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537-546

摘要:构建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都可以划分为2000—2011年的持续增长阶段和2012—2016年的基本稳定阶段,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明显递降的特征;2)2000—2016年区域间差异是驱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在2007年以后区域内差异逐渐扩大,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格局在2000—2008年变化较为复杂,而在2008—2016年基本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4)经济增长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其作用要明显大于工业化和降水量,而城镇化和复种指数则对区域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和外溢,能够产生跨区域的极化效应。

土地所有权认知与耕地保护性投资547-555

摘要:耕地保护性投资不足导致土地资源退化和农业经营效率低下一直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重点难题之一。基于预期理论和"公地悲剧"理论,利用8个省份微观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分析,并通过CMP模型纠正可能存在内生性偏误,分析不同产权认知情况下农户的有机肥施用和工程措施两类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差异,探讨土地所有权认知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的耕地保护性投资现状并不理想,平均有机肥施用量只有1.442 t/hm^2;2009—2012年仅有12.1%的地块进行过平整土地、修建梯田、开垄沟、修建水渠等工程措施类耕地保护性投资。农户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可分为强产权认知和弱产权认知。强产权认知的农户有机肥施用量显著高于弱产权认知的农户,强产权认知农户比弱产权认知农户平均多施有机肥1.137 t/hm^2。土地所有权认知对工程措施类耕地保护性投资具有显著且稳健的影响,强产权认知农户比弱产权认知农户采纳工程措施的概率高4.9%。因此,在"制度先行,认知滞后"的背景下,应当进一步明晰产权、加强农户的土地所有权认知以促进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

华北集约化农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整治模式研究——以河北曲周为例556-564

摘要:科学准确地揭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因地制宜地构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是降低耕地细碎化的重要手段。以华北集约化农区典型县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方法,在阐释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结果表明:基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的曲周县各乡镇耕地细碎化指标与耕地细碎化程度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耕地细碎化程度总体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其中,曲周镇、河南疃镇和第四疃镇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依庄乡耕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基于自然细碎化和产权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构建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等土地整治工程与地块互换、地块合并和土地流转等土地权属调整方式为核心的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耕地细碎化整治过程应以村集体为基本单元,重点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还需通过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总体控制、县级政府的指导落实、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等过程。因此,耕地细碎化整治应针对细碎化类型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进行综合评判,基于耕地细碎化成因从土地整治和权属调整角度进行耕地细碎化整治。

不同模式农地整治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565-573

摘要: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天门市和潜江市、武陵山区宣恩县和咸丰市483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倍差法评价不同模式农地整治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主要通过增加农户非农收入,进而恶化收入分配状况,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收入分配恶化效应大于地方政府主导模式;2)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对农业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受地貌类型的制约,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对农业收入分配的影响受地貌类型的制约。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会显著增加平原中高和最高收入组农户农业收入,而对山区不同收入组别农户农业收入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继续大力实施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重视非农就业对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增加农户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

耕地集约利用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甘肃省东部四市为例574-582

摘要:为了准确把握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空间差异特征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K-mean聚类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甘肃省东部四市的耕地集约利用度的变化情况及空间水平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内部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2016年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度整体处于较粗放利用水平(均值0.377 2),区域差异比较明显,其中Ⅲ、Ⅳ级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和西南部,Ⅰ、Ⅱ级位于研究区中部,整体呈"哑铃"状结构;2)全局莫兰指数为0.142 2,表明研究区各县(区)耕地集约利用度存在显著为正的全局自相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LISA聚集图空间特征与集约度等级图基本吻合;3)劳动力指数、地均机械总动力和部分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率、有效灌溉率与耕地利用集约度成正相关关系,由于空间的辐射性和依赖性,各回归系数值分布具有明显的"片"或"带"状区域特征。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583-590

摘要:在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过程中,要求城市内部经济与生态耦合发展。因此,研究生态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问题成为当前资源型城市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基于山西省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揭示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2)通过分析10个城市平均Malmquist指数,发现生产规模指数对TFP指数的促进作用更强,生产要素与规模匹配方面处于较优水平,但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3)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指数是提高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地流转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与公平的影响——以重庆三个区县为例591-600

