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日本农村振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359-368

摘要: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是推动该战略取得进展的关键问题。邻国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农村振兴战略,对日本农村振兴的由来及具体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将能为中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经分析可知,日本农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开发与活用地域资源、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六次产业化等,活跃了农村经济并取得了农民增收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成效,但在增加农业劳动力供给和提高粮食自给率上还存在可改善的空间。根据日本的经验做法,结合中国国情与农情,提出应打造区域特色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都市绿色农业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复兴乡村文化和建设宜居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制约因子研究369-377

摘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生产投入、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测度甘肃省1990—2015年农业现代化水平,借助约束度公式对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得到长足的提升,1990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仅为0.124,处于准备阶段;2011年进入现代化起步阶段,并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至2015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提升到0.479,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初步实现阶段的过渡期,但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其中,农业生产投入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产出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依然徘徊在准备阶段,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生产投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4个子系统对甘肃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约束度分别为57.53%、15.99%、15.16%和11.31%;农业产出增长率、水土流失治理、化肥施用量和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4个关键因子,农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培养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推动农产品生产由第一产业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以"两山"理念指引农业的常态发展向绿色、创新式发展转变等推动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78-386

摘要: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测度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度并分析其优化的作用机理能够为林业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林业产业数据,运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和Moore值法分别测算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和速度,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林业第二产业平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值为3.98,明显高于第一产业(-1.64)和第三产业(1.52),70%的省份林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值高于第一产业,凸显出林业产业总体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升级的趋势。Moore值、夹角α值和K值结果表明,当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较快的省份多为东部沿海省份。总体特征是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升级的趋势明显,升级速度也在提升。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人口规模,R&D内部经费支出,林业站个数和森林覆盖率是影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而上述因素对不同升级水平的省份影响方向则存在差异。因此,要鼓励中西部省份承接东部沿海省份林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东部沿海省份林业第三产业,加大对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三次产业科技投入,完善林权改革制度和相关林业产业政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制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MATEL方法387-394

摘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制对各参与主体的要求有所改变。基于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DEMATEL方法,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取得新的数据,构建数据分析模型,结合我国绿色产品认证的具体办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制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划分,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制效果影响因素的内部关系问题。结果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制效果的影响因素中农产品流通参与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管制这一因素在一级指标中中心度最高,达21.439。二级指标中市场准入管理、质量安全技术创新、产地环境风险预警和流通参与主体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等原因度大于0,属于原因因素。检验检测标准执行、包装与储运环节安全保证等原因度小于0,属于结果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制效果中心度较高的因素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执行、技术创新、市场监察和流通参与主体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等。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通过引导流通参与主体自我管制、加强政府对市场准入管制的基石作用、通过创新改善农产品交易环境、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作用完善检验检测制度来提升管制效果。

玉米价格变动对主产区农民福利的波及效应395-404

摘要:近年来我国玉米市场价格发生起伏波动,这对玉米生产者如何产生影响成为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基于福利经济学补偿原则,利用2001—2015我国玉米主产省面板数据,运用路径分析法与系统GMM方法,对纳入农民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环境的玉米供给和需求模型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测算玉米价格波动对主产区农民生产、消费及总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价格变动与农民生产福利呈同方向变动,与农民消费福利呈反方向变动,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主产省农民福利回落明显。农民的玉米生产福利和消费福利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而各产区差异性比较优势会对农民种植积极性产生不同影响。此外,除农业政策等因素外,种植结构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的科技进步对玉米产量的作用并不突出。据此,提出继续加强对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强化主产区生产配套设施与社会保障服务建设;引导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与加工合理布局、研发和推广高新技术等建议。

价格支持政策背景下中国小麦市场区域动态关联分析405-413

摘要:区域市场间的关联程度能够反映市场一体化程度,衡量市场运行效率,分析价格支持政策背景下中国不同地区小麦市场间的关联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对于提高小麦市场运行效率具有现实意义。基于7个地区小麦市场价格周数据,运用贝叶斯DCC-GARCH模型,分析不同地区间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动态关联性,并结合政策的执行探讨地区间价格波动和关联程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政策执行区小麦市场价格的波动程度更平缓,受上期的影响更大。地区市场间的关联程度仍有待提高,关联度均值最高的河北和山东、河北和天津小麦市场分别为0.265和0.257,超过0.2的占全部市场组的1/3。价格支持政策启动时期市场间的关联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期,政策的执行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整合程度。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条件、生产区域集中程度、政策干预等因素都对市场关联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议短期内继续保留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确定合理的政策价格水平;改善主产区和主销区小麦物流设施,提高流通效率;不断完善国内市场体系,促进粮食生产和加工的专业化分工与规模化发展。

贸易开放下大麦进口价格对中国啤酒进出口的影响——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414-423

