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开发、农业经济、农业工程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0-0275
  • 国内刊号:43-1132/S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46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68
  • 综合影响因子:1.99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科研简讯

江湖关系变化下湖泊和洲滩湿地生态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摘要: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谢永宏研究员团队和兄弟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演变及环境生态效应与调控”之第5课题“江湖关系变化下湖泊和洲滩湿地生态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0-10

“高产赖氨酸芽孢杆菌研制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通过成果鉴定

摘要:12月21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李丽立研究员主持的“高产赖氨酸芽孢杆菌研制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10-10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摘要: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使农业现代化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定量监测与综合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项准则指标,12项个体指标构建了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初步实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达到0.583,2000—2011年的1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16%。在五大区域中,成都平原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列5大区域之首,综合水平o.679;第二名为攀西山地区,综合水平为0.600;川南丘陵区、川东北丘陵区分别位列第三、四,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为0.583、o.569;川西北高原区农业现代化最低为o.352。
15-19

生猪价格时间序列的规律性波形和成因及调控

摘要:通过对生猪价格时间序列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波形,如价格上升区间通常持续15个月,下跌区间通常持续20个月。从经济学原理、生猪的自然繁殖规律以及养殖户的决策行为出发,对生猪价格时间序列中规律性波形的成因做出合理的解释,而这种解释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对能繁母猪数量、存栏量以及出栏活重时间序列的分析,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掌握生猪价格时间序列规律性波形的成因,有利于提高生猪价格预测的准确性和调控措施的有效性。
25-28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农产品价格数据挖掘——以猪肉价格为例

摘要:农产品价格数据量日益增长,从中挖掘隐含有用的信息十分重要。以2010年至2012年波动较大的猪肉价格为例,采用空间统计方法挖掘分析全国23个省市价格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时期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和空间统计量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猪肉价格稳定期间,各批发市场的价格总体呈现空间集聚格局;而在价格超过20元/kg时期,各批发市场的价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局域上看,价格稳定期间沿海发达地区高值显著聚集,价格高峰时期有64%的市场价格位于“高-低”或“低-高”区域;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Moran’sI和Geary’sC反映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一致。空间统计分析能够挖掘价格数据的空间特征,并通过GIS的可视化手段使挖掘结果更加直观,是农产品价格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
29-32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数字鸿沟效应与对策

摘要: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而日益扩大的城乡数字鸿沟正严重影响着其进程。本文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新农村建设四个角度,分析城乡数字鸿沟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负面效应,并就政府职能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服务与推广、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等方面,如何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以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提出相应的对策。
38-42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热的理性思考

摘要: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议题,并掀起了一股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热潮。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临以下重大问题与挑战:农村土地流转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农村土地流转形成新的分配不公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基于当前的基本国情,我国并不具备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农村土地流转。即使对于条件具备的地区,也要审慎地加以推进。
43-47

中国“三农”问题理论的范式冲突、学术生态与迷思之我见

摘要:中国工业化增速的趋缓,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衰落,使三农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急需进行深刻的农村体制改革。但由于三农研究范式的陈旧,学术生态的恶化以及旧意识形态的束缚,使三农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1.2亿hm^2耕地红线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土地是否具有社保功能、资本下乡的利弊等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只有尽快净化学术生态,改进学术研究方法,突破利益集团与旧意识形态的束缚,我们才能转变思维范式,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为全面的农村体制改革扫清思想障碍。
48-52

“四化”同步与中国小农经济出路

摘要:本文对小农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概括;从理论与中国基本国情角度,探寻了中国小农经济发生的根源;结合“四化”同步讨论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出路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小农经济困境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刚性资源禀赋约束的自然结果;未来改造传统小农经济的关键,不在于改革现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而应该寄希望于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来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破解小农经济难题指明了方向,只有“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才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根本出路。今后小农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应重点围绕“地、人、钱”等资源要素,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工农、城乡间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农村人口向工业、城镇合理有序转移,以及工农、城乡合理协调利益分配机制。
53-56

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政策保障

摘要:传统城镇化已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转移互补关系等因素,决定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扩大等趋势;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加快推进,面临户籍制度限制、社会保障差异、农地制度限制、自身水平不高等困境。必须采取消除户籍带来的不平等、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强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等政策措施。
57-61

