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激光与粒子束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强激光与粒子束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 51-1311/O4 国内刊号
  • 1001-4322 国际刊号
  • 0.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强激光与粒子束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学会;四川核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SA 科学文摘(英)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强激光与粒子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激光大气传输技术专题、讯息、高功率微波技术、粒子束及加速器技术、脉冲功率技术、核科学与工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强激光与粒子束杂志高功率激光与光学
波长啁啾体布拉格光栅外腔实现激光二极管阵列的波长光束组合1057-1062

摘要:采用波长啁啾体布拉格光栅外腔,利用多波长光束组合技术成功实现了由49个发光单元构成、阵列发光单元宽度为100μm、填充因子为0.5的标准1cm阵列的输出光的光束组合连续工作时,实验获得组合输出光束平均功率为11.2W的近圆形光斑输出,其快慢轴方向光束质量平方因子约为6,最大工作电流对应的组合效率约为30%。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其最大工作电流时组合效率可达64%,并对其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做了讨论。

激光测距仪的点源透过率1063-1066

摘要:通过分析柱形腔结构的激光接收机的点源透过率,论证了视场外利用杂散光干扰激光测距仪的可行性和对干扰光功率的相对需求。按照干扰光入射角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提出了漫反射一镜面反射干扰、二次漫反射干扰和一次漫反射干扰的杂散光干扰机制,推导出了相应的点源透过率公式,并利用Tracepro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条件下为了确保在30°内可靠干扰激光测距仪,对干扰光功率的需求相对于视场内干扰时要高出5×10^8倍,确保80°内可靠干扰则需提高10^8倍。从提高光电接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角度指出:降低滤光片镜面反射率并使其远离探测器,可以减小漫反射一镜面反射干扰;降低接收光学系统腔内壁漫反射率,可以减小二次漫反射和一次漫反射干扰。

基频和三倍频Nd:YAG激光诱导熔石英损伤特性1067-1070

摘要:采用光电探测器和数字示波器检测散射光脉冲信号,研究了基频和三倍频Nd:YAG激光诱导熔石英损伤过程,给出了泵浦光和探针光的散射光光电信号;比较了基频和三倍频激光作用下熔石英烧蚀斑显微照片,并分析了其损伤机理。结果显示:在ns脉冲激光作用下,熔石英损伤均发生在泵浦激光脉冲峰值附近,且基频光作用下损伤开始时间点比三倍频作用下早;在多脉冲或高能量激光辐照下,检测到了等离子体闪光信号,等离子体闪光发生在时间延迟21ns附近。基于Keldysh理论计算了基频光和三倍频光作用下,熔石英光致电离速率同激光强度的关系。

激光波长及脉宽对光学材料抗损伤性能的影响1071-1075

摘要:基于能带理论,利用激光与光学材料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激光辐照下材料导带自由电子数密度的变化,讨论了材料损伤阈值与激光波长、脉冲宽度、材料禁带宽度之间的关系,数值分析了激光波长和脉冲宽度对损伤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宽小于1ps时,材料损伤阈值随脉宽增大而减小;当脉宽大于1ps时,材料损伤阈值随脉宽增大而增大;激光波长为10fs~10ns,损伤阈值随着波长的减小而减小。

光束质量因子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1076-1078

摘要:介绍了激光光束质量因子的定义以及测量原理,分析了光束质量因子的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不确定度来源以及评定方法.并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具体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减小激光光束质量因子测量不确定度的途径,包括统一激光束直径的确认方法,保证测量条件的稳定以及提高光束质量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等。

圆屋附近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空间分布1079-1083

摘要:通过两点温度脉动法,测量了孤立建筑物圆屋附近不同位置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对比分析了气象塔8.0,6.0m高度处的折射率结构常数。结果表明:圆屋附近8.2,8.5,9.0m高度处的折射率结构常数要比非圆屋附近同高度的结果大;距离圆屋等距离垂直方向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大于水平方向的测量结果;因此将圆屋附近认为是近地面的假设不成立;圆屋附近温度谱幂率基本符合“-5/3”定律。

超短脉冲激光诱导单晶铜熔化的物理机制1084-1088

摘要:采用校正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超短脉冲熔化单晶铜的动力学微观机制,建模时将熔化潜热的消耗及自由电子的热传导均考虑在内,使熔化过程的模拟更加真实。皮秒激光熔化单晶铜是一种过热熔化.可归因于液相在固相中的均匀形核。熔沿传播的速度高达5.8nm/ps,高于铜中声速。熔化发生在热约束区域内部.导致温度分布不太复杂.且卸载波对应力波的影响与应力约束区域相比较弱。

强激光与粒子束杂志ICF与激光等离子体
强度比定标法分析激光诱导击穿碳谱线1089-1092

摘要: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使样品在大气常压环境下被击穿形成等离子体,探测等离子体发射信号。选择混合样品所含的基体元素硅作为内标元素,分别根据碳谱线峰值强度、分析线和内标线峰值强度比建立不同的定标曲线。对两种定标曲线的拟合度、测量重复性以及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度比定标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定标曲线的拟合度和测量重复性,减小强度比定标法定量分析结果的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

低密度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泡沫的研制1093-1096

摘要: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原料,结合紫外光固化及冷冻干燥工艺,成功制备了密度在4~20mg/cm^3、可自支撑的TMPTA泡沫柱。试验研究发现,泡沫的收缩导致实际密度与理论密度的比值大于1,且随理论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热失重测试表明泡沫的热分解温度达到290℃;SEM测量表明泡沫具有均匀、开放的网络结构。压汞仪测试表明泡沫的孔径主要分布在3.0~7.5gm之间,平均孔径为7.37μm。TMPTA泡沫柱已成功地应用于近年的Z箍缩物理试验中。