摘要:农地流转是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然而农地流转是否能够提高山区农户农业生产的效率与公平仍缺乏农户案例研究。文章基于重庆市3个典型山区县的调研数据,构建OLS回归模型,分析山区农地流转在效率和公平两方面的作用,并以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时长和劳动力平均年龄为工具变量,通过2SLS模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在目前山区农地流转现状下,净转入土地面积与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山区农地流转将耕地从人均土地充足的家庭流向人均土地稀缺的家庭,从农业生产效率低的家庭流向农业生产效率高的家庭,进而提高了山区土地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同时,本文还发现劳动力占比、牲畜数量、非农收入占比与净转入土地面积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提出规范山区农地流转市场;鼓励种田能手扩大经营规模;鼓励山区部分农户非农转型等政策建议。

基于地形梯度的淇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异分析601-611

摘要:地形作为最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借助DEM提取高程、坡度信息,采用转移矩阵、区域统计分析和地形分布指数系统分析淇河流域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异特征,定量分析了地形梯度上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25年来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草地,耕地面积净减少量最大,林地次之;草地面积净增加最多,建设用地面积净增加次之,未利用地面积变化不大。耕地、建设用地、草地生态系统集中于低地形梯度区,而林地集中于高地形梯度区;耕地、林地在低海拔区域面积呈减少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增加集中在低海拔地区;耕地在低坡度区域内呈现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在低坡度地区增加集中。

农地转出视阈下农户生计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实证612-620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地转出行为与农户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了土地转出视阈下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分析农地转出户与非转出户的生计资本状况,探讨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类家庭的生计资本水平总体均不太高,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总值略小于农地非转出户。其中,农地转出户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农地非转出户,而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存量均低于农地非转出户,特别是自然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农地转出行为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农户的金融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农户的生计资本还受到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非农就业机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强化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促进其生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621-628

摘要: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破除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实现城乡各自充分发展及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从市场资源配置、社会主体参与和政府制度保障深入剖析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基于此,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强城乡产业间要素资源自由平等流动;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建议。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研究629-637

摘要: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增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所累积的粮食供需结构失衡等负面影响已日益凸显。文章在回顾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历史演变阶段的基础上,从对粮食供给结构和质量的影响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最低收购价对粮食供给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从农民缺乏种植决策依据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面临的问题;因此,提出转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标导向、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以保本或微利为基础,发挥最低收购价的导向作用、调整储备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建立"期货+保险"的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

粮豆轮作补贴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海伦市和嫩江县为例638-645

摘要:随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推进,轮作补贴是否真正起到作用,及其制度试点效果如何等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轮作试点区农户调研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轮作补贴对轮作试点区农户轮作行为和农户经营效率的影响,探讨轮作政策下农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8.63%的农户认为有必要进行轮作,63.63%的农户认为轮作能够改善耕地质量;轮作补贴对于农户轮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轮作补贴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进行轮作概率增加0.3%;轮作补贴对经营效率改进并不明显,经营效率更多的还是受劳动力成本、农业经营利润、农业直接投入和农业保险费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推进轮作试点的实施,完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出3点建议:1)补贴标准可以通过拓宽轮作补贴来源方式加以提高;2)补贴侧重点仍应聚焦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轮作补贴的模式要与提高科技水平相结合。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不同粮食作物产出的影响研究646-654

摘要:农业基础设施被视为推进"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载体,研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不同粮食作物产出的差异效应,有利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于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产出影响的理论分析,以三大主粮作物的主产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FGLS等计量方法,分析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田水利、农业电力、农村交通等三类主要基础设施对三大主粮作物的产出效应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对水稻与小麦两种作物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052 3和0.110 8;农业基础设施对玉米作物产出则不明显。细分农业基础设施的类型来看,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与玉米两种作物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673 4和0.288 0;农业电力设施对小麦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66 0。因此,提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向水稻与小麦主产区域倾斜;要因地制宜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水稻和玉米主产区域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小麦主产区域加强农业电力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人力资本、符号资本对种粮大户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655-663