论“现代农业进城”的内涵和路径

摘要:“现代农业进城”即发展城镇现代农业,城镇农业覆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城市群区域。研究发现,当城镇单位土地的农业产出综合效用大于等于非农产业时,城镇农业才会产生。城镇农业具有市场性、高收益性、公共物品性和脆弱性特征;生态宜居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城镇文明需要依托城镇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工农业差别缩小是“现代农业进城”的基础条件。城市政府应科学制定城镇农业和农业用地规划,实行城镇工农业用地差别化政策;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出台城镇农业相关法规。
66-69

农民工问题本质归属的审视与思考

摘要: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所出现的一个特殊问题。在“如何定位农民工问题”上,依照农民工问题的所及边界,从宏观层面渐次将之归结为五个方面:农民工问题既是“四农问题”,“转移就业问题”,又是“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既是“城乡资源重新配置问题”,又是“制度问题”。把握农民工问题的本质特点可以在更高层面上了解农民工现象形成的内在机理,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政策的制定提供参照。
79-82

大城市郊区典型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规律研究——基于沈阳市苏家屯区1983-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研究从群体农户角度出发,基于土地经济学、农户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规律理论分析框架,并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1983~2010年间社会经济与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及政策制度环境变迁压力的基础上,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呈现阶段性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土地利用方式上,集约程度和利润相对较低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逐渐减少,集约程度和利润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逐渐增加;在土地利用程度上,复种指数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从本世纪初开始,复种指数增长幅度明显;在土地投入强度上,随着大城市郊区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农户开始选择更多投入化肥、农业机械、农膜和农药替代传统的以农家肥和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种植模式,在化肥投入内部结构上,虽然仍以氮肥的投入为主,但是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投入比例更趋于合理。
83-87

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以耕地保护“新政”时期的1999-2008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各省(市、自治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基础上,运用GIS、线性回归和泰尔指数系统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差异,并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由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和东北递减,但东部耕地利用集约度位次整体下降,中部和西部则上升,东北相对稳定;(2)由泰尔指数可知,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总体差异较明显,相较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3)东部耕地利用集约度受耕地资源状况(如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等)的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则更易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政策的影响。因此,我国应采取差别化的管控策略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发达地区要注重发展耕地适度规模经营,而欠发达地区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与机制。
88-92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杭州市粮食安全评价

摘要:通过研究杭州市1990—2010年间耕地、粮食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在生存型粮食需求、营养型粮食需求、享受型粮食需求下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三点滑动平均法对杭州市2011-2030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粮食需求下,营养型需求最符合杭州市的粮食安全现状,在营养型粮食需求中,1990年杭州市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为0.041hm^2,到2010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增长至0.069hm^2,而1990—2001年,耕地压力指数K〉I;2002—2022年,K〉2;2023—2030年,K〉3。由此可见,杭州市的粮食安全处于极不安全状态,且未来粮食安全的状况将日趋恶化,针对这种状况,提出增加农业投入、减少耕地占用、积极发展外拓农业等对策来保障粮食安全。
93-96

川中丘陵县域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耦合协调格局分析

摘要:研究土地利用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益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格局,对于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川中丘陵区仁寿县2011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乡镇为研究单元,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分析了该区域县域尺度内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间的耦合协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总体处于低度协调的低水平耦合状态,但区域差异明显。根据各乡镇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可将全区划为磨合区、拮抗区及低耦合区3个类型区。磨合区主要包括区位位置较好及矿产资源丰富的乡镇,其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耦合协调程度相对较高;拮抗区包括与磨合区相邻的乡镇以及主要交通道路沿线的乡镇,工业用地和特色种植用地占有一定比例,该区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滞后于土地利用程度;低耦合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严重失调。区位位置、资源状况及交通条件是形成县域内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间空间耦合协调格局的主要因素。
97-102

“土壤与土壤生物学发展战略第三次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摘要:11月15日至17日,由傅伯杰院士牵头的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科发展战略项目“土壤与土壤生物学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组在长沙组织召开了第三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同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全国大专院校从事土壤和土壤生物学的30余位领导、专家到会。
107-107

黑龙江省香稻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摘要:本实验对东北地区搜集来的香稻和非香稻材料的品质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并对20份香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表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20个香稻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非香稻,蒸煮食味品质好于非香稻,有16个香稻品种在胶稠度性状上达到了国家优质一级标准,且多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都高于非香稻品种。主成分分析中粒型因子、碾米品质因子和蒸煮食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累计贡献率达到65.5%。20个香稻品种被归为3类,这3类都各自具有优良的品质特点。在进行香稻品质育种时,应当注意外观品质(粒形和垩白性状)和碾米品质(整精米率)的选择,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同时要选择遗传背景较远的亲本,以期提高东北地区香稻资源品质,达到优质育种的目的。
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