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青年记者杂志 北大期刊

Youth Journalist

  • 37-1003/G2 国内刊号
  • 1002-2759 国际刊号
  • 0.3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青年记者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4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青年记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刊首快语、前沿报告:新生态中的媒介批评、理论视野、观察与批评、调查与研究、新闻实践等

青年记者 2010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青年记者杂志刊首快语
监督,是每个公民的权利1-1

摘要:从事报告文学写作的作家都知道,报告文学是文学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产物,除了扎实的文学功底,新闻知识和采访手段必不可少。在从事报告文学写作之前,笔者也曾在南北方十几家中央级、省级媒体做过一线调查记者,深知舆论监督的艰难。近五六年以来,因工作需要,笔者转行从事专业报告文学创作。

“人民电视”进驻上海世博园2-2

摘要:人民网主办的网络电视“人民电视”在上海世博园设现场演播室。“人民电视”是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由报纸主办的网络电视媒体。

南方都市报入主凯迪网络2-2

摘要:5月28日,“凯迪十周年庆暨新版公测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宣布,南方都市报已于今年年初正式入主凯迪网络(www.kdnet.net),成为该网最大股东,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强强联合。

新政2-2

摘要:“新36条”鼓励非公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 5月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被称为“新36条”,其中第十七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从事广告、印刷、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活动.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

新创2-3

摘要:文新集团试水电子墨水“印”报纸 从5月24日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联合汉王科技,在汉王电纸书上推出集团旗下的部分报刊。3个月免费期后下载到电纸书上的数字文汇报、数字新民晚报每份售价0.5元。

荣辱榜3-3

摘要:《希望月报》湖北编辑部被查有非法经营行为 最近,武昌区工商局以涉嫌虚假宣传对《希望月报》湖北编辑部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非法经营行为,举办“希望杯数学大赛”属于超范围经营。

经营3-3

摘要: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5月14日上线,平台上的“文化企业信贷申报评审系统”也同日开通。

“不同意见”需要包容4-4

摘要:当下,不时有此类新闻:一些地方对不同声音、批评意见乃至揭露问题的声音进行封堵。网络上则充斥着这般风景:一些观点相左的网友相互对骂、攻讦。这种现象不太正常。

网络实名制从网评员做起4-4

摘要:为应付负面网络信息而引导舆论,一些政府部门建立网评专、兼职队伍.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我的看法是,应将网评员的信息完全公开和透明,实行网评员实名发帖制。政府部门一直呼吁网络实名制,应从网评员做起。

“民间网络舆论场”改变中国舆论生态4-5

摘要:随着我国传媒业特别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我们已进入“传媒社会”的新时代。新媒体引导下的时代是一个泛在的时代。泛在时代的传播特点,往往是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具有网状和弥散性特点.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传播速度呈“爆炸”式,极易迅速产生集聚与放大效应,形成网民情绪高密度的舆论场,这已然改变了中国的舆论生态。

传统媒体会因微博的出现而发生根本变化5-5

摘要:任何一个新媒体的出现,新的相对旧的来说,都是由技术来带动的。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并不把它作为一个媒体在使用,慢慢地才觉得这是一个媒体。所以一般一个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大家都是在用老媒体的方式去使用新的技术平台。

不要活在新闻里5-5

摘要: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在不断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位官员腐败了;某地又发生了屠杀婴幼的惨案……天天都有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这世界、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吗?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至少我是这样。因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要说人性的坏话的。我们现在通常说“要在生活中维权,不要在维权中生活”,那好,也不要活在新闻里。

青年记者杂志信息滥载之害
信息成瘾9-10

摘要:每日清晨与傍晚,我们都在感叹与抱怨道路上车与人的川流不息,但同一时间,正有千百亿计的信息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空间流过,那时的我们就像陷在信息的毛细血管丛中。如果交通的堵塞已经让我们心情烦躁的话,这样规模的信息流动,足以让每一个正常人感到眩晕与焦虑。

信息洪流之下,当心沦为媒奴11-12

摘要:地产大佬的顿悟 5月7日,地产大佬任志强在大连某房产论坛上被一男子扔鞋袭击,事后任志强称对扔鞋者并不感到生气,双方都是宣传的受害者。他说,他很早就提出建立穷人住房保障系统,但是这些都没有人提,只是到处宣扬他说商品房是给富人盖的。任志强还指责说,政府与媒体将年轻人和低收入家庭的胃口调得高高的,又不愿放弃从土地中收取高收益。他们热衷于主导市场投资,不努力实现保障房建设,还借保障房名义实施腐败,才引发了社会的不满。

信息滥载中丢弃了媒体尊严12-13

摘要:我是一个记者,从实习算起,做记者已逾十年。从手写到上网,新闻采访制作越来越便捷,周期越来越短,当记者却越来越艰难,越来越没有乐趣。

媒介融合时代的信息“围城”14-14

摘要:当前,媒介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促成媒介融合、媒体抱团现象的产生。媒介融合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媒介需求"为目的,来满足受众心理,从而创造出共同的利益。这种"各取所需"的媒介抱团,也在无形中为受众建起了"围城",形成了另一种媒介传播中的"刻板印象"。

“信息过载”是个伪命题15-15

摘要:自有人类,即有现在所谓的"信息过载"问题,因为相对于人类的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中的信息量总是远远高于其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大量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其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析和正确选择。今天,在所谓的"信息过载"问题上,与以往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媒体应有效地传播有益信息16-16

摘要:媒体信息呈现上的泛滥态势,导致所提供信息对受众的价值需求的满足程度大大降低,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意无意地助推了社会浮躁情绪的滋长,一些人患上了严重的信息焦虑症,他们对于手头上接收到的信息无暇分析以至于不加理解地模糊吸收,或者只是过目却不加注意、充耳却不上心。同时又急切地期待着更多的信息来填充自己的信息焦虑情绪支配下形成的各类空虚体验,形成了信息产业传媒畸形生产和受众畸形消费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