单脉冲电光开关击穿时间延迟及抖动的减小方法1097-1099

摘要:减小单脉冲等离子体电极普克尔盒电光开关击穿时间延迟与抖动问题是提高大口径电光开关性能的关键。利用紫外线照射在阴极上的外光电效应,使阴极产生次级电子发射。形成稳定的初始电子流。在高压脉冲作用下普克尔盒内的初始电子产生快速繁流放电,使盒内氦气击穿。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减小开关的击穿时间延迟及抖动。使击穿时间延迟平均下降了36%,平均抖动时间下降88%。

脉冲激光晶化非晶硅薄膜的有限差分模拟1100-1104

摘要:根据热传导原理,建立了脉冲激光晶化非晶硅薄膜的理论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不同激光波长、能量密度等因素对薄膜温度变化及相变过程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波长激光器对厚度500nm非晶硅晶化的阈值能量密度。结果发现,准分子晶化的阈值能量密度最低,但是在同样的能量密度下,熔融深度却不及使用更长波长的激光器。计算并分析了升高衬底温度对结晶速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模拟结果较好地验证了实验结论和规律。

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空心微球制备技术1105-1108

摘要:采用微流体注射成型技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外油相,间苯二酚/甲醛(RF)溶液为水相,经过溶胶-凝胶、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等过程制备出了RF气凝胶空心微球。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X光显微分析、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对RF空心微球成分、形貌、孔径、直径分布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F为单层空心微球,具有典型的气凝胶多孔结构,由粒径为10nm左右、且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的纳米粒子构成,平均孔径为20nm左右,球形度和同心度大于95%,微球直径分布在550~750μm,最大可达到800μm,达到了快点火靶的基本要求。

跳动模式对微球CH涂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1109-1113

摘要: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方法(LPPCVD).结合反弹盘系统制备了微球CH涂层.研究了跳动模式对微球CH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微球涂层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了微球CH涂层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MS)并对球形度进行了表征;利用X光照相技术对同心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间歇跳动模式可有效改善微球CH涂层的表面形貌.降低中高模数的粗糙度。在间歇跳动模式下.减小占空比,可使CH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得到进一步降低。在占空比为1/4的间歇跳动模式下制备的厚度为30μm的CH涂层,其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低于30nm,碳氢-聚苯乙烯(CH-PS)微球的球形度与同心度均优于99%。

基于焦斑空间频谱控制的连续相位板设计1114-1118

摘要:改进了传统的盖斯贝格一撒克斯通(G-S)算法,其中包含:改善了初始相位的选取;远场振幅采用弱调制,迭代中进行解相、滤波,以保证设计的相位板连续;对目标焦斑的频谱控制,使焦斑能量在频谱上重新分配。结果表明:相对传统设计的连续相位板(CPP),改进后的G-S算法可以控制CPP的加工单元大小,降低CPP的相位梯度.更好地控制焦斑轮廓,降低特定频带的调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新方法设计的CPP与光谱色散匀滑技术耦合的效果更佳。

HL-2A装置YAG激光汤姆逊散射测量电子温度的初步结果1119-1124

摘要:叙述了激光汤姆逊散射的实验原理,介绍了HL-2A装置上改进后的激光汤姆逊散射系统。高脉冲功率Nd:YAG激光光源发出的1064nm的激光能很好地满足测量等离子体电子散射光的要求,硅雪崩光电二极管和窄带干涉滤波片组成的多色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散射光的测量效率。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按测量误差进行权重分析的查表法,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最后介绍了各种放电条件下的单空间点电子温度的测量结果。

筛网盘对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弹跳性能的影响1125-1128

摘要:介绍了利用筛网设计制作出的一种新型的反弹盘,并用于聚α-甲基苯乙烯(PAMS)微球的弹跳实验。分析了筛网盘与玻璃盘之间的差别和由此带来的对PAMS微球弹跳性能影响。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筛网盘相关的参数对微球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筛网盘与玻璃盘相比,PAMS微球的弹跳性能的改善非常明显;筛网盘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在无等离子体的镀膜环境下(如热蒸发的方法制备PAMS微球表面聚酰亚胺涂层)PAMS微球的弹跳问题;为降低微球表面粗糙度,反弹盘应采用间歇振动的模式。

激光原型装置结构稳定性指标划分理论及检测1129-1133

摘要:结构稳定性是ICF驱动器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根据激光原型装置(TIL)多程放大、框架式设计的特点,结合矩阵光学对单个光学元件对光束漂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综合不同光学元件对光束漂移的影响,建立了光学元件稳定性指标分配的数学模型,根据原型装置特点对数学模型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确定,求解得到了装置内各个光学元件的稳定性指标,以此作为光机系统结构稳定性的设计要求。经过对原型装置光路稳定性指标的测试,光路稳定性漂移x方向和y方向均方根值为2.78μm,峰谷偏差值x方向和y方向分别为14.4μm和15.60μm。结果表明原型装置结构稳定性漂移满足设计要求,稳定性指标划分方法合理。

强激光与粒子束杂志高功率微波
高功率楔形介质填充天线设计1134-1136

摘要:针对高功率超宽带天线应用中的绝缘性及方向性等关键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TEM喇叭天线形式的楔形介质填充天线,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分析了这种新型介质填充天线的辐射性能。数值模拟与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这种楔形介质填充天线不仅可以满足高功率天线的绝缘性要求,而且在主轴方向上具有较强的辐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