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科研简讯
第三届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讨会在长沙召开682-682

摘要: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来自英国、新西兰等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683-687

摘要: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是流域生态补偿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流域内生态受益产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直接补偿。本文以旅游业为例,阐述了旅游业与流域水资源的关系;从补偿、受偿、产业间生态补偿的内容,对旅游业对上游产业补偿的主体进行了界定;从理论和实际出发,确定旅游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补偿标准。提出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的补偿可以采用资金、实物和福利补偿等形式;并就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域联动机制的原则与实现途径——以江苏省为例688-691

摘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现代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简要分析其区域不平衡现状及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域联动机制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从四个方面实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区域联动机制的新思路: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指标流动补偿机制、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信息共享体系、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联动预警机制、建立区域间的联动利益分配机制。

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方法及其评价研究692-695

摘要:观光农业园区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对国内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农业园区规划的几种思路和方法,并指出其方法上的局限性,结合我国观光农业园区的自身特点,构建出一套新的园区规划方法,籍此建立相应的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指标评价体系。

三元结构视角下的农地流转利益机制探析696-699

摘要:本文以农地流转与农业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之困境,即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剖析了农地流转困境之原因: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二元分割。从农地产权制度、农村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结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资本、劳动力三元结构协调机制的对策。

创意农业与农业发展新思维700-702

摘要:创意农业的发展是全球创意社会变迁的必然规律;发展创意农业是农业产业形态、农村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发展的新方向。透过投融资创新、知识创新、组织运作方式创新和市场化开发的需求导向,是促进中国创意农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疆粮棉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发展策略探讨703-706

摘要: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和国家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粮棉生产发展对国家粮食和棉花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新疆粮棉生产布局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粮棉生产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新疆相对单一的粮棉作物种植结构,已影响到区域粮食供给和农户收益。基于国家及区域粮棉安全的角度,从种植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布局、产销经营,探讨了新疆粮棉生产发展的途径及方向。

云南怒江峡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特色优势种植业空间布局707-711

摘要:产业布局优化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怒江峡谷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研究区的区域条件及资源优势,提出了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三大生态农业建设区的农业产业规划模式与主要特色农业产品结构优化的原则;并选择适合在本区域发展且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种植业核桃、漆树、草果、秦艽、油桐、花椒等品种,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各个品种的最优空间布局。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712-715

摘要:本文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了湖南省1996-2007年期间主要农作物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市(州)中,具有水稻区域比较优势的有9个市,具有油菜区域比较优势的有7个市,具有大豆区域比较优势的有7个市,具有甘薯区域比较优势的有8个市,具有烤烟区域比较优势的有5个市,具有苎麻区域比较优势的有3个市,具有棉花区域比较优势的有3个市。为此,要合理调整农作物地区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鼓励和扩大苎麻、水稻、油菜和烤烟4种优势农作物的生产,稳定和适度调整甘薯、棉花和大豆3种弱势农作物的生产,提高农作物的比较优势水平。

中国传统平原农区畜牧业产业集聚水平分析716-718

摘要:产业集聚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区位商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分析了我国传统平原农区畜牧业各子类产业的区域集聚分布情况和区域集聚程度。结果表明:农区畜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且产业集聚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集聚水平低,集聚优势不明显,但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提出农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种养有机结合,打破饲料资源制约瓶颈;以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合理规划农区畜牧业产业区域布局;以龙头企业为中心,提高农区畜牧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逐步增强畜牧业集聚优势。

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分析与政策建议719-723

摘要:本文运用概率优势模型,对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西北地区的内蒙、新疆,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河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安徽等省(区)具有肉羊生产的优势。从技术水平、要素费用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对肉羊主产区成本优势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肉羊主产区龙头企业;制定和实施各种扶持政策,逐步实现散养向适度规模化养殖转换的政策建议。

江苏盐城滩涂资源利用及其发展策略724-726

摘要:盐城滩涂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增长潜力强,种、养殖业是滩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风力发电、滩涂旅游、港口及工业园区基地建设是滩涂新的增长点。本文阐述了目前滩涂土地资源主要的利用方式,并分析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科学规划、技术投入、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维持滩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绵阳官司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727-730

摘要:利用1995年TM卫星照片和2005年IKONOS卫星照片作为遥感数据源,阐述了长江上游防护林重点建设区官司河流域1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在数量、结构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官司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1995-2005年耕地和农村宅基地面积大幅减少,其余类型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中交通运输用地动态度最大,其次是有林地。在短期内,社会经济进步和宏观政策的制订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河西走廊瓜州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风险防御对策731-734

摘要:瓜州绿洲属于部级极端干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光热资源丰富,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严重。以1991-2007年瓜州县统计数据为基础,从自然资源状况、环境压力、社会经济状况三方面建立瓜州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用变异系数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瓜州绿洲生态系统处于Ⅲ级,即潜在不稳定状态。并认为水资源需求压力大、气候极端干旱、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及城镇化水平低是造成研究区生态系统潜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瓜州绿洲生态风险防御的对策。

土壤营养元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735-738

摘要:本文以6种不同水稻土壤类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土壤类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氮、硫、钙、镁、锰、铜、钼及氯的含量与稻米品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氮素营养是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重要因素;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稻米品质则相应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随着土壤有效锰含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对稻米品质有显著作用;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及胶稠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土壤交换性镁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却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钼含量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钼含量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产效果研究739-743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旱作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增产幅度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极其显著地高于半膜双垄沟播技术、半膜双垄沟播明显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不同覆膜时间增产幅度以秋季覆膜处理最高、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幅度明显表现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三个旱作区秋季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穴播(下同)增产率分别为48.1%、39.6%和34.3%,顶凌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较对照增产率分别为40.6%、35.0%和31.7%,播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较对照增产率分别为35.0%、30.3%和28.0%;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量则表现为:半湿润偏旱区明显高于半干旱区,半干旱区又明显高于半干旱偏旱区,特别是年降雨600mm的旱作区秋季、顶凌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产量分别达到12375.0kg/hm^2、12192.0kg/hm^2,达到了旱作玉米超高产。

甘肃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水肥效应研究744-747

摘要: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优质。在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最佳补水时期是苗期(补水量为90m3/hm^2)。氯化钾施用量为150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最高为36324.97kg/h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127.48 kg/hm^2,对应的马铃薯鲜薯产量为35178.71kg/hm^2。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严重缺水,降水较少的情况下,苗期补水可改善土壤水分从而增加钾肥的生物有效性,增加钾肥的扩散,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钾肥的利用效率较高,最高值为37.92kg/kg,而过量施用钾肥其利用率下降。

荷叶中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及脂肪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748-751

摘要:荷叶中含有生物碱等多种有效成份,同时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本文研究了荷叶提取物的分离和纯化条件与荷叶乙醇提取物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发现荷叶中各生物碱的含量为0.1-0.6%,经大孔树脂预纯化后,生物碱的含量提高近100倍。当流动相中三乙胺含量增加至0.2%时,峰形明显改善,各色谱峰重叠部分小,高纯度收集部分加宽;1 mg/ml荷叶提取物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为11.25%,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5.77%,N-降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1.37%,O-降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4.63%。