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青年记者杂志 北大期刊

Youth Journalist

  • 37-1003/G2 国内刊号
  • 1002-2759 国际刊号
  • 0.3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青年记者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4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青年记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刊首快语、前沿报告:新生态中的媒介批评、理论视野、观察与批评、调查与研究、新闻实践等

青年记者 2013年第11Z期杂志 文档列表

媒体该如何监督企业1-1

摘要:<正>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国外品牌相继因在中国市场有"暴利"之嫌,而遭媒体曝光。最新"上榜"的是美国连锁咖啡品牌星巴克。之所以被曝光,是因其产品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定价高于在本国或外国其他市场。"中国消费者为什么要花这笔冤枉钱"成为媒体质疑的核心问题。毫无疑问,如此设问在传播策略上是成功的。中国消费者大都处于"价格敏感"阶段,许多人虽然囊中羞涩,但为面子还是承受了洋品牌的高价格。本来就谈不上"心甘情愿"的人们,被一撩拨,说是"中国消费者被欺负了",当下就抗议声四起。

故事的消费与虚幻的真实——对当下电视选秀节目的反思5-6

摘要:<正>中国电视选秀节目自2004年《超级女声》一路走来,经历了酝酿、火爆、低潮和复苏的发展历程。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通过成功引进国外电视节目的运营模式并实现本土化,带来了电视节目新一轮的"选秀"热潮。2013年7月,《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开播,"根据央视的CSM46城收视数据,首播节目收视率高达3.62,不仅高居全国第一,而且创造了历年国内电视综艺节目首播收视率的最高记录。作为独家新媒体版权方,搜狐视频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治理对策8-10

摘要:<正>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基于时代嬗变的历史背景、现实风险的客观诱因,加之社会新媒介的渗透、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繁,进而形成具有较强传播扩散效应的网络舆情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网络谣言的大量传播,网络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①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不仅会对社会公众或群体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并有可能将最初的谣言危机演变成社会公众与政府冲突的不良事件。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行治理,

大陆与台湾新闻播报风格差异研究10-11

摘要:<正>自从1958年我国第一家电视台正式开播以来,新闻节目便一直采用播音员播报的形式。由于新闻节目代表着党和政府的观点和立场,其定位和播音风格都相对客观严肃。而同样把汉语作为正式语言的台湾地区,新闻播报节目风格却与大陆存在较大的差异。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上,大陆主播语音规范、字正腔圆、语气平实,台湾主播习惯拖腔甩调,且台湾国语在语音上也有别于大陆的普通话,两岸句子的表达所使用

重大事件电视直播与国家认同建构12-13

摘要:<正>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想象的共同体"概念,他认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活在每一个成员的心中。就国家和民族来说个体想象共同体的过程,重点不在于共同体的真实或者虚假,而是被想象的方式。在"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媒体的宣传间接或者直接塑造出一种弱化疆界隔阂的地方认同,让地方呈现出一种感觉上的相似性,形成超越居住地边界的广泛的对于某种共同体的归属感。大众传播学者戴扬与卡茨曾提出"媒介事件"的概念,他

“人民新闻”客户端v2.1上线13-13

摘要:<正>最近,由人民网倾力打造的"人民新闻"客户端最新的v2.1.0版本,正式亮相。人民网自2011年推出"人民新闻"客户端1.0版本以来,持续发力客户端应用开发,加速布局移动互联网,截至目前已覆盖1100万用户。"人民新闻"全方位覆盖时政、国际、社会、观点、经济、军事、科技、历史、体育、娱乐、健康等各个方面,是由资深编辑团队筛选当天重磅、高热度的新闻,确保权威资讯深入解读。在展现形式上,"人民新闻"沿用独特的双首页模式,

沟通与社会认同对社会距离的影响——以港籍大学生与内地大学生互动调查为例14-15

摘要:<正>在香港地区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百年历史中,当地民众自然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回归祖国后,中西方文化和习俗差异势必给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对彼此身份的认同带来一些障碍,而这构成影响双方社会距离远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籍学生选择到内地读大学,这些学生与内地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否会存在类似的障碍?这种障碍是否影响双方间的社会距离?这些是本文着重分析和研究的问题。概念界定

大众媒介科学传播消息来源之中美比较16-17

摘要:<正>狭义的"科学传播"一般认为即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在其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所说的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以及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交流。①"科学传播"区别于"传统科普"以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强调的是"对话模型",是用"交流、沟通和互动"来阐释"传播"。②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认为科学传播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③本文对科学传播的界定建立在狭义的"科学传播"基础上,并主要研究科学与公

传播学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8-19

摘要:<正>如果要追溯中国的传播学源头,就必须提到一个居功至伟的人物——郑北渭。1978年7月,曾留学美国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郑北渭发表了《公共传播学研究》和《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共传播学》这两篇文章,标志着传播学这一学科正式入驻中国。然而,30多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把"主要的学术兴趣和经历投放于介绍、理解和阐释欧美传播学理论上",①其学术成果缺乏实质性的应用与再创造。传播学毕竟是"舶来品",很多理论并不一定适应中国国情。只有将之扎根中国土壤,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的问题。最早提出传播学中国化的是香港中

新闻传播视域下的文化研究19-20

摘要:<正>如今几乎所有的主流报刊都不会缺少文化专栏,微博上也不时会围绕焦点人物掀起文化热浪。去年,关于莫言文化的讨论众声喧哗,南方都市报还在《2012文化年鉴》中梳理出了因莫言文化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词汇;而2013年夏天,媒体又开始对导演电影《小时代》的"文化商人"郭敬明口诛笔伐。这些新闻热点背后的指南针,始终指向文化。同样,新闻传播学界也绕不开文化研究这一重要流派。因此,厘清文化研究的学术脉络对于学界与业界以及报刊受众都可谓相当重要。

基于4C理论的网络新闻评论专题研究21-22

摘要:<正>当前,互联网与人们工作、生活的联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与此同时,网络信息过剩现象进一步凸显,信息碎片化现象进一步加剧。网络新闻评论专题成为媒体应对网络时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对网络新闻评论专题进行研究、分析,能帮助网络媒体走出困境,更加高效、贴心地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2004年,媒体人唐岩在网易创办"今语丝"评论专题,他"对国内经正规来源刊发过的消息进行重新编辑整合,进而合理运用别人的信息来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声音传达出来,以专题的形式将自己的声音曲折发出来"。①在信息大爆炸

广告“精英化”向“去精英化”的转型——以“自我代言体”广告为例22-23

摘要:<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这则广告词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自成"代言体",引得其他各行业广告商纷纷效而仿之。作为一个相当成功的广告案例,其简单的词句牢牢捕捉住了年轻人那种"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张扬个性和"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不畏艰难。与以往的广告风格相比,这则广告更多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满足,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科学预测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24-24

摘要:<正>在记者队伍中,有的人发稿数量多,整体质量高,精品频频出现,有的人发稿数量少,整体水平低,精品不沾边;有的记者平时报道选题如过江之鲫,有价值的新闻接连不断,总是有写不完的题材,而有的记者恰恰相反,选题少且不说,而且内容平平,价值不高,分量不重,有时甚至无米难炊。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记者能否做好新闻的科学预测,是不是掌握了新闻报道的主动权。一新闻的发生过程可以分为突发性、

地市级党报怎样提高品牌影响力25-25

摘要:<正>由于受区域的限制,如何在本地区内树立媒体品牌,提高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是地市级党报新闻工作者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根据多年的地市级党报从业经验,笔者的理解是,地市级党报要服务好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报道好所有关于中心工作的决策、决定和举措行动、经验,营造舆论氛围,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需要报纸做到不断创新,以创新适应"发展",以创新应对"变化"。

地市重大主题网宣“四借”法26-26

摘要:<正>现阶段,各级各地都成立了网络新闻宣传管理机构,但在人员、设备、资金配置上参差不齐,许多地方因财力、编制所限,实力相当薄弱。笔者以为,在这种现实局限下,要想有所作为,向上级组织、传统媒体、上级网络媒体及网民等做好"四借"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向上"借势"其一,是借上级组织推动之势。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各地积极行动起来,迅速在全国掀起了

灾难报道的叙事角度探析——以《中国新闻周刊》7·21北京暴雨相关报道为例27-28

摘要:<正>当灾难发生后,受众希望通过媒体了解灾难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造成的危害后果,从而对灾难做出相应的反应或行动。对灾难新闻中叙事视角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新闻语篇中的态度倾向。叙事视角(narrative perspective)就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从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①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造成77人遇难。面对这场灾难,国内各大媒体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中国新闻周刊》对此次灾难作了及时详尽的后续报道,本文利用叙事学中叙事

报纸如何利用微博提高传播效应29-30

摘要:<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技术也得以不断更新。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博应运而生,并在传媒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微博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它的高时效性、强大的互动空间、嵌套式的传播模式与超强的舆论穿透力等优势,给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微博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还必须看到微博为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报纸可以利用微博来及时捕捉新闻信息,引发受众阅读新闻的欲望,提高报纸的公信力、影响

积累:新闻精品活力之源30-30

摘要:<正>精品是上乘的新闻佳作,代表着记者归纳总结社会现象和驾驭新闻素材的能力。精品尤其显示记者的功底,是记者日常积累的厚积薄发。新闻精品源自记者的理论、知识、素材、经验等方面的积累,创作了精品,才能完成一个主流媒体的责任,才能更好地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步。理论的积累没有理论作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蛮干。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没有理论做背景,即使精彩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新闻媒体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