摘要:种粮大户的经营绩效对水稻种植的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探讨种粮大户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部5省水稻种植大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人力资本与符号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探讨其对规模化程度调节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种粮大户的人力资本分为"一般型"、"技能型"、"管理型"和"创新型",符号资本包括有"内部"和"外部"符号资本。种粮大户平均种植规模为6.67hm2,经营绩效的平均得分是4.860,经营绩效处于中等水平,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人力资本和符号资本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规模化程度调节了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与符号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相较于大规模种粮大户,当种粮大户的规模较小时,一般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更强;村庄内部符号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更强。相较于小规模种粮大户,当种粮大户的规模较大时,管理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更强;村庄外部符号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更强。研究表明,种粮大户可以根据自身经营规模进行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和符号资本投入以获得最佳绩效回报。因此,提出地方政府要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适度地开展人力资本和符号资本的投资,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的建议。

金融素养影响农户正规信贷获得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需求角度的分析664-673

摘要:降低农户的信贷约束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基于农户信贷需求的角度,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农村家庭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Ivprobit模型,分析我国农户正规信贷获得与金融素养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户正规信贷约束在需求层面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样本中有53.1%的农户受到需求层面的信贷约束,且在农业生产、工商业经营、房屋购建和汽车购置用途上潜在正规信贷需求向有效正规信贷需求的转化较低,分别为47.3%、56.0%、36.1%和52.6%,而有效正规信贷需求向正规信贷获得的转化较高,分别为70.0%、78.6%、74.2%和90.0%。农户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其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并且可以降低农户因不知道如何申请贷款或对贷款存在认知偏差而产生潜在正规信贷需求的概率,同时可以促进农户将潜在正规信贷需求转化为有效正规信贷需求,进而降低农户受到的正规信贷约束。据此,提出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发挥农户社会资本对信息不对称的缓解作用,切实完善和实施土地流转政策的政策建议。

全球大豆贸易网络演化特征与政策启示674-682

摘要:大豆是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农产品之一,作为大豆的下游加工品,豆油和豆粕的贸易状况对大豆供求结构也存在显著影响,分析全球大豆及其加工品的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对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大豆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2002年和2017年全球大豆、豆油、豆粕进口量前五十位国家的贸易数据,分别构建无权贸易网络和加权贸易网络,对总体网络特征、国别关系特征和国别地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球大豆、豆油、豆粕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贸易密集性和聚集程度不断增强,出口较进口更为集中,核心国在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一定程度掌控贸易流向。随着大豆国际贸易发展,网络结构趋于均衡,更多国家参与到大豆贸易中来。在中美贸易摩擦与高进口依存度背景下,我国应立足大豆的基本供求特征,通过积极开发大豆贸易市场、寻求豆油和豆粕的替代品、推进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国际化等手段,扭转进口集聚导致的被动地位,构建我国为主导地位的大豆供应体系。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目的地碳足迹与生态效率研究——以江西婺源篁岭景区为例683-691

摘要:乡村旅游是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科学测度与评价乡村旅游目的地碳足迹与生态效率,对于推动乡村旅游兴旺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运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对2016年江西婺源篁岭景区碳足迹与生态效率进行核算与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碳足迹为9 732 t,人均碳足迹为13.770 kg/人,地均碳足迹为0.649 kg/m^2;在旅游各环节中,旅游住宿碳足迹占58.69%,旅游交通碳足迹占17.62%,旅游餐饮碳足迹占16.83%,旅游娱购碳足迹占6.86%。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生态效率为7.85元/kg,旅游各环节生态效率差异明显,效率值大小依次为:交通>娱购>餐饮>住宿。从效率类型来看,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娱购属于低碳高效型,旅游交通属于高碳高效型,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则属于高碳低效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运营能耗,加强运营低碳管理,积极宣传低碳旅游理念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策略。

西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场势效应”评价与空间优化——以海东市蒲台乡为例692-701

摘要:乡村基础教育设施作为乡村地区基础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其评价与布局优化对于实现乡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共享性与公平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场势理论,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浦台乡为研究区,建立了基础教育设施势能、地域和门槛3个分量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最小阻力模型和场势模型等方法,进行各分量指标的多空间阻力分析和"场势效应"的综合评价,探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布局的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浦台乡村基础教育设施沿中部南北向县道两侧区域阻力较低,西北部和南部区域阻力较高。教育场势中势能分量差异最为明显,呈现出由中心村向四周腹地远郊村落逐步递减的趋势,中心村落势能分量与门槛分量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而近郊型乡村聚落地域分量和门槛分量则明显高于远郊型村落。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的整合,设计出保留完善型、迁移优化型和撤并取消型三类乡村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式,为西部乡村基础教育设施配套与空间优化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与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