摘要:分析大麦进口价格对中国啤酒贸易的影响,对降低大麦进口依存度、增强啤酒国际竞争力、缓解啤酒进口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大麦进口及啤酒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借助地区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2001—2015年大麦进口价格等因素对中国啤酒进出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大麦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98,国际竞争力极弱。中国啤酒进口量增幅较大,出口量增长缓慢,出口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差;中国啤酒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42,国际竞争力弱。中国啤酒进口的空间负相关性显著,澳大利亚大麦进口CNF价格对中国啤酒进口产生显著正影响,影响大小仅次于出口国GDP和中国人均GDP;中国啤酒出口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澳大利亚大麦进口CNF价格对中国啤酒出口产生显著负影响,但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国内大麦产量、提升大麦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强大麦贸易宏观调控是本文的政策启示所在。

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424-431

摘要:茶产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茶产业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和项目组对湖北、贵州等地的茶叶种植户和鲜叶加工厂员工的调查数据,从茶业产能与市场需求、国际竞争力与品牌发展、茶叶生产规范化和互联网渗透率等方面分析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挖掘其原因。研究发现,我国茶产业存在茶叶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力不足、茶叶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低和互联网渗透率低等问题,主要是我国茶叶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监管体制落实不到位、茶农绿色认知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龙头企业与知名品牌带动力度不够等因素造成。因此,建议以绿色、高效为发展目标,明确各主体职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品牌资源整合、完善茶叶营销网络、加强科技创新与转化、提高茶农绿色认知水平,以实现我国茶产业"重品质、重安全、重环保、重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乳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形势与对策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432-439

摘要: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剖析当前我国乳业转型发展的困境与面临形势,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我国乳业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发现,我国生鲜乳供给存在着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价格波动起伏,稳定供给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发展瓶颈。乳品供给则面临着供给价格总体偏高;产品结构升级与市场需求错配;供给质量不断提升,但发展形势依旧严峻等现实困境。在国内消费需求放缓、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各类高、中、低挡进口乳品加速渗透且质量参差不齐的大背景下,推进我国乳业转型发展应从提高生鲜乳生产效率,降低全产业链成本;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生鲜乳稳定供给和价格平稳;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方面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环境规制对中国生猪养殖生产布局与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440-450

摘要:随着畜牧业禁限养环保政策的逐步实施,环境规制成为制约中国生猪养殖的首要问题。基于波特假说的相关理论,利用2004—2015年中国省级生猪养殖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生猪产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探讨其空间转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业与环境规制强度在地域上都存在很强的空间关联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层次状聚集现象;生猪出栏、存栏和养殖场密度与环境规制强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关系,在环境制约下,生猪养殖呈现先下降,越过第一拐点后上升,到达第二拐点后再下降的发展趋势;上海、江苏、广东等8个省市已经越过倒N型曲线上第二拐点,生猪养殖处于向外转出阶段,河北,湖北、湖南等10个省市即将在短时间内到达第二拐点,生猪产业发展处于饱和缓慢增长阶段,贵州、广西等6个中西部省份生猪养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现有生猪养殖水平较低,但未来养殖潜力巨大。环境规制的差异使得生猪产业从东南向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在空间布局存在着"南猪北移,东猪西进"的转移趋势。因此,提出各地区应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水平及监管政策,加强环保投入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应对环境监管的冲击,密切关注生猪供给状况防止猪肉价格大涨等建议。

农地整治对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451-459

摘要:灌溉设施的供给是农地整治工具理性的集中体现,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改进其供给机制。基于湖北省钟祥市、团风县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威廉姆森范式和Logistics模型,探讨农地整治对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灌溉组织方式上,采取合作供给的农户占44.6%,在灌溉水源选择上,利用渠道引地表水灌溉的农户占90.3%;67.7%的农户认为农地整治后灌溉设施利用行为有好转。灌溉设施利用行为受到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地理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维度要素的影响,基准模型中水泵运行、渠道运行、塘堰运行、田间输水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灌溉次数等变量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基准模型的稳健性通过调整控制变量(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耕地面积)、替换解释变量(水泵运行、下田交通时间、务农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反事实检验(水泵运行、渠道运行、塘堰运行、田间输水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灌溉次数)等策略得到全面检验。因此,建议农地整治中应确保水泵、渠道、塘堰等设施的高质量供给,关注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利用的均等化。

黑龙江省县域贫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60-467

摘要:科学准确地刻画贫困空间格局并揭示其影响机制是制定区域扶贫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县域为单元,在对黑龙江省贫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量化贫困程度的影响因素,揭示县域贫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县域贫困发生率均值为3.92%,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均值分别为8.98%和1.19%,县域贫困发生率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干旱盐碱区、漫川漫岗区、低山丘陵区和偏远农业区。黑龙江省县域贫困发生率影响因素包括县域城镇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平均温度、坡度、水田比率、耕地质量等别、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垦殖率和中小学在校生比例,其中,前6项指标呈负相关,后3项呈正相关。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等经济因素对县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与短期性,而气候和地貌等自然地理状况对县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具有间接性与长期性。因此,黑龙江省应结合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状况,充分挖掘贫困县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制定扶贫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能够切实有效。

