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常态下中国粮食供求平衡新思路553-560

摘要:在粮食生产方面,2003年至2015年的"十二连增",表明中国粮食总量生产方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但当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的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困境,反映了这种总量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再加之物质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三本齐升"的压力,我国粮食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当前粮食供给虽然总量增长,但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当前粮食生产供给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匹配的新特征,同时还面临进口冲击加大、消费习惯改变、生产效益不高以及资源环境硬约束等挑战。为此,本文立足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角度,从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新思路:稳定粮食的生产,实现数量和质量的供求平衡;调节粮食品种,实现消费结构平衡;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平衡;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价格平衡。

我国粮食生产力的空间差距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单要素生产力视角561-570

摘要:能否有效提升单要素生产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基础所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2003-2015年间粮食单要素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描述性统计-泰尔指数(Theil Index)分解-空间回归模型"这一实证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比较了粮食单产水平(yA)和劳动生产率(yL)两指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结果表明:1)国内研究大都选择yA,而国际学界则更多采用yL作为测度指标。研究范式的差异是造成指标选取差异的根源所在,不同测度指标的选取也会深刻影响粮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一般性倾向;2)两指标均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彼此间并不存在均匀的线性相关关系。两指标经整体与局部空间层面的泰尔指数分解后均呈现较为明显的相异趋势;3)空间回归分析中,农地流转和中间投入品等变量对两指标的影响机制在回归系数的方向、大小和显著性等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但以yL为因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显著优于yA。精准化与差异化的施策方式为本文的政策启示所在。

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原因探究——基于稻谷、小麦、玉米的实证分析571-580

摘要: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稻谷的技术进步效应对成本的降低作用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但效率提升对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进一步深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推进小麦、玉米机械作业等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可以尝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套种)、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等来增加土地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差异分析——基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视角581-588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理念之一,其中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与平衡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发展现状,从构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模型及其比较方法,并根据2004-2013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且主销区最高,主产区次之,平衡区最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内发展不平衡。因此,今后应建立粮食主产区商品粮调销补偿基金,完善其运行模式,激励耕地使用者不断提升土壤肥力,调整作物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国际粮价波动特征及其随机冲击效应研究——以大米价格为例589-596

摘要:近年来,国际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剧烈,这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重要挑战。本文以大米为例,基于2009年至2016年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价格月度数据,利用B-N分解法考察了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特征,并使用方差比统计量测定了随机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外部冲击对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均存在正面效应,而且在此期间,泰国100%B级整精米和泰国全碎米价格波动分别经历了10个和8个完整周期;基于方差比度量的结论为:短期内,随机冲击对两种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高达1.6倍和3倍;长期来看,随机冲击对国际市场中两种大米价格长期波动所起的作用分别为6%和2%。因此,应根据当前随机冲击影响和周期波动走势,采取措施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农能对价格做出正确响应吗?——基于参照点效应的视角597-604

摘要:研究粮农对价格信号的种植行为响应,对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景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粮农对市场价格的种植决策响应机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和2002年至2015年全国各省区粮食生产数据资料,检验了粮食价格的心理参照点效应对粮农种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粮农种植行为具有参照点依赖的特征,即粮农对亏损和盈利的判断是相对于价格参照点而言的。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当粮农将市场状态编辑为盈利前景时,粮农对价格信号反应不足,且是风险厌恶的;当粮农将市场状态编辑为亏损前景时,粮农对价格信号反应过度,对风险和成本的反应不足。相较于市场的盈利前景,粮农对市场亏损前景下的谷物和油料价格更敏感。研究启示在于,政策制定者应重视粮农市场预期及其种植行为的心理决策机制,结合粮农的价格参照点设计更灵活的粮食政策。

原油价格与粮食价格的传导效应研究——基于滚动协整分析法605-613

摘要:为了把握原油价格变动对主要粮食价格的影响,本文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9月原油价格与大豆、玉米、水稻及小麦价格的周度数据,运用滚动协整分析法考察了原油价格与粮食价格的传导效应及其时变特征。研究发现,大豆价格与原油价格的传导效应最强,特别是当原油价格高位运行时,大豆价格对长期均衡的调整速度最快;玉米价格受原油价格上涨的冲击最大,而当原油价格低迷时传导效应"不显著";水稻价格与原油价格传导效应于近年逐渐加强;但小麦价格对原油价格变动的反应一直不敏感。总体而言,在原油价格上涨及高位运行阶段,原油价格对粮食价格的传导效应最强。本文认为,原油价格波动率先影响市场化程度较高及与生物能源生产直接相关的大豆、玉米价格,进而传导至整个粮食市场。

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种粮农户的调查614-622

摘要:研究农户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种粮行为变动影响有助于政府明确政策实施效果,调整政策措施,缓解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压力。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调查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基础上,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粮农种粮规模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户种粮行为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很高,达80%以上。农户粮食生产收入增加会促使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农户认知的粮食补贴对其粮食生产越起作用,农户越倾向于多种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量越多且价格越合理,农户扩大种粮的积极性越高。农户在当地找非农工作越难,越倾向于扩大种粮面积;农户家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和承包耕地面积的多少对其种粮规模变动不显著。研究表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粮食补贴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因此,未来主产区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调整中,政府需要构建粮食价格与补贴的融合机制,要分层次分类别对农户进行重点补贴,要加大对农户生产投入产出的补贴。

