾向4-5

摘要:<正>针对电视媒介具有天然的娱乐功能,尼尔·波兹曼曾指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欧文·柏林有一首著名的歌,只要他改掉歌名中的一个词,他就会成为像奥尔德斯·赫胥黎那样的先知。他应该这样写: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

电视相亲节目审丑现象分析——以《非诚勿扰》为例7-8

摘要:<正>"大众文化导致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危机,正如阿多诺所说的,当代大众艺术所追求的是‘票房价值’,而不是‘审美价值’,审美经验不再是愉悦,而是痛苦,美学成了丑学。"①首先,眼球经济是审丑现象滋生的土壤。大众传播中,如何能吸引眼球、争夺注意力成为焦点,对外形的关注超

谈出镜记者语言规范化8-9

摘要:<正>"出镜记者"一词出自英文"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er",意思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出镜记者是"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①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而

新媒体对政府舆论引导的影响及对策10-11

摘要:<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如何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应

中国记者提问艺术的变化——以1998~2013年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11-12

摘要:<正>每年"两会"期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总会吸引全球的目光,总理们或温文尔雅,或言辞犀利,阐明政府的施政纲领,树立外交形象。总理记者招待会成了媒体的必争之地,每年受邀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媒体有700多家,但能有幸对总理提问的只有十几家。相比西方媒体"一针见血"式的提问,中

真诚帮助 务实创新——《非常帮助》对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启示14-15

摘要:<正>当前,电视媒体是最具规模的公共传播平台,承担着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神圣使命与艰巨任务。应格外引起重视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在一个变动激烈、矛盾多元的大变革时期,做好面向农村受众的思想宣传工作尤为迫切,意义深远。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非常帮助》节目的一些经验与创新,值得借鉴,它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值得深思和探讨。

华文出版数据库建设策略探析16-17

摘要:<正>推进华文出版数字化是华文出版发展的时代需求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13亿以上的人以汉语为母语,此外还有3000多万侨胞和海外华人在使用汉语。根据国际移民组织分散统计,海外中国移民被认为是国际上人数最多的移民群体,世界各地的中国移民达到3500万人,约

电视剧对国人幸福观的影响及塑造17-18

摘要:<正>和所有的文化产品一样,电视剧具有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双重意义。每一部电视剧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深受社会主流意识和创作者思想的影响,集中表现为电视剧的文化内涵。同时,电视剧文化帮助人们在意识层面上完成对现实近距离的解构与重建、批判与逃离、幻想与追求,影响甚至塑造着观众的人生观。

微传播环境下突发事件报道的叙事伦理——以“贺江水体污染事件”为例19-20

摘要:<正>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微传播与传统方式相互配合已经成为媒体引导舆论和构建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叙事伦理的视角切入,以广西"贺江水体污染事件"报道为研究样本,辨析不同地域的媒体在该起跨区域突发事件中的立场、态度和试图扮演的角色,而导致这些区别的因素包括媒介所生存的

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特征20-21

摘要:<正>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应用,人类的数据规模及其存储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成为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战略问题,而且势必影响传播的态势和格局,形成独特的传播特征。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政务微信传播23-24

摘要:<正>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微信作为一款通过移动网络快速发送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的手机通信软件,迅速占领了用户市场。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也纷纷试水微信,以公共平台为依托,开启了向"指尖"延伸的官民沟通、网络问政新形式。据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的统

对《人民日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分析——以2003年“非典”和2013年H7N9禽流感报道为例25-26

摘要:<正>从2003年的"非典"到2013年的H7N9禽流感,跨度正好10年。两场都发生在春季的流行病毒,不仅是对全国人民的考验,更是对新闻报道的考验。不同的是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了,媒体环境也日趋良好,新闻媒体的报道也越来越公开透明。《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第一大报和最具权威性、最具有影

互联网时代医学编辑如何创新29-30

摘要:<正>编辑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类工作群体,他们在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体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类媒体逐渐由单一向交互式发展。不同特色的媒体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使编辑的工作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工作范围也得到了拓展,形成了新的工作局面。

顺应论视角下英语新闻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31-32

摘要:<正>新闻编译的主要目标是向读者清楚、快捷、有效地传递信息。在编译国际新闻过程中,新闻译者扮演着读者、译者的双重身份。他们既要把握住国际新闻传递的信息,也要有选择地对外语新闻进行翻译、加工,甚至重新编辑改写,以便国内读者通过编译的国际新闻了解世界。新闻编译过程中,译者体现了极大的主体性。本文以《参考消息》

要求新闻单位深化“新春走基层”活动32-32

摘要:<正>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党委宣传部和各新闻单位,深入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深化"新春走基层"活动,努力做得更深入、更有效,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

“走基层”主题性报道如何做到“走转改”——央视《新闻联播》“幸福”、“爱国”主题报道的对比研究34-35

摘要:<正>"走基层·百姓心声"是央视《新闻联播》栏目践行"走转改"活动推出的系列报道。在2012年和2013年国庆节期间,《新闻联播》分别推出了以"你幸福吗"和"爱国,让你想起什么"为主题的调查报道,是"走基层"系列报道中受关注度最高的两次报道。本文以"幸福"、"爱国"系列报道为例,对比研究央视"走基层"报道的区别、创新与进步。

电视节目在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36-37

摘要:<正>当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知识和人才领域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这正是当今如此重视文化对外传播的原因。"西强我弱"是当今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西方的主流国家比我国拥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导致文化交流与信息传播交流不对等的局面。我们国家纵然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传播能力相对弱势,这一状况亟待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