中国海洋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468-477

摘要:从社会—生态的复杂系统视角探究海洋渔业在多重扰动下的脆弱性问题,对于破解当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基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3个维度,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函数模型,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探究2001—2015年期间中国海洋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暴露性指数介于0.3~0.7之间,整体表现出先上涨后下降再上涨的波动趋势;敏感性指数和适应性指数则均从0.1增长至0.7左右,呈现出持续波动上涨的态势;脆弱性指数在0.3~0.8之间,总体表现为从水平波动到大幅下降再到缓慢增长的阶段性趋势。研究表明,暴露性的变化主要受海洋气候变化、陆源入海污染和风暴潮灾害的影响,敏感性的提高主要与社会就业依赖度、渔业资源开发强度和海水养殖开发强度的增加有关,而适应性近年来受渔民家庭收入水平、渔民生活压力状况和政府效率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海洋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严格控制近海渔业资源开发强度、制定动态的适应性渔业管理制度、完善渔民社会保障体系等针对性建议。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478-485

摘要:根据景观生态风险的变化规律,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对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1985年、2005年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分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景观格局,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增加,分别增加了13.17万hm^2和21.63万hm^2;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风险状况从以较低生态风险和中等生态风险为主发展至较低生态风险、中等生态风险和较高生态风险并存的格局,同时高生态风险区域面积也有所增加;在后期,由于国家在此区域设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加强部分地区的生态保护,低生态风险区和较低生态风险区的面积有所回升;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期间,要对区域生态风险进行定期监控。

基于绿道网络构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以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486-493

摘要:绿道网络构建的乡村旅游空间是新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网络化空间格局可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化、全域化、体验式发展。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GIS适宜性分析和可达性分析、多尺度绿道规划方法,确立适宜乡村旅游发展的绿道网络,多要素结合构建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景观资源、道路、水系、地形坡度和绿地斑块5个因子对绿道选线有重要影响,其中景观资源因子权重0.431,影响力最大;宽甸县域绿道适宜性用地多为水系或原有道路沿线的开敞空间用地,与山地地形肌理结合紧密。"一轴两带多线"的绿道网络提供了特色山岳景观线路、鸭绿江景观线路和多样化的乡村景观游览线路,结合空间节点设置3级服务站点,形成全域分布的旅游线路和设施。因此,构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需因地制宜的构建城乡生态绿道网络,拓展生态体验空间;规划多级绿道,增强城乡交通联系;融合城乡空间,推进设施共建;整合乡村特色景观资源,增加旅游深度体验;点线串联,促进多产业联合与多主体参与。

干热河谷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494-502

摘要:基于RS和GIS理论和方法,以干热河谷区云南省元谋县为例,对2008年和2016的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特征,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下降。建设用地转入特征和未利用地转出特征较为明显。2008年和2016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静态价值分别为25.98亿元和26.54亿元,总动态价值分别为9.179亿元和16.004亿元。虽然生态系统服务总动态价值仅为同期总静态价值的35.40%和60.30%,但其增长率为74.01%,明显高于总静态价值变化率(2.27%)。土壤形成与保护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最高,2008年和2016年其值分别为4.91亿元和5.03亿元。农业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建设用地的扩张和未利用地的减少,水土保持和生态综合治理促进了林地面积的恢复。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总动态价值的增长。因此,应强化区域土地利用的空间调控,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治理工作,以维护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功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嘉兴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503-510

摘要: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但长期以来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大多仅关注环境与资源可实现的经济价值,很少关注其潜在的社会与环境价值。基于嘉兴市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定量分析了嘉兴市近5年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嘉兴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随着嘉兴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不断扩展,园地、草地和林地面积趋于减少,而耕地和水域面积趋于增加,使得嘉兴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近5年来增长9 515万元。从空间分布来看,嘉兴市7个辖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市区到远郊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构信息熵和有序性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通过对嘉兴市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预测表明,到2020年嘉兴市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将比2015年增长约1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可以促使嘉兴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得到显著的提升。

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对双季水稻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511-519

摘要:秸秆还田是促进农田养分循环的重要方式,也对提升农田地力有较好效果。以南方典型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三个秸秆还田水平和两种水分管理方式的两因子田间定位试验,于定位试验开展后的第5年通过测定早稻和晚稻季稻田土壤无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动态、植株吸氮量动态以及收获期主要土壤肥力因子、水稻产量和植株各部分氮素累积量,分析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制度下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土壤p H,长期淹水较之间歇灌溉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在氮肥用量一致条件下,早稻季秸秆还田降低了分蘖期土壤氮素有效性,导致水稻生育期内氮素吸收量显著下降,且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较对照下降2.0-7.6个百分点,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晚稻季秸秆还田提高了生育期内土壤氮素有效性,显著提高了水稻生育期内氮素吸收量,增加水稻产量且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较对照提高8.6-13个百分点,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间歇灌溉和长期淹水灌溉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早稻季秸秆还田配合长期淹水灌溉将加剧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下降。双季稻稻田实行间歇灌溉下的早稻季秸秆不还田、晚稻季秸秆全量还田(6 t/hm^2)有利于获得较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