销售渠道和收储设施对销售价格的影响——以安徽省种粮大户为例623-631

摘要:种粮大户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关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关乎亿万农户的切身利益。基于安徽省403户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数据,构建粮食收购市场上买卖双方的议价模型,分析粮食销售渠道和收储设施,探讨种粮大户粮食销售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销售渠道主要有政府(国家粮食收储企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体商贩等,但种粮大户的粮食销售渠道过于单一,以个体商贩为主。晒场和仓库等收储设施情况和销售渠道对种粮大户粮食销售价格有显著影响。在粮食收购市场上,晒场和仓库等必要收储设施的缺乏,使得种粮大户在粮食收获后面临短时期大量售粮的压力,种粮大户在粮食销售时常处于被动地位,被迫接受低于公正基准价格的价格,平均而言最终的销售价格比公正的基准价格低了1.1%。因此,提出通过完善我国的粮食流通市场,完善种粮大户收储设施,解决种粮大户售粮难的问题。

对国家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的几点思考——效果、问题及其取消后的影响632-639

摘要:作为一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在执行期内保障了种植户的基本销售收入,稳定了市场价格,在政策执行区域内增加了油菜种植面积。但政策执行期间也出现了库存积压严重、进口依存度上升、收储品质欠佳、进口菜籽油顶替入库、财政负担较重和超出WTO补贴规则限制等问题。2015年政策取消后,短期内出现国内外市场价差迅速减小、农户种植收益和意愿下降、油脂加工企业利润增加和油菜籽进口量降低等产业影响。预计长期将出现国内外市场价差趋于稳定、种植户商品率下降、油脂加工企业产能向沿海转移和进口量恢复等产业影响。建议未来同类政策进行设计和调整时应明确政策执行目标,保持政策灵活性,为市场主体预留充足反应时间,并合理确定政策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

低地平原-水稻耕作系统水稻单产时空变化及收敛性分析640-648

摘要:低地平原-水稻耕作系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系统,该系统水稻生产能力影响区域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本文运用探测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和空间收敛方法对1980-2014年低地平原-水稻耕作系统400多个县域水稻单产进行分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莫兰(Moran)统计值考察该系统县域水稻单产的时空分布和空间自相关,对该系统县域水稻单产做空间绝对β收敛检验,对H-H和L-L空间自相关区域进行空间俱乐部收敛检验。研究表明,1980-2014年系统整体水稻单产水平提升较大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县域水稻单产空间分布存在距离衰减效应。县域水稻单产存在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相比于H-H自相关区域,L-L自相关区域水稻单产收敛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且两个区域水稻单产收敛速度均大于整个区域平均速度。因此,在水稻单产H-H集聚区,应扩大水稻单产优势区影响半径,提升周边地区水稻单产水平,尽可能缩小H-H和L-L两个区域水稻单产的组内和组间差距,提升区域水稻生产整体能力。

化肥施用强度对中国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649-657

摘要:在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1994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6种粮食单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且均超出国际安全施用标准;小麦与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高于水稻;部分品种的化肥施用强度已出现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2)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3)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对其单产仍存在正向作用,但已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小麦、早籼稻和中籼稻的这种影响不再显著,已有过度施用特征。今后在坚持化肥施用零增长前提下,注重科学施用化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达成平衡,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658-665

摘要:分析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变动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实现化肥减量目标。基于13个粮食主产省份2005-2015年的数据,采用因素分解法对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是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因,其次是播种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的贡献较小。但2010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提高的贡献在下降,种植结构调整的贡献在上升。分作物看,粮食作物施用强度提高和播种面积增加是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园艺作物施用强度提高和播种面积增加,传统经济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长很少。分区域看,北方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施用强度提高,其次是播种面积增加;南方主产区播种面积增加和施用强度提高的累计贡献量大致相当。由此提出,促进粮食主产区化肥减量的重点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同时积极推广节肥型品种,促进园艺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

江苏主要粮食生产中化肥过量施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666-672

摘要:中国化肥施用量已超过其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基于固定观察点2003-2012年粮食连续种植的农户面板数据,对江苏省小麦和稻谷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进行评价,并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小麦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为14.13%,稻谷为44.15%。其中,受教育水平、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土地租入比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肥的过量施用,而家庭人均收入、农业技术培训和耕地规模效应则对化肥过量施用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上一年粮价也会对化肥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应从施肥观念、施肥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及粮食市场体制等方面做出完善。

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及治理对策673-680

摘要: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农地流转政策演变、基本态势以及流转中出现的"去粮化"行为动因分析发现: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我国粮食产量、耕地质量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较大。为规避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建议农地优先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农地流转费用指导标准、规避农地流转政府强制行为、加强对农地使用用途监管和完善流转农地种粮低收益补贴等。

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681-687

摘要: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安全结合的宏观调节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轮作休耕需与耕地流转有效结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大轮作休耕土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对策建议。

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实证分析688-695

摘要: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种植户“粮改豆”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微观样本696-704

摘要: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我国持续大量从国外进口大豆,形成国内"种豆难、卖豆难、效益低"的局面。2014年中央政府推行大豆目标价补贴政策,积极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对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农户"粮改豆"意愿的两次随机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农户改种大豆意愿普遍偏低,仅为18.3%,而不愿意改种的比例达到45.1%;对比来看,2016年情况有所改变,两者比例分别为25.1%和34.3%,表明农户改种积极性有所提高。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提离出影响农户"粮改豆"意愿的最重要的五个因素分别是:大豆单产、大豆价格、销售渠道、大豆品种和大豆补贴政策。本文的基本政策逻辑是:提高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研发力度,优化大豆生产经营环境,降成本、提效益,用市场手段引导、激励和规范种植行为,合理制定大豆补贴水平和发放机制,提高政策透明度,降低政策的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