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青年记者杂志 北大期刊

Youth Journalist

  • 37-1003/G2 国内刊号
  • 1002-2759 国际刊号
  • 0.3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青年记者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4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青年记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刊首快语、前沿报告:新生态中的媒介批评、理论视野、观察与批评、调查与研究、新闻实践等

青年记者 2011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青年记者杂志释义
“谣盐”属于同类流言的再现9-10

摘要:谣言不是个人智力游戏的结果,而是群体议论和传播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与传播有关的一种集群行为方式。

谣言的形成及传播10-11

摘要:媒体在遇到一些可能性消息时,应从自身做起,消除对可能性问题的“宁信心理”。在向公众播报这种消息时,务必强调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以消除公众的“宁信心理”。

谣言的社会学解读12-13

摘要:在应对谣言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应扮演好事实真相的承载者、信息公开的者和社会信任的示范者的角色。

青年记者杂志规律
微博谣言传播规律初探14-16

摘要:微博谣言有4个新特性:发生领域拓宽、认证用户推动、信息扭曲程度提升、内含辟谣制度显露。在应对微博谣言方面,政府部门官方微博必须发挥应有效应;微博平台应当加强自检和监督,设立辟谣账号,保障微博健康良好的环境;微博用户也应当注意加强求真务实的意识,担负起一个自媒体人应有的责任。

媒体应对谣言的策略17-18

摘要:媒体可以尝试建立社会公信力评价体系,对社会公信力资源进行整合,以打造系统的证伪机制,并就谣言传播进行渠道管理。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通过对抗性的言语策略瓦解谣言的解释力。

青年记者杂志应对
莫让时评成为谣言的推手19-19

摘要:要想降低谣言对社会的破坏性效果.就要建立一个行为规范或社会秩序,将一切价值和判断“置于经验和事实的基础上,并且通过逻辑的考核”。

谣言面前媒体的责任20-21

摘要:媒体的跟进报道和政府公开透明的告知良好互动,更利于及时阻止谣言的传播。

日本地震后的谣言传播与管理21-23

摘要:巨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日本国内流传着不少谣言。对此,日本各大报社担负起澄清和说明的责任,日本政府也少有地对互联网采取了强硬的管制措施,并借助网民的力量辟谣,澄清真相。

日本地震及核事故报道效果调查25-25

摘要:日本发生大地震后,受众对国内媒体相关报道的反馈情况如何?本刊在问卷星网站调查问卷做了一个小型调查,截至4月27日,共有51人在线填写了问卷,下为调查结果。

青记每月盘点26-28

摘要:4月优异策划:☆《忐忑:今天我们如何安慰自己?》,《新周刊》4月1日 简介:印尼海啸、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玉树地震的旧痛未愈,盈江地震、日本地震及海啸又猛然降临。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解读30-31

摘要:最近,新闻出版总署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重点、配套政策和措施,亮点很多,本文结合报刊业的实际情况作一解读。

媒介与表达32-34

摘要:人类的表达史人类的表达史类似于一部人类的媒介史,只不过人类表达的历史要比媒介的历史长。

网络时代的六种危机35-37

摘要:麦克卢汉在半个世纪前曾预言:“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互联网对于信息传播空间的无限延伸,带来了噪音的无限滋长,其以匿名、开放、平等、交互等特性在为人类提供自由便捷的传播方式的同时,

邱永峥:直击利比亚战乱真相39-42

摘要:4月3日下午3:10,一架从迪拜飞来的航班降落北京首都机场,环球时报(环球网)战地记者邱永峥、郝洲.带着利比亚战场的硝烟回来了。他们曾经4次追随巴基斯坦军队深入部族区采访打击塔利班的行动,3次前往阿富汗见证反恐怖战争,还曾嵌入美军作战部队,穿着防弹衣和头盔近距离目击美军与塔利班武装殊死战斗,但哪一次也没

跨国采访“初体验”——我们为何会泪流满面43-44

摘要:主持人的话:5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剧烈海啸,国内有条件的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前往日本,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也派出6人采访团进行了一次跨国采访。

突发事件报道要跳出思维定势44-45

摘要:3月13日,夜幕拉开,不远处的霓虹招牌上,到处闪烁着汉字的偏旁部首。东京到了。距此二百公里之外的福岛乃至以东、以北,三个关键词牵动世界:地震、海啸、核泄漏。

有时候,做个“唐僧”更重要45-45

摘要:为期8天的赴日采访结束了,依然很感慨。事后我一直在问自己,有没有机会不留遗憾?是不是有过突人灾难核心区的机会?

挖掘“事件之内”的故事45-45

摘要:在日本8天的日夜采访奔忙,留给我们许多遗憾,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作为去采访大地震的记者,每个人都有个共同的目标——去第一现场、去地震海啸损毁最严重的地方。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地震海啸还造成核泄漏,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人在心理上产生了莫大的恐惧,引发了原先我们估计不到的后果:从东京到官城